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3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依从性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为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访谈法对9例慢性乙肝患者进行个案访谈,运用现象学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访谈归纳出3个主题:(1)医嘱的可执行性;(2)患者自身因素的影响,包括疾病相关知识、对疾病的重视程度和以往的行为习惯;(3)社会因素的影响,包括经济状况、生活压力、家人的关怀程度以及专业人员的监督和指导.结论 为了增强慢性乙肝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使患者自觉的采纳与医嘱相一致的行为,应注重增强医嘱与健康教育的可执行性,关注认知、心理、社会因素对依从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永久起搏器植入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为有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7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的118例永久起搏器植入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8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2例、15例次,感染率12.7%,呼吸道感染最常见,尿路感染其次;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包括年龄≥75岁、术前住院≥2周、心功能Ⅲ~Ⅳ级、肾功能不全,肌酐≥221μmol/L;感染者死亡率高.结论 永久起搏器植入患者医院感染率相对较高,常有多种相关因素,应采取相应措施以进一步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4.
于榕  杨丽翠 《武警医学》2012,23(9):805-806
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指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提供数量适当、技术水平合理的护士以满足患者的需求,并且保持无风险的工作环境[1]。护理人员的配备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护理质量和患者的安全[2],在护理人力资源或能力不足的病房,病情观察的延迟、操作的失误、给药错误和治疗的不及时等更容易发生[3,4]。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护理人员对“优质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现状,以期为建立健全绩效考核方法和激励机制等提供指导意见。方法2011年10月至2012年3月,便利抽样法选取北京地区6所三级以上医院的311名临床一线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和护理人员对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问卷对其进行调查,并分析影响其满意度的相关因素。结果选择“非常拥护,并愿意参与其中”的人数为162名,占52.1%。对优质护理服务各维度满意度评分最高的为排班方式,为(3.30±0.89)分;评分最低的为工作压力,为(1.65±0.68)分。选择“待遇低,与付出的劳动不相称”的占75.6%;选择“护患关系更加和谐”的占47.6%。结论护理人员对优质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和参与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应引起护理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心房内及心房间的不同步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心房内和心房间的不同步运动,并进一步探讨其不同步性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技术,在心尖四腔观测右心房游离壁、房间隔和左心房游离壁各取样点处心电图P波开始到TDI(PW-TDI)上A波起始点的时限:右心房(P-RA)、房间隔(P-IAS)、左心房(P-LA).比较 51例非老年对照组、40例老年对照组与52例老年阵发性房颤组心房内和心房间的不同步性.应用多因素逐步回归方法探讨老年阵发性房颤患者心房不同步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老年阵发性房颤患者的左房内、心房间不同步性较老年对照组显著增大(P<0.01),右心房内不同步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老年阵发性房颤组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左房内不同步性与收缩压(x2)、年龄(x1)、左室质量指数(LVMI,x5)具有相关性,回归方程为Y=-57.241+0.481 x1+ 0.223 x2+0.294 x5.结论 老年阵发性房颤患者存在显著的左心房内、心房间不同步性;收缩压、年龄、LVMI是老年阵发性房颤患者左心房内、心房间不同步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intra- and interatrial asynchrony and its determinants in aged patients with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PAF) by using tissue Doppler imaging. Methods Ninty-one patients without PAF (control group, including 40 elder patients and 51 non-elder patients) and 52 aged patients with PAF were included. As to assessment of intra- and interatrial synchronicity, the atrioventricular plane were selected on the right atrial (RA) free wall, interatrial septum (IAS), and left atrial (LA) free wall. The time differences from the onset of the P wave to the onset of the A wave at the left atrium (P-LA), the IAS (P-IAS), and the right atrium (P-RA) were measured. Intra-atrial asynchrony was defined a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P-IAS and P-RA (RA asynchrony) and between P-LA and P-IAS (LA asynchrony). Interatrial asynchrony was defined a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P-LA and P-RA. Stepwise regression was made to determin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atrial asynchrony in aged patients with PAF.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aged patients with PAF had significant LA and interatrial asynchrony (P<0.01). Multivariate stepwise regression demonstrated that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x2), age (x1) and 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 (LVMI x5) entered the regression equation in aged patients with PAF (Y=-57.241+0.481 x1+0.223 x2+0.294 x5). Conclusions Aged patients with PAF have LA and interatrial asynchrony. LVH, aged and SBP are important factors leading to these asynchronies in the aged patients with PAF.  相似文献   
7.
目的减少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改善其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0年1月,88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和同期732例普通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其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病原学检查结果,分析感染原因。结果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医院感染率、多部位感染发生率均高于普通心力衰竭组,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最多见,占59.6%,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感染与患者年龄、住院时间、合并糖尿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合并肾功能不全相关。结论加强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医院感染的监控,针对危险因素早期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常用倍他乐克剂量对冠心病患者左心室脑利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在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中选择10例冠心病组和10例排除冠心病的对照组。静脉注射倍他乐克前、后监测心率和左室舒张末压 (LVEDP);测定左心室 BNP,比较两组用药前后的变化。结果:冠心病患者 BNP 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 0.05)。冠心病组和对照组静脉注射倍他乐克前、后心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 LVEDP 和左室 BNP 水平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BNP 水平上升提示有冠心病的可能。常用倍他乐克剂量不影响血液动力学时不影响 BNP 水平。  相似文献   
9.
肝胆外科监护室是集大手术后及危重患者治疗、监护的特殊病房,由于疾病本身的特点,如手术时间长,累及的脏器多,容易导致多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合并症较多等,护理工作量巨大。治疗干预计分系统(therapeutic intervention scoring system,TISS)是Cullen于1974年建立的测量工具[1],修订于1983年[2],通过量化24 h内的护理活动来测量护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孤立性心肌致密化不全(IVNC)患者的超声心动图(UCG)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IVNC患者的UCG及临床表现,并对其中11例患者的23例直系亲属进行UCG检查.结果 38例IVNC患者UCG检查均见受累心腔内不同程度异常隆突、粗大的肌小梁和其间深陷的隐窝影像,14例仅累及心尖部.23例直系亲属中发现1例左心扩大(LVE),1例扩张型心肌病(DCM)及2例无症状心尖IVNC.结论 IVNC并非罕见,其发病年龄跨度大,临床病程迁延,临床表现各异,有家族发病倾向,似与DCM有遗传联系.同时IVNC具有特征性UCG改变,局限于心尖部位不少见,UCG是重要的诊断和筛查手段,尤其不应忽视对心尖部位的探查,以免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