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瘦素对低氧状态下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ASMC)增殖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常氧、低氧2种状态体外培养大鼠ASMC,按随机数字表法将低氧组细胞分为低氧组、50μg/L瘦素联合低氧组(L50组)、100μg/L瘦素联合低氧组(L100组)、200μg/L瘦素联合低氧组(L200组)、200μg/L瘦素联合低氧和瘦素受体抗体组(ob-R抗体组)。各组均孵育24 h,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率,反转录PCR检测HIF-1α、NF-κB的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HIF-1α、NF-κB的蛋白表达。结果与常氧组相比,各低氧组细胞增殖活性明显增强;与低氧组相比,L50、L100、L200组细胞增殖活性增强,并与浓度呈正相关(r=0.992);与L50、L100、L200组相比,ob-R抗体组细胞增殖明显降低。与常氧组相比,各低氧组HIF-1α、NF-κB的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与低氧组相比,L50、L100、L200组HIF-1α、NF-κB的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并与浓度呈正相关;与L50、L100、L200组相比,ob-R抗体组HIF-1α、NF-κB的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结论瘦素能促进低氧状态下ASMC增殖,并且能够促进HIF-1α、NF-κB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背景 肥胖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常见危险因素,绝大多数OSAHS患者超重或肥胖,不同肥胖程度的OSAHS患者临床特征可能存在差异。目的 比较不同肥胖程度OSAHS患者的临床特征,进一步明确不同肥胖程度对OSAHS病情的影响。方法 选择自2014年1月-2018年9月在徐州医科大学睡眠医学中心经多导睡眠监测(PSG)检查确诊的OSAHS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临床合并症和主要睡眠参数等。参照中国人肥胖标准,根据体质指数(BMI)将OSAHS患者分为正常体质量(<24.0 kg/m2)、超重(24.0~27.9 kg/m2)和肥胖组(≥28.0 kg/m2)。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合并症和主要睡眠参数的差异,并分析BMI与主要睡眠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共纳入研究对象1 586例,男1 259例(79.38%),有1 062例(66.96%)吸烟,平均BMI(28.20±4.19)kg/m2。高血压(44.89%,712/1 586)、脑血管疾病(20.62%,327/1 586)、心脏疾病(13.55%,215/1 586)是OSAHS的常见合并症。根据BMI将患者分为正常体质量组206例、超重组616例和肥胖组764例。 3组患者年龄、BMI、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合并高血压者占比、合并糖尿病者占比、合并心脏疾病者占比、合并脑血管疾病者占比、氧减饱和指数(ODI)、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2)、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及微觉醒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可知:超重组患者MSaO2、LSaO2低于正常体质量组(P<0.05),BMI、ODI、AHI及微觉醒指数高于正常体质量组(P<0.05),合并脑血管疾病者占比高于正常体质量组(P<0.016 7);肥胖组患者平均年龄小于正常体质量组(P<0.05),合并脑血管疾病者占比高于正常体质量组(P<0.016 7);肥胖组患者MSaO2、LSaO2低于正常体质量组和超重组(P<0.05),BMI、ESS评分、ODI、AHI及微觉醒指数高于正常体质量组和超重组(P<0.05),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疾病者占比高于正常体质量组和超重组(P<0.016 7)。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OSAHS患者BMI与AHI呈线性正相关(r=0.312,P<0.001);与MSaO2和LSaO2呈线性负相关(r=-0.501和-0.566,P<0.001)。结论 OSAHS患者的BMI与AHI呈正相关,肥胖和超重患者病情重且合并症更多见,提示肥胖增加OSAHS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自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水平,将患者分入A组(n=72,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2%)和B组(n=28,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2%)。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以及实验室和预后相关指标;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气促程度、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评分、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均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预后独立影响因素(P<0.05)。B组住院时间、住院病死率、1年再入院率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支气管扩张症(支扩症)急性加重期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4月在本院呼吸科住院治疗的支扩症患者481例,纳入符合入组条件的191例,其中男性75例,女性116例,年龄17~86岁,平均(59.23±13.34)岁。分析NLR、血红蛋白(HB)、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C反应蛋白(CRP)和支气管扩张严重程度(bronchiectasis severity index,BSI)以及FAECD积分的相关性;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法分别分析BSI及FACED积分的影响因素;分别根据支气管扩张严重程度(BSI)、FACED积分将入组患者分为轻、中、重组,用单因素方差分析NLR在不同组之间的差异 。