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28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评价新疆医院突发事件医疗应急救援管理体系建设现状,为提高突发事件医疗应急救援能力提供依据。
  方法  2019年3-5月,采取整群抽样的研究方法,对新疆二级及以上医院的应急管理现状、应急制度、应急预案、应急专家组、应急演练等情况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汇总分析。
  结果  共有179家医院参与调查并回收有效问卷,占新疆所有二级及以上医院的93.72%。179家医院的应急处置工作制度总制定率为90.41%,应急预案总制定率为66.17%,应急专家组总建立率为57.79%。近3年179家医院的应急演练总开展率为34.84%。应急预案、应急专家组的建立、应急演练的开展均偏重于传染病和自然灾害,重大烧伤、放射性、有毒有害化学性物质泄漏等相关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还需加强。11类应急事件的应急预案制定、应急专家组设置、应急演练开展情况方面,大多呈现三级医院好于二级医院、北疆片区优于南疆的现象,其中,部分制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应针对新形势下新疆发生的突发事件的性质,科学、务实地建立新疆各级医院应对突发事件医疗救援应急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2020年7 — 8月新疆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沙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疫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以沙区报告发现的122例COVID-19病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描述沙区疫情概况、病例的三间分布、聚集性疫情特征及病例发现途径。  结果  COVID-19病例122例,报告感染率为16.30/10万。 确诊病例106例(86.89%),无症状感染者16例(13.11%),男女性别比为1∶1.35。 其中维吾尔族病例占62.30%,汉族占35.25%。 年龄最小的为3月龄,最大的为92岁,中位年龄为33岁[四分位数间距(IQR):15~49岁]。 各年龄段均有病例,病例主要为<60岁人群(93/106,87.74%),无症状感染者主要集中在<40岁人群(15/16,93.75%),确诊病例平均年龄高于无症状感染者(35岁vs. 18岁,Z=?2.295,P<0.05)。 病例职业以学生为主(17.92%),其余依次为退休、无业、个体经营和服务人员。 聚集性疫情30起,涉及病例88例(72.13%),其中家庭聚集性疫情25起,病例73例(73/88,82.95%);邻里及单位聚集性疫情分别为2起,病例均为4例(4/88,4.55%);同班级聚集性疫情1起,病例7例(7/88,7.95%)。 疫情以家庭聚集性疫情为主。 长江管委会病例最多(26例,21.31%)。 通过集中隔离检测、居民大筛查、居家隔离检测发现113例,占92.62%,以主动检测发现为主。 疫情经过两个最长潜伏期得到有效控制。  结论  沙区此次疫情传播迅速,以聚集性疫情为主,通过采取防控措施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3.
探讨常用降压药的不良反应(ADRs),加强ADRs的监测,降低ADRs的发生率。结果表明,降压药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较为常见,应引起注意,对其不良反应的监测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4.
盐酸氨溴索为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化痰药,随着对其药理作用的不断研究,现广泛应用于临床多个领域。本文从氨溴索药理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选舒乳凝胶贴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浸膏量和桂皮醛含量为评价指标,HPLC测定桂皮醛含量,选取浸泡时间,加水量,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优选舒乳凝胶贴的提取工艺.结果:优选得到的舒乳凝胶贴提取工艺为浸泡0.5h,加8倍量水提取5.5h,收集挥发油.结论:该工艺浸膏和桂皮醛得率均高,适合于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电针对单侧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疼痛试验评分、炎症灶局部病理反应 ,以及病灶局部皮肤组织IL 1β、IL 1ra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通过将完全弗氏佐剂 50 μL注入SD大鼠左后肢外踝关节皮下制造单侧佐剂性关节炎疼痛模型 ,电针“环跳”穴、“阳陵泉”穴 (刺激参数为0 .5~ 1.5V ,4~ 16Hz,3 0min) ,应用跖、背屈关节评分连续观察大鼠 7d内的痛反应曲线 ,应用HE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病灶局部皮肤组织炎性病理反应 ,应用RT PCR技术检测IL 1β、IL 1ramRNA表达情况。结果 :电针可明显减少炎症痛大鼠的疼痛评分 ,抑制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病灶局部炎性病理反应 ,并抑制病灶局部皮肤组织IL 1βmRNA表达 ,促进IL 1ramRNA表达 ,使IL 1ra/IL 1β比值上升 (P <0 .0 1)。结论 :电针可能通过调节炎症灶局部致炎细胞因子及抗炎细胞因子之间的平衡 ,从根本上解除局部病灶免疫细胞的激活状态 ,达到扶正祛邪、平衡阴阳的调控作用 ,从外周途径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7.
替米沙坦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α-SMA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肾脏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拮抗剂替米沙坦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8只SD大鼠单次腹腔注射STZ(60 mg.kg-1)诱发实验性糖尿病肾病,随机分为糖尿病肾病组(D)和替米沙坦组(T),14只.组-1,另将14只鼠龄及体重相等的SD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药物干预12周后,称量体重,收集24 h尿液及血标本,取大鼠肾脏组织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αSMA。结果与正常组相比,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小球内-αSMA蛋白表达、24 h尿蛋白排泄量以及肾功能各项指标大幅度增高(P<0.01)且成相关关系,替米沙坦能显著性抑制-αSMA蛋白表达,减少尿蛋白排泄量以及降低肾功能各项指标(P<0.01),并能降低DN大鼠血糖浓度。结论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损伤可能与-αSMA表达增高有关,替米沙坦下调-αSMA表达,减少尿蛋白排泄以及降低肾功能指标,可能是其肾脏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易春霞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4):3172-3173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18 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孪患者的临床资料,重度脑血管痉挛4 例,轻中度脑血管痉挛14 例.结果 18 例患者中6 例得到治愈,7 例病情有所好转,3 例病情恶化,2 例死亡.结论 脑血管痉挛是蛛网膜下腔出血严重的并发症,但若能早期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则可以大大提高治疗效果.护理人员要严格按照护理常规,密切观察病情,及时观察患者脑功能有无异常,加强对患者语言、感觉、定向力等功能的观察和生活护理.  相似文献   
9.
易春霞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1):2759-276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183例患者均为首发急性脑卒中,无失语及认知功能障碍。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一般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助早期康复护理。治疗3个月。对2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评分2组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3个月后,评价结果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影响较大,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