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4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分析内镜射频消融治疗胆道恶性梗阻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21年6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接受内镜射频消融治疗的110例胆道恶性梗阻患者资料, 其中男性62例, 女性48例, 年龄(74.1±11.1)岁。依据术后是否发生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n=18)和对照组(n=92)。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发症影响因素。结果 110例胆道恶性梗阻患者均顺利完成射频消融, 技术成功率为100.0%(110/110)。术后发生并发症18例(16.4%), 其中胆道感染12例(急性胆管炎8例, 急性胆囊炎4例), 急性胰腺炎6例, 均经治疗后治愈。并发症组合并糖尿病、胆管狭窄长度>2.5 cm、分段射频消融狭窄胆管、置入单根支架比例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合并糖尿病(OR=6.967, 95%CI:1.256~38.658)、分段射频消融狭窄胆管(OR=8.297, 95%CI:1.526~45.122)的胆道恶性梗阻患者内镜射频消融术后发生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NAFL患者血清Leptin、TNF-α水平,分析与IR等指标的相关性并探讨其在脂肪肝形成中的作用。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B超检查结果诊断为糖尿病合并非酒精脂肪肝者铝例(DFlL组)、糖尿病无脂肪肝者45例(DM组)、非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30例(F1L组)和正常健康对照组32例(NC组)。测定四组患者血清Leptin、TNF-α、FFA水平,血脂全套、血糖和胰岛素(空腹、餐后2h);采用稳态模式HOMA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评价胰岛素抵抗。结果①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的发病率为51.6%,Logl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BMI、FBG、TG为脂肪肝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②DFL组和FL组FINS、HOMA—IR、Lepfin、TNF-α均显著高于DM组和NC组,ISI均显著低于DM组和NC组;③相关分析显示Lep血与HOMA—IR、TG、VLDL、BMI、Sex、Age呈显著正相关,与ISI呈显著负相关;TNF-α与Leptin、BMI呈显著正相关。结论①肥胖、高血糖、糖尿病、及高脂血症与NAYL密切相关,是其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②NAFL患者存在IR,且IR可能是其形成的始发因素;③NAFL患者血清Leptin、TNF-α水平升高,且与肥胖、IR密切相关,在脂肪肝的发生、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及多潘立酮三种药物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多潘立酮片与铝碳酸镁片治疗,观察组采用埃索美拉唑肠溶片联合多潘立酮片与铝碳酸镁片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积分以及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各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腹胀、恶心、呕吐胆汁、腹痛的症状积分分别为(1.41±0.12)分、(0.97±0.08)分、(0.89±0.03)分、(1.17±0.52)分,分别低于对照组的(3.51±1.24)分、(2.73±1.15)分、(3.18±1.97)分、(3.53±1.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与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可有效缓解其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单人经口胆道镜联合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同台诊治不可切除肝外胆管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2013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90例可疑肝外胆管癌患者资料,根据诊治过程最终纳入69例,分为常规分次组(n=34):先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细胞刷或单人经口胆道镜检查取得活检组织,待获得阳性病理结果再次行ERCP+RFA;同台诊治组(n=35):行ERCP经单人经口胆道镜检查胆道并对病灶行直视下活检,对术中快速病理结果确定为恶性肿瘤的患者同台行RFA。对比两组操作成功率、术后胆红素恢复情况、ERCP次数、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住院时间及费用。结果 两组患者均成功完成内镜下RFA,操作成功率100.0%(69/69)。分次组和同台组总胆红素术后下降50%及以上的患者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2.94%(18/34)比57.14%(20/35),χ2=0.27,P=0.604]。分次组ERCP次数明显多于同台组[(2.59±0.50)次/人比(1.00±0.00)次/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3,P=0.002)。分次组和同台组术后总体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7.65%(23/34)比65.71%(23/35),χ2=2.83 ,P=0.626]。分次组住院时间明显长于同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41±9.13) d比(7.91±3.48) d,t=5.32,P=0.001]。