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37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1 毫秒
1.
活性氧与肺炎性损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炎症反应是机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防御反应。一些急、慢性肺部疾病均与炎症反应有关。较多的研究多集中在中性粒细胞(PMN)及其蛋白酶与炎性损伤的关系上,而有关活性氧(reacfive oxygen species,ROