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6篇
  2021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琳  赵蕾  徐超  毕涛  慈维苹  万瑾 《疑难病杂志》2021,(4):383-385,390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风湿免疫科治疗的白塞综合征患者20例的临床及影像学检查资料.20例患者中,男4例,女16例,平均年龄41.2岁,平均病程17.0年.超声、CT及MR检查发现心血管系统受累13例,主要表现为主动脉瓣脱垂并重度关闭不全,主动脉瘤、主动脉假性动脉瘤、主动脉溃...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性,48岁,因咽痛2周,咳嗽伴发热5d。2004年8月24日以肺部阴影待查,左下肺炎入院。患者2周前出差途中出现咽痛,5d前返家后出现咳嗽、发热、寒战,自测体温38.6℃,口服退热药后寒战缓解但体温未退。2d前出现胸痛,深呼吸时加剧。无胸闷、心慌,无盗汗及消瘦,偶有气短。患者在外院行胸部平片示左下叶肺不张(图1),给予罗氏芬静滴2d后退热,未再发热。其余症状无缓解,而入我院。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A1166C多态性与高血压、高血压肾脏损害的关系。方法:入选18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尿微量白蛋白和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测定。结果:AA基因型与AC基因型收缩压分别为(149·1±20·8)mmHg(1mmHg=0·133kPa)和(137·8±22·6)mmHg,2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3)。AC基因型携带者尿微量白蛋白尿异常者明显增多,差异有显著性(P=0·006)。结论: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可能与原发性高血压和高血压肾脏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多发性大动脉炎合并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冠状动脉病变情况、治疗方法及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6年4月我院收治的多发性大动脉炎合并心肌梗死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治疗方法及转归资料.结果 本组多发性大动脉炎Ⅰ型2例,Ⅱ型1例,Ⅲ型2例.其中,合并冠状动脉三支病变3例,双支病变1例,单支病变1例.冠状动脉病变多见于左右冠状动脉近段,中段及分支也可受累.3例患者行经皮冠脉成形术(PTCA)加支架植入术后病情好转,1例经药物治疗后仍有胸痛发作,1例于住院期间死亡.结论 多发性大动脉炎合并心肌梗死并不少见,受累的冠状动脉病变较重,病死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老年冠心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患病率和危险因素.方法对339例冠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的中老年患者,同时进行选择性双侧肾动脉造影.结果肾动脉狭窄的发生率为37.2%(126/339).肾动脉狭窄组年龄、高血压病、吸烟者的比率均高于非肾动脉狭窄组(P<0.001、<0.03、<0.02),肾动脉狭窄患病率随病变程度加重有逐渐增加的趋势(x2趋势=4.17,P<0.0001).多因素回归分析中,年龄、高血压、吸烟和冠心病多支病变为肾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中老年冠心病患者,尤其是高龄、高血压、吸烟、多支病变的患者应常规行选择性肾动脉造影.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入选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RA患者47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情况分为单纯RA组(31例)和RA合并冠心病组(16例);收集入选患者临床资料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分析,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RA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结果:RA合并冠心病组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及甲氨蝶呤服用率较单纯RA组明显升高,空腹血糖水平较单纯RA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cy是RA发生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1.583,95%CI:1.070~2.342,P0.05)。结论:RA合并冠心病患者体内存在高Hcy血症较单纯RA更加普遍,且Hcy是RA发生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IgE水平升高是RA合并冠心病的另一个血清学特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晚期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和心肌细胞(cardiomyocyte,CM)在非接触条件下共培养对CM细胞增殖、凋亡功能的影响,并分析其相关机制。方法:采用密度梯度法从大鼠骨髓获取单个核细胞,培养28 d,FITC-UEA-I、Dil-acLDL和DAPI三染色鉴定为晚期EPCs。分别吸取晚期EPCs和乳大鼠CM,按0∶1,1∶1,5∶1,10∶1的细胞比率分别植于Transwell小室,下室植入晚期EPCs,上室植入CM。将晚期EPCs与CM非接触共培养12~48 h,分别采用MTT比色法、Tunel法检测其增殖、凋亡功能。并于晚期EPCs与CM共培养48 h后,应用ELISA试剂盒检测不同比率组(0∶1~10∶1)上清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浓度。结果:体外培养7 d时,EPCs细胞呈典型长梭形;28 d时,呈铺路石样,并可摄取FITC-UEA-I、Dil-acLDL。晚期EPCs可促进共培养的CM增殖,减少凋亡。随着晚期EPCs与CM细胞比率的增加,不同共培养时间组的CM增殖功能均明显增强(P<0.05),凋亡功能均明显降低(P<0.05);且随共培养时间延长,不同比率组的CM增殖功能亦均明显增强(P<0.05),凋亡功能均明显降低(P<0.05);当晚期EPCs与CM比率为10∶1、共培养48 h时,CM增殖功能最强(P=0.00),凋亡最低(P=0.00)。当晚期EPCs与CM共培养48 h后,随晚期EPCs/CM数量比率的增加上清液中VEGF浓度明显增加(P<0.05)。结论:在非接触共培养条件下,随着晚期EPCs与CM比率的增加以及共培养时间的延长,CM增殖明显增强、凋亡明显降低;可能与晚期EPCs通过分泌VEGF从而改善CM增殖、凋亡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8.
万瑾  潘丽丽  慈维苹  郭衍秋  唐雪  王天 《中国医药》2013,8(8):1058-1060
目的 探讨年龄40岁以上多发性大动脉炎(TA)患者发病的临床特征.方法 将北京安贞医院收治的53例TA患者按年龄分为青年组(≤40岁,44例)和中年组(>40岁,9例),对其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3例rA患者中中年(40岁以上)发病患者占17%,该组患者易出现胸痛、胸闷及发热(均P<0.05).实验室检查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年组不易出现肾动脉、腹主动脉受累及多处血管受累情况(均P<0.05).临床分型中年组较少出现累及降主动脉、腹主动脉及肾动脉的分型(P=0.05).2组比较高血压、主动脉瓣反流及动脉瘤的发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胸主动脉受累是合并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升主动脉受累是合并主动脉瓣反流及动脉瘤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P<0.05).结论 重视中年发病TA患者的临床特征有助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18~45岁人群的原发性高血压(EH)与G蛋白岛亚单位(GNB3)基因825C/T、Y染色体HindⅢ酶切位点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45例,正常人281名。提取白细胞DNA采用多聚酶链反应结合限制性内切酶(BseDⅠ或HindⅢ)方法检测2种基因的多态性特征。结果 对照组和病例组间GNB3825C/T多态性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Y染色体HindⅢ多态性各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EH病人HindⅢ(-)基因型增多。结论 Y染色体HindⅢ酶切位点多态性与青年原发性高血压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Y染色体非重组区HindⅢ酶切位点多态性与唐山地区汉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入选男性研究对象412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25例、正常对照人群187名.所有研究对象用常规方法提取白细胞DNA.采用多聚酶链反应结合限制性内切酶(HindⅢ)方法检测Y染色体非重组区HindⅢ酶切位点多态性.结果对照组和原发性高血压组Y染色体HindⅢ酶切位点多态性各基因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HindⅢ(+)基因型较HindⅢ()基因型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和平均动脉压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Y染色体HindⅢ酶切位点多态性与唐山地区汉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有关,可能是唐山地区汉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的一个遗传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