分次组住院费用明显多于同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7 127.88±3 763.77)元比(23 980.69±4 767.15)元,t=6.61,P=0.001]。结论 单人经口胆道镜直视下诊断+活检联合RFA同台诊治不可切除肝外胆管癌可减少ERCP次数,并且不增加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且具有较高成本-效益比的诊治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改良内镜负压装置下,探讨钛夹治疗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并发中重度迟发性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0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并发中重度迟发性出血的患者,采取在全麻气管插管下行胃镜探查,确定出血部位为十二指肠乳头切口处,更换十二指肠镜予以钛夹夹闭止血。结果 10例患者均一次止血成功,胃镜下探查平均耗时(48.93±3.24)min,钛夹夹闭平均耗时(14.55±2.21) min,使用钛夹数量平均(2.70±1.22)个。10例患者内镜下止血前与止血后12和24 h血清淀粉酶、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下止血前与止血后12和24 h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在保证内镜视野的前提下,内镜下钛夹治疗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并发中重度迟发性出血安全、有效,具有十分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术(ERCP)取石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2009年ERCP取石的患者,随访观察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情况.对比复发与未复发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初次病程、胆道手术史、胆囊结石、乳头旁憩室、胆总管直径、结石数量、结石大小、胆道狭窄11个相关因素,并对各相关因素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ERCP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 共成功随访190例患者,随访时间平均2.3年,结果胆总管结石复发68例,未复发122例.对比分析显示,胆总管结石复发组与未复发组的患者年龄[(65.5±l5.5)岁比(57.6±15.4)岁,P =0.001],初次病程(P=0.015),胆道手术史(17.6%比2.5%,P=0.000),憩室(29.4%比7.4%,P=0.000),胆总管直径[(15.0 ±5.1)mm比(10.7 ±3.4)mm,P=0.001],胆道狭窄(32.3%比13.9%,P=0.000),结石数量≥2(80.9%比72.9%,P=0.000),结石直径≥10 mm(35.3%比8.2%,P=0.000)为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高龄(OR =3.44,95% CI:1.55 ~7.63,P=0.002),有胆道手术史(OR=5.82,95% CI:1.34 ~ 25.29,P=0.019),合并乳头旁憩室(OR=3.29,95% CI:1.18 ~9.12,P=0.022),胆总管直径≥10 mm(OR=4.30,95% CI:1.72 ~ 10.72,P=0.002),结石数量≥2(OR =4.24,95% CI:1.61 ~ 11.16,P=0.003)为胆总管结石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高龄、有胆道手术史、合并乳头旁憩室、胆总管直径≥10 mm、结石数量≥2为胆总管结石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内镜超声引导下胆囊穿刺引流术(EUS-GBD)治疗高危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以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EUS-GBD的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研究共纳入5例患者,均成功置入支架引流,平均操作时间(26.0±3.1)min。4例患者置入双猪尾型塑料支架;1例患者Ⅰ期植入鼻胆引流管,5 d后在内镜下剪断引流管作内引流。5例患者术后胆囊炎症状明显改善,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无一例死亡。术后随访46~692 d,所有患者未出现胆囊炎复发和支架移位。结论 在有经验的内镜中心,对于无手术条件的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行EUS-GBD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9.
胆道系统良恶性狭窄的鉴别始终是临床上一大难题,虽然各种先进的成像技术(胆管镜、窄带成像)和新颖的活检技术(胆道镜靶向活检)已被用于检查胆道狭窄,但它们诊断胆管恶性肿瘤的准确性仍不够满意。微探头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probe-based confocal laser endomicroscopy,pCLE)是一种新型内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litis,AP)的病因、临床特点及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8年10月本院收治的68例妊娠合并A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68例患者中,病因以胆源性(45.59%)、高脂血症性(29.41%)为主;(2)多发于妊娠的中晚期(82.35%);发生重症AP的比例较高(45.59%),且其中70.97%发病于妊娠晚期.(3)采用积极综合治疗,对明确胆总管结石者行ERCP术;终止妊娠23例,41例继续妊娠.无孕妇死亡,胎儿死亡4例(5.88%).结论 胆道疾病与高脂血症是妊娠合并AP的主要病因,掌握该疾病的临床特点,争取早诊断、积极内镜介入治疗和控制血脂、适时终止妊娠,可以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