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3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3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烷基硫代磷酸酯是硫代磷酸酯杀虫农药中的一类杂质,通常在生产或贮存过程中形成。既往对它们的毒理研究甚少,1976年巴基斯坦用低毒的马拉硫磷灭蚊,发生了大批中毒并有5人死亡,后经世界卫生组织进行深入研究,发现所使用的马拉硫磷中含杂质增多,是造成这起大规模中毒事故的主要原因,其中三烷基硫代磷酸酯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此后,经用纯品对动物进行毒理学研究,发现它们不仅本身具有  相似文献   
2.
有机磷中毒所致迟发性周围神经病(附1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机磷酸酯可因其迟发神经毒性(DelayedNeurotoxicity)导致迟发性周围神经病变。兹报告急性有机磷中毒后,出现此类病变者10例于下: 本组10例均为急性严重有机磷农中毒,计有甲胺磷4例;对硫磷及敌敌畏各2例;乐果及马拉硫磷各1例.急性中毒期均有昏迷、肺水肿、呼吸困难等严重中毒症状、经用阿托品、解磷定及综合治疗,9~28小时意识恢复,症状及体征逐步好转消失,平均昏迷期14.6小时.全部病例皆于恢复期  相似文献   
3.
抢救有机磷中毒必须采取综合措施,包括迅速彻底清除毒物,及时得当的应用解毒剂,积极防止和治疗并发症,严密的观察及细致的护理,绝大部分患者可收到满意的疗效。现就治疗中的几个问题作一概述。一、阿托品的应用问题 (一)阿托品用于抢救有机磷中毒的主要作用:1.拮抗有机磷中毒所引起的毒蕈碱样作用,能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抑制支气管腺体的分泌,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肺水肿。2.拮抗有机磷的中枢作用,治疗量的  相似文献   
4.
肟类复能剂是有机磷中毒的特效解毒剂之一,但它本身也有一定的毒副作用,过大剂量静脉给药,将使血浓度骤升,出现血压急剧升高、明显肌颤、血ChE活力明显下降及呼吸抑制等严重中毒反应,其临床表现与有机磷的毒作用颇难区别。若误将此认为系有机磷中毒加重,继续大量投药,将可能招致不幸。这类教训,国内外均有发生,兹报告两例如下。  相似文献   
5.
当前在各类急性中毒中,发生率及死亡人数均以有机磷农药中毒为最高。随着近年来急性有机磷中毒防治知识的普及和诊疗水平的提高,对一般病例进行诊断和治疗困难不大。但对某些重症或被误诊误治的患者,特别是经口误服的严重中毒患者使用了相当剂量的阿托品之后,未收到预期效果,甚至病情反有恶化,或者一度好转后又恶化者,情况就比较复杂,往往需要迅速判明是用药剂量不足,有机磷中毒未被控制,还是剂量过大,造成了阿托品中毒。在某些情况下,鉴别往往有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6.
沙蚕毒系农药是有机氮类农药的一个分支,它是仿照天然沙蚕毒素的化学结构,人工合成的一类仿生性杀虫新农药。目前已使用的品种有巴丹(又称杀螟丹、沙蚕丹或沙蚕胺)、杀虫双和杀虫环(又称易卫杀、杂虫环、虫噻烷和甲硫环)。杀虫双原系制造巴丹的中间体,由我国首先发现其杀虫活性,并首先生产,现已在我国农村中广泛使用。本类农药纯品多为白色结晶固体,易吸潮,在水中溶解度较大,故可制成水剂(市售杀虫双为25%水剂呈棕红色)  相似文献   
7.
问答     
五氯酚钠急性中毒的主要机理和临床表现如何?为什么治疗时要(?)用阿托品和巴比妥类药物?答:五氯酚钠进入人体后,可进入细胞内的线粒体,可逆性地引起氧化磷酸化断偶联,它一方面刺激细胞的氧化过程,机体代谢亢进,氧化增加,另一方面它又可阻断氧化过程中生成的能量,以ATP 和磷酸肌酸的形式予以储存,同时又激活ATP 酶,结果大量的能量以热的形式发散出去,加之它还能影响体温中枢的  相似文献   
8.
益气温阳养血剂治疗苯作业者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研究江苏省职业病防治研究所(210038)方克美,凌敏,王小宁江苏省冶金医协会协作组周浩庆,谭伟曾,纪龙迪,丁新生,朱世淮,高风林,张铭通,朱杰,王文龙西医药对白细胞减少症目前尚缺少特效疗法,运用中医药辨症...  相似文献   
9.
缺血性肠病     
缺血性肠病是肠系膜血管的病变,虽早在1843年已由Tirclman记述,但在60年代才被逐渐认识,并由于对脑与心脏缺血性病变研究的飞跃发展而受到重视。小肠结肠供血不足,而发生的急性或慢性的各种缺血性病变,以往虽已有“肠(腹)缺血性绞痛”、“缺血性结肠炎”、“缺血性肠结肠炎”、“结肠血管性病变”、“肠系膜梗塞”与“肠系膜动脉功能不全”等名称,但“缺血性肠病”似更能反映其病变本质。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