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25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研究皮质类固醇激素调节小鼠哮喘模型树突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表达的机制,以及肺表面活性蛋白A(SP-A)在其调节中的作用。方法 BALB/c小鼠30只,分为3组:哮喘组,采用卵蛋白(OVA)致敏和激发;对照组,以生理盐水代替OVA;治疗组,每次OVA激发后10min,腹腔注射地塞米松01mg。用免疫组化法检测SP-A在肺内的表达情况。采用Leica DM Snk软件进行图像采集,并用Qwin软件计算小气道内棕色区域面积,取平均值,进行统计分析。分离培养脾脏树突细胞,用流式细胞仪(FACS)检测树突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的表达变化。结果 哮喘组肺组织表现为嗜酸性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变化,治疗组和对照组无此变化。哮喘组的SP-A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治疗组(P〈0.01),CD80的表达率明显高于治疗组(P〈0.01);哮喘组小气道内SP-A表达与树突细胞CD80阳性率呈负相关(r=-0.907,P〈0.01)。结论 皮质类固醇对小鼠哮喘模型的肺表面活性蛋白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通过激发肺表面活性蛋白抑制树突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肖向华  苏斌  蒲含河 《四川医学》2001,22(11):984-984
患者 ,女 ,4 5岁。因上腹饱胀 1月 ,伴黄疸 ,阵发性腹痛 8天入院。检查 :生命体征平稳 ,皮肤巩膜黄染 ,右上腹深压痛。B超示胆囊增大 ,胆总管扩张约 1.2 cm,内见约 1.1cm回声光团后伴声影 ,胰腺钩突异常 ,主胰管扩张。血淀粉酶 2 0 IU/ L。以胆道结石择期手术。术中见胆囊 12 cm× 5 cm,壁厚约 0 .3cm。胆总管扩张直径达 1.5 cm,其下端一结石直径 1.3cm。切除胆囊 ,胆总管切开取石。探及胆总管下端乏特氏壶腹部狭窄 ,3号探子不能通过。胰腺弥漫性结节性肿大质硬。行胆肠 Roux- en- y吻合 ,胰体取活检 ,胆道及腹腔 (胰腺前 )分别置管引流。…  相似文献   
3.
中药灌肠加外敷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52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崔飞婵  苏斌  蔡东华 《新中医》2004,36(7):67-67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加外敷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2例患者用清毒液(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制乳香、制没药、土茯苓、败酱草各20g)灌肠,清毒散(黄柏、制乳香、制没药、败酱草、蒲公英各30g)外敷小腹部治疗。结果:治愈32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2%。结论:清毒液、清毒散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疾病的发生可能会伴有面部特征的改变。早期细微的变化很难被观察到,导致患者诊治延误。面部识别是基于人的面部特征信息进行分析的一种智能化生物识别技术,能够捕捉这些细节,帮助临床医生进行判断和诊断。文章对面部识别技术在疾病诊断、临床评估及临床预后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2004-2013年安徽省医疗机构丙型病毒性肝炎(hepatitis C,HC,简称丙肝)诊断能力的变化,分析其对丙肝病例报告的影响,并预测丙肝报告发病趋势.方法 对2004-2013年安徽省丙肝网络报告病例数与具有分型诊断能力的医疗机构数进行线性相关分析,并对各级医疗机构报告丙肝病例构成比进行x2趋势检验.结果 至2013年,省级医疗机构已全部具有丙肝分型诊断能力,市、县区和乡级具有丙肝分型诊断能力的报告单位分别占应报医疗机构数的96.43%、77.09%和13.30%.2004-2013年,安徽省丙肝报告医疗机构数增加与报告发病数上升呈正相关(r =0.992,P<0.001).结论 安徽省丙肝报告病例数上升与医疗机构诊断能力提升有关,且安徽省市、县区和乡级医疗机构丙肝报告病例数在未来将继续上升.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分析经远端桡动脉与经典桡动脉途径在PCI中临床效果的差异。方法选择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和(或)PCI的老年患者200例,根据穿刺部位不同分为远端桡动脉组及经典桡动脉组,每组100例。