结果 血清NLR(r=0.67)、PLR(r=0.45)、CRP(r=0.56) 和BSI积分呈正相关(P值均<0.01)。血清NLR(r=0.53)、PLR(r=0.43)、CRP(r=0.45)和FACED积分呈正相关(P值均<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NLR(β系数1.29,95%CI 0.95~1.72,P=0.01)、CRP(β系数1.24,95%CI 0.68~1.55,P<0.01)对BSI积分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NLR(β系数1.25,95%CI 0.70~1.66,P=0.02)、CRP(β系数1.20,95%CI 0.53~1.60,P=0.01)对FACED积分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BSI及FACED积分越高NLR水平越高,NLR分别在两种积分不同严重程度组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NLR是预测支扩症急性加重期严重程度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目前国内常用的诊断哮喘的方法为呼吸量检查法,但是其存在一定缺点,比如哮喘或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期时无法配合。而脉冲振荡肺功能测量法的优点就是不需要用力呼吸,平静呼吸下就可以测量。本研究通过对呼吸总阻抗等指标与FEV1相比较,对脉冲振荡肺功能进行了更详细的应用研究。方法入选2015年2月到12月我院呼吸内科急性哮喘发作成年患者120名,在用药前后同时进行呼吸量肺功能法和脉冲振荡肺功能法的测量,对两种不同方法测量结果的相关性进行比较,比较两种肺功能在检测哮喘患者用药前后改善率的敏感性。结果用药后FEV1有较大的幅度的升高,而脉冲振荡技术所得的R5敏感度明显优于FEV1(P0.05)。结论在检测哮喘患者用药前后的改善率方面,R5能够更为准确的反应哮喘患者的气道可逆性的改善率,且脉冲振荡肺功能操作简单,更适合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肥胖哮喘大鼠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作用。方法将40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体质量对照组(A组)、正常体质量哮喘组(B组)、肥胖对照组(C组)、肥胖哮喘组(D组)。正常体质量组大鼠给予基础饲料,肥胖组大鼠给予高能饲料以建立肥胖大鼠模型。鸡卵清蛋白(OVA)致敏、激发,建立哮喘模型。对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进行计数。ImagePro Plus软件测定气管壁总面积(WAt),并以基底膜周长(Pbm)标准化,结果以气管壁厚度(WAt/Pbm)表示。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肺组织中HIF-1α的表达。ELISA测定血清中HIF-1α的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HIF-1α的表达水平与BALF中白细胞总数、气管壁厚度的相关性。结果 D组大鼠BALF中白细胞总数为(98.0±5.5)×104/mL,较A组(24.7±3.3)×104/mL、B组(87.8±7.1)×104/mL、C组(26.1±3.8)×104/mL升高(P<0.05);D组大鼠WAt/Pbm为(9.91±0.56)m2/m,较A组(6.11±0.99)m2/m、C组(5.99±0.83)m2/m升高,与B组(8.60±0.53)m2/m差异无显著性意义;D组大鼠肺组织中HIF-1α的阳性细胞表达率为(19.44±0.96)%,较A组(2.19±0.91)%、B组(18.25±1.29)%、C组(2.56±0.89)%升高;D组的大鼠血清及BALF中HIF-1α浓度分别为(29.107±1.576)ng/mL、(0.511±0.011)ng/mL,较A组(19.380±1.506)ng/mL、(0.280±0.008)ng/mL,B组(23.961±1.565)ng/mL、(0.397±0.011)ng/mL,C组(20.782±2.034)ng/mL、(0.281±0.010)ng/mL升高;HIF-1α表达水平与BALF中白细胞总数、WAt/Pbm呈正相关。结论HIF-1α在肥胖哮喘大鼠血清及肺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增加,与BALF中白细胞总数、气管壁厚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对气道平滑肌增殖的调控作用,以及对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小鼠气道平滑肌细胞(ASMCs)并分为7 组:空白对照组、PAI-15 μg/L组、PAI-1 10 μg/L组、PAI-1 20 μg/L 组、PAI-1 40 μg/L组、PAI-1 80 μg/L 组、PAI-1 100 μg/L组。放入37℃培养箱分别培养12、24 和48 h,采用CCK-8 检测ASMCs的A 值,计算增殖率。以增殖率最高的实验组的浓度和作用时间作为PAI-1 作用最适浓度和最适作用时间,进一步分6 组:A组(空白对照);B 组(PAI-1 20 μg/L);C 组(PAI-1 40 μg/L);D 组(PAI-1 80 μg/L);E 组(PAI-1 100 μg/L);F 组(PAI-1 最适浓度+ERK 通道抑制剂PD98059 10 μmol/L),用CCK-8 检测ASMCs 的增殖,Western blot检测ERK 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ERK mRNA 的表达。结果5~100 μg/L PAI-1 作用ASMCs 12、24 和48 h后细胞增殖率结果显示,在相同浓度下,不同时间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以48 h时ASMCs增殖率最高;在相同时间下,不同浓度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80μg/L PAI-1的ASMCs增殖率最高;故选取48 h为最适作用时间,80μg/L为最适浓度进行后续实验。再次分组的实验结果表明,B、C、D、E组的ERK 磷酸化水平和ERK mRNA 的相对表达量与A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C、D、E组增高;B、C、D、E组两两比较结果显示,除B 组与E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外,其余各组两两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当PAI-1 浓度波动于20~80 μg/L 时,ERK 磷酸化水平和ERK mRNA相对表达量随浓度升高而增高,>80 μg/L 后则不再增高;加入PD98059 的F 组与D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ERK 磷酸化水平和ERK mRNA表达降低。