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3篇
医药卫生   18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构建大数据背景下公立医院医疗服务审计模型,文章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为样本医院,提出了审计模型设计思路,分别梳理了医疗服务价格、药品购销存、耗材购销存3类审计的相关规则和建模步骤,并应用所建模型对业务数据进行了分析处理,及时发现了医院潜在风险、业务疑点,提高了内部审计精准度、时效性以及风险预测能力,促进了医院精细化管理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 (laserepithelialkeratomileusis,LASEK)对人眼波前像差的影响。 方法 观察 5 2例 (98眼 )LASEK患者术前及术后的裸眼视力(uncorrectedvisualacuity ,UCVA)、屈光等效球镜度 (spericalequivalent,SE)、最佳矫正视力 (bestcorrectedvisualacuity ,BC VA) ,并采集 6 .5mm瞳孔直径时术前及术后眼部的波前像差 ,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术前平均BVAC为5 .0 7± 0 .4 2 ;术后 10dUCVA为 4 .93± 0 .15 ,BCVA为 5 .0 2±0 .0 9;术后 1个月平均UCVA为 4 .95± 0 .11,BCVA为5 0 4± 0 .0 4 ;视力在术后有逐渐好转趋势 ,术后 10dSE为轻度远视或正视状态 ,随时间延长向近视方向漂移。术后高阶像差增大为术前 1.5倍以上 ,术后 10d时为术前的 2倍 ,高度近视组以 5阶二次彗差为最 (P <0 .0 5 ) ,中低度近视组以 6阶二次球差为最 (P <0 0 1)。术后 1个月时高阶像差比术后10d减小 (P <0 .0 5 ) ,但不能恢复术前水平。总像差术后较术前减小。 2组患者 ,术前像差比较除 5阶二次彗差外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术后高阶像差的差异均出现显著性意义 (P<0 .0 5 )。结论 LASEK术后高阶像差比术前明显增大 ,以5阶二次彗差和 6阶二次球差为最 ;随时间的推移像差有所减小 ,但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直线巩膜隧道切口可拆除缝线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mytomycin C,MMC)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将同期连续原发性闭角型青光患者分为:A组:直线巩膜隧道切口可拆除缝线小梁切除术 MMC眼98例(128眼);B组:可拆除缝线小梁切除术 MMC 71例(95眼);C组:小梁切除术 MMC 48例(60眼).比较3组疗效和并发症.结果3组术后1年手术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浅前房和低眼压:A、B组无统计学差异,但都低于C组;高眼压和脉络膜脱离3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术后角膜散光量:A组术后2wk增高不明显(P=0.187,P>0.05),术后1年时接近术前水平;B、C组术后2 wk明显增高,术后1年时仍明显高于术前(P=0.001,P<0.01).术后角膜极向散光值:3组术后早期明显增高,出院后逐渐下降.结论直线巩膜隧道切口可拆除缝线小梁切除术 MMC与另两种术式相比,疗效相当,但术性角膜散光较小,3种术式都可以引起顺规性散光,随着时间延长,向逆规性散光漂移.可拆除缝线的应用有利于减少术后早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纤维结合蛋白(Nfibronectin Fn)在单疱病毒性深层角膜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观察治疗组27例27眼(初发8例8眼,复发19例19眼)单疱病毒性深层角膜炎患者滴用潍坊市中心血站制备的Fn滴眼液(富含纤维结合蛋白的冷沉淀滴眼液)的临床疗效。并与对照组(不用Fn滴眼液)26例28眼比较其治愈率、有效率、疗程及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治愈25眼,好转2眼;治愈率92.6%,有效率100%;治疗天数平均21天;随访2年,复发1眼,复发率为3.7%。对照组治愈23眼,好转5眼;治愈率为82.1%,有效率100%。治疗天数平均30.5天;随访2年,复发5例5眼,复发率17.9%。两者比较,有效率及治愈率差异无显著性,但治疗组比对照组病程明显缩短,平均缩短9.5天。不用Fn治疗的,其复发率明显提高。结论Fn滴眼液可增强角膜弹性,促进角膜再生,加速角膜缺损的修复,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降低复发率,对减轻角膜云翳的形成和视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且安全、方便、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对中央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选择无配戴接触镜史的-6.00 ̄-19.00D[(-9.56±3.44)D]高度近视患者49例(90只眼)进行LASEK治疗,按照角膜切削面距离角膜内皮层厚度分为两组,组1:35眼为275 ̄300μm,组2:55眼为300μm以上,各组患眼于术前和术后1、4、12周观察和分析中央角膜内皮的细胞密度(CCD)、变异系数和六角型细胞百分比。