比较2组血管内径、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置入支架数、手术时间及手术成功率;记录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穿刺成功率、手术成功率、穿刺时间、手术时间及置入支架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远端桡动脉组较经典桡动脉组血管内径略细,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0.2)mm vs(2.6±0.3)mm,P>0.05]。2组患者PCI术中无死亡及脑卒中发生。远端桡动脉组桡动脉痉挛(3.0%vs 9.0%,P=0.048)、桡动脉闭塞(1.0%vs 8.0%,P=0.031)、并发症发生率(6.0%vs 21.0%,P=0.013)明显低于经典桡动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局部血肿、动脉瘤、动静脉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端桡动脉途径的桡动脉痉挛发生率及闭塞率更低,安全性好,可以作为经典桡动脉的替代途径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患者经鼻烟壶处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和PCI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行冠状动脉造影和(或)PCI的老年女性患者100例,根据穿刺部位不同随机分为鼻烟壶组50例(穿刺鼻烟壶部位)及经典组50例(穿刺常规桡动脉)。观察2组穿刺时间、穿刺成功率、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置入支架、穿刺部位出血、血肿、动脉瘤及桡动脉闭塞率等情况。结果 2组血管内径、穿刺时间、穿刺成功、手术成功、手术时间、置入支架、术后血肿、动脉瘤和动静脉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烟壶组桡动脉痉挛、闭塞和总并发症发生率较经典组明显降低(2%vs 8%,2%vs 10%,6%vs 20%,P<0.05)。结论老年女性患者经鼻烟壶桡动脉途径的桡动脉痉挛发生率及闭塞率更低,安全性好,可以作为常规桡动脉的替代途径应用于冠状动脉诊疗。  相似文献   
8.
9.
肺表面活性物质对哮喘小鼠模型树突细胞功能的调节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苏斌虓  倪殿涛 《医学争鸣》2006,27(5):437-440
目的: 研究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对小鼠哮喘模型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对树突细胞(DC)功能的影响.方法:BALB/c小鼠50只,分为3组:哮喘组15只[采用卵蛋白(OVA)致敏和激发]、对照组15只(以生理盐水代替OVA致敏和激发)、治疗组20只[每次OVA激发后10 min以肺表面活性物质(PS) 20 g/L雾化吸入,时间为2,5,10,15和20 min].用HE染色方法评定哮喘模型.分离培养脾脏DC,用流式细胞仪(FACS)检测DC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的表达变化.取DC培养液3 mL,加入OVA,调整OVA浓度至10 mg/L.分别在2,4,6,12,24 h取DC培养液,1300 r/min离心5 min,取上清液,ELISA法检测IL-12 P70.结果: 哮喘组小鼠的肺组织表现为嗜酸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变化,治疗组和对照组无此变化.哮喘组DC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治疗组(P<0.01);吸入PS对DC表面共刺激分子的抑制作用在2 min时最强.哮喘组DC上清液IL-12低于治疗组(P<0.01);治疗组DC上清液IL-12可以在高水平维持较长时间,而哮喘组的DC上清液IL-12含量降低,且维持时间较短.结论:小鼠哮喘模型中存在明显的DC功能缺陷;外源性吸入PS,能明显改善DC功能,从而保护哮喘发作时小鼠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癌进展的关系及其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4例胃癌患者进行,了解HP感染与临床病理特征和术后复发率的关系。结果 HP阳性(n=93)患者平均年龄显著低于HP阴性(n=41)的患者且中下段胃癌的发生率较高(P<0.05)。术后随访发现,HP阳性的患者术后复发率显著高于HP阴性的患者(P=0.036)。结论对于合并HP感染的胃癌患者,术后行清除HP治疗可能具有预防复发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