结论外源性PAI-1 可以通过促进ERK 通路的表达,进而促进ASMCs 的增殖。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与白蛋白(albumin,Alb)比值(PCT/Alb,即PAR)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2018年1月~2021年4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489例老年CA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2007年IDSA/ATS制定的《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及治疗指南》中对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evere 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SCAP)的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非重症组(n=297)与重症组(n=192),同时根据SCAP患者28天内死亡情况分为死亡组(n=73)与存活组(n=119),比较各组间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史等)、CURB-65评分、PAR、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rophil percentage,Neu%)、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红细胞沉降率等有无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预测PAR与患者28天内病死率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来识别PAR临界点。结果 重症组PAR水平均明显高于非重症组(P<0.05),死亡组PAR水平均明显高于存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AR为SCAP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AR在预测患者28天内病死率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55,阈值为0.1673(特异性为74.8%,敏感度为67.1%,P<0.001)。结论 PAR对老年CAP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临床预测价值,PAR越高,病情越严重,病死率越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术前C-反应蛋白/血清白蛋白(CRP/Alb,CAR)、术前术后CAR值改变(ΔCAR)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其在生存预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医院100例NSCLC患者的术前术后的CRP、Alb值,计算CAR及ΔCAR值,卡方检验分析CAR值、ΔCAR值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Kaplan-Meier法及COX回归模型分析CAR、ΔCAR值与NSCLC预后的关系。结果 术前CAR值高水平与年龄、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术前癌胚抗原(CEA)水平、糖类抗原211(CA211)及鳞癌抗原(SCC)高表达呈正相关(P<0.05)。ΔCAR高水平与年龄、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术前CEA、CA211及SCC高表达呈负相关(P<0.05)。生存分析结果发现:CAR值高水平患者预后更差(P<0.01)。ΔCAR值高水平患者预后更好(P<0.01)。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发现,ΔCAR值高低可作为判定预后的独立因素(风险比Hazard Ratio,HR=0.595,P<0.05)。结论 术前CAR和ΔCAR联合检测具有高效、灵敏、便捷、经济及创伤小等优点。ΔCAR对判定NSCLC的临床分期及生存预后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晚期一线EP方案化疗前后血清VEGF值改变(△VEGF)与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疗效的相关性,分析△VEGF是否可作为监测SCLC化疗疗效的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30例健康对照人群和50例Ⅳ期SCLC患者化疗前、化疗后的VEGF值,计算△VEGF值。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SCLC患者化疗前和健康对照人群血清VEGF的差异。卡方检验分析△VEGF与化疗疗效、毒副反应之间的相关性。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比较血清△VEGF高低与SCLC肿瘤标记物CEA、NSE及proGRP改变的关系。结果 SCLC患者化疗前血清VEGF值(278.56±5.68)pg/mL)高于健康对照组(80.13±2.54)pg/mL,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EP方案化疗后,△VEGF高、低两组的CEA、NSE及proGRP均较化疗前下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VEGF低值组比较,△VEGF高值组CEA、NSE及proGRP下降更明显,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相较于△VEGF低值组,△VEGF高值组ORR(20%vs. 4%)和DCR(64%vs. 36%)均更高,疗效更好(P0.05)。进一步研究两组之间毒副反应类似,包括骨髓抑制、肝肾功能不全以及恶心呕吐等(P0.05)。结论 SCLC对于初始的治疗高度敏感,影像学检查常难以做到更早期、无创以及实时监测。而联合检测化疗前后VEGF的改变,具有无创、敏感、经济等优点,可用于实时监测SCLC患者的化疗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