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4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耳显微外科学需要对中耳尤其是后鼓室解剖有全面的认识,因为该处有许多不规则的隐窝.并且易受胆脂瘤侵犯。在后鼓室的后壁围绕着面神经骨管有四个凹陷的隐窝,在面神经骨管的外侧有面神经隐窝(上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豚鼠柯替氏器支持细胞的分离方法,并观察活性支持细胞的形态特征。方法:对豚鼠基底膜用Ⅳ型胶原酶(1mg/ml)消化和微机械分离法获得柯替氏器单离支持细胞,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活性和形态特征并记数。结果:不同支持细胞在倒置显微镜下各有其形态特征,第一、二排Deiters细胞为逗点状,第三排为弓状:Hensen细胞为长圆形,半透明的胞质内含有数个脂质样颗粒;外柱细胞呈哑铃状,两端对称性圆球形,中间可见清晰的微管;内柱细胞呈“长勺形”,底部为圆球状,顶部逐渐向外侧弯曲成杯口样结构。每个豚鼠耳蜗可分离出单离Dieters细胞1~4个,Hensen细胞10~20个,内柱细胞和外柱细胞分别约80~100个。结论:Ⅳ型胶原酶消化和微机械分离法可分离出豚鼠柯替氏器的Deiters细胞、Hensen细胞和内、外柱细胞,可为在细胞和分子水平对单离活性支持细胞进行形态和功能变化的研究提供一种简便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II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立体定向放射治疗Ⅱ期(T3N0M0)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放射反应。方法对46例II期(T3N0M0)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全身伽玛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进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剂量(50%剂量线)4~5Gy次/,隔日1次,共8~10次,总剂量40~50Gy。结果46例患者总有效率为89.1%(41/46),其中完全缓解率为52.2%(24/46),1、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2.6%(38/46)、71.7%(33/46),2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69.6%(32/46)和65.2%(30/46)。早期放射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和肺的早期放射反应,骨髓抑制8例(I度5例,II度3例),主要是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肺的早期放射反应6例(I级4例,II级2例)。晚期放射反应主要为照射区域局限性放射性肺炎,I~II级放射性肺炎16例,III级放射性肺炎7例,食道、心脏、脊髓未观察到晚期放射反应。结论全身伽玛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治疗II期(T3N0M0)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近期疗效好,放射反应轻,其远期疗效和晚期放射损伤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全脑放疗加伽玛刀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多发脑转移患者的近期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2001年7月至2003年6月,54例经病理证实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进入临床研究,采用全脑放疗加伽玛刀治疗方案,全脑照射每次1.8~2.0Gy,每周5次,总剂量36Gy后采用伽玛刀针对转移灶局部加量18Gy。结果:54例患者均按计划完成治疗,总有效率(CR+PR)%为85.2%(46/54),其中CR35.2%(19/54),PR50.0%(27/54),中位生存期为16.2个月,1年生存率为72.2%(39/54),1年无颅脑病灶进展生存率为64.8%(35/54)。主要毒副作用为颅内高压和骨髓抑制,经对症支持治疗后好转,患者耐受良好。结论:全脑放疗加伽玛刀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近期疗效显著,患者耐受艮好。  相似文献   
5.
应用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癌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芬太尼透皮贴剂 (多瑞吉 )在中重度癌痛病人中的止痛疗效 ,不良反应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共有 6 2例确诊为恶性肿瘤并伴有中重度癌痛者入组 ,采用自行评分法如疼痛指数在≥ 6时。给予多瑞吉以小剂量 2 5ug/h开始或根据原使用的吗啡剂量折算出多瑞吉剂量 ,贴于前胸腹壁 ,每 3天更换贴剂 ,并酌情调整剂量。在用药前及用药后 15天及 30天分别进行生活质量的评估。结果 用药后止痛有效率为 70 .97%( 4 4/6 2 )。对慢性持续性疾病的止痛疗效优于急性疼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多为轻度的嗜睡、恶心呕吐等 ,用药后生活质量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特别是在食欲、睡眠和精神方面有较大的改善。但仍有 15 %的患者达不到止痛的目的。结论 芬太尼透皮贴剂对于伴有中重度癌痛的多数患者止痛疗效满意 ,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能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适于多数中重度癌痛者无创止痛无痛死亡的要求。是胃肠外阿片类镇痛的良好替代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颈动脉体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以利于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21例(23侧)颈动脉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术前检查、手术方法和要点及术后处理。结果:DSA和MRI对颈动脉体瘤的确诊率达100%。17例(19侧)接受手术治疗,其中动脉外膜下分离单纯颈动脉体瘤切除术8侧,肿瘤并颈外动脉节段切除术9侧,颈动脉体瘤和颈总动脉分叉并颈内外动脉节段切除及颈动脉结扎1侧,颈动脉体瘤和颈动脉切除及人工血管重建颈动脉1侧。术后1例患者术前药物治疗未控制的室性心律失常自愈;1例出现声嘶,1周后完全恢复;1例颈动脉切除未重建的患者,术后出现经常性头痛,3个月后逐渐消失;其余患者无明显并发症。结论:DSA和MRI是目前诊断颈动脉体瘤的最佳手段。外科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措施,肿瘤和颈总动脉分叉及颈内动脉节段切除后,人工血管重建颈动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后程三维适形放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放射反应。方法 86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成A组和B组:A组42例采用常规放射治疗,总剂量66~70Gy/33~35次,6~7周完成;B组44例常规放疗40Gy后采用后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24~30Gy/6次,每次400~500cGy,隔日1次,5~6周完成。结果 A、B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55.0%和82.9%,其中完全缓解率分别为7.5%和31.7%(P<0.05);两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62.5%vs78.0%和40.0%vs53.7%(P>0.05);两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1.4和19.8个月;两组患者早期放射反应主要为I~II级放射性食道炎和骨髓抑制,后期放射反应主要为Ⅰ~Ⅱ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两组接近。结论 后程三维适形放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优于常规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8.
Ⅲ期非小细胞肺癌152例放射治疗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152例肺癌患者的放疗疗效。方法:将1997年1月至2000年5月收治的152例资料完整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两组,单放组90例,综合组62例,所有患者均完成常规分割方式的根治性放疗,综合组患者放疗前和(或)放疗后接受了3个疗程以上的含铂类化疗药物的联合静脉化疗。结果:近期疗效,单放组的有效率(CR+PR)为52.2%(47/90),综合组为64.5%(40/62)。远期疗效,单放组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71.1%(64/90)、38.9%(35/90)、13.3%(12/90)、7.4%(5/68),综合组分别为79.0%(49/62)、51.6%(32/62)、11.3%(7/62)、6.5%(3/46)。两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放疗联合含铂类药物的化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有可能提高近期疗效和1、2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吉非替尼联合化疗治疗肺癌患者的效果及对NSE、LTBP2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6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肺癌患者102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吉非替尼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NSE、LTBP2、SCCAg、bFGF水平.结果 治疗3个疗程后,观...  相似文献   
10.
杜月群  杨曙  杨帆 《临床医学工程》2012,(12):2089-2090
目的研究三维适形放疗(3DCRT)联合体部伽玛刀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对46例局部晚期NSCLC患者采用3DCRT联合体部伽玛刀治疗,3DCRT:每次2Gy,每天一次,共60Gy/30次;体部伽玛刀:每次5Gy,隔日一次,共20Gy/4次。结果 45例患者近期总有效率为62.2%(28/45),1、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8.9%(31/45)和37.8%(17/45),中位生存期为13.6个月。早期放射反应为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多为Ⅰ~Ⅱ度。晚期放射反应主要为放射性肺纤维化,脊髓未观察到晚期放射反应。结论 3DCRT联合体部伽玛刀治疗局部晚期NSCLC近期疗效好,毒副作用轻,其远期疗效和晚期放射损伤有待进一步观察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