结果:LASEK手术前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变异系数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上述两项指标的变化与切削深度不存在统计学的相关性;LASEK术后六角型细胞百分比显著下降(P<0.05),其下降程度与角膜切削深度呈现显著正相关(P<0.001);上述三项指标的变化与切削面距离内皮层厚度不存在统计学的相关性。结论:LASEK术后早期对中央部角膜内皮细胞产生可观察到的影响,表现为细胞形态的改变,其对角膜内皮细胞的远期影响有待进一步的观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全关节镜下胫腓前韧带最远束(ATiFL-DF)转位增强修复距腓前韧带(ATFL)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具新鲜冷冻男性尸体下肢标本分为正常组(不离断ATiFL-DF,6例)和缺损组(离断ATiFL-DF,6例)。通过内旋实验比较两组的失效扭矩和失效角度。结果 失效扭矩:正常组、缺损组分别为8.152~13.725(11.22±1.96)、7.848~14.031(10.93±2.16) N·m,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43,P=0.813)。失效角度:正常组、缺损组分别为27.5°~38.6°(33.85°±4.21°)、28.3°~41.7°(34.80°±4.7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65,P=0.723)。结论 离断ATiFL-DF并不会对踝关节稳定性造成明显影响,说明全关节镜下ATiFL-DF转位增强修复ATFL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制备泊洛沙姆温度敏感原位凝胶,考察地塞米松磷酸钠(DSP)在其中的释放行为以及影响释放的因素。方法:以PluronicF127和F68为材料,DSP为模型药物制备温度敏感原位凝胶并测定胶凝温度。采用无膜溶出法和HPLC法测定DSP的释放行为;考察释放介质的接触面积、体积、pH值及振荡频率对DSP释放的影响。测定凝胶的溶蚀行为及其对药物释放的影响。结果:胶凝温度随F127浓度增大而升高,释放介质的接触面积、体积、振荡频率对药物的释放速率有显著影响,释放介质的pH对药物释放速率无显著影响。DSP的释放和凝胶的溶蚀遵循零级动力学方程,释放量随溶蚀量增加而增加,二者间存在线性关系。结论:DSP温度敏感原位凝胶的缓释效果良好,凝胶溶蚀速率、凝胶与释放介质的接触面积是控制药物释放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正>痛风在临床比较常见,常表现为四肢关节持续肿胀、压痛、畸形和功能障碍;而脊柱痛风则相对罕见,即使是对于有较长痛风病史的腰背部疼痛患者,不少临床医师常常忽视脊柱痛风的可能,导致腰背部疼痛的误诊误治,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笔者于2020-11诊治1例脊柱痛风石导致腰椎管狭窄与占位,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愈痫灵方加减联合抗癫痫药(AEDs)治疗成人难治性癫痫(IE)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诊断和纳入标准的病例130例,按照Doll’s临床随机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予愈痫灵方联合AEDs及单纯AEDs治疗。定期随诊并记录用药后患者的临床发作症状、频率及不良反应等,6个月后复查视频脑电图、肝肾功能和血常规。以总体疗效、癫痫临床症状积分及脑电图异常程度积分作为临床疗效评定指标,并对比药物保留率。结果治疗6个月后,2组总体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2组癫痫症状总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脑电图改善率、癫痫发作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药结合治疗组优于西药对照组。结论愈痫灵方联合AEDs能减少IE发作频率、减轻发作症状严重程度、改善脑电图异常程度,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可提高用药保留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丙泊酚配伍布托啡诺用于门诊无痛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早孕拟行人工流产术的患者30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50例。A组采用丙泊酚配伍酒石酸布托啡诺麻醉,B组采用丙泊酚配伍芬太尼麻醉,对其麻醉效果及并发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酒石酸布托啡诺组镇痛效果优于芬太尼组,苏醒时间及离院时间与芬太尼组相似,呼吸抑制比芬太尼组少。结论:丙泊酚配伍酒石酸布托啡诺应用于人工流产术,具有起效迅速、麻醉镇痛效果好、循环呼吸抑制轻,术后清醒快,不良反应少等特点,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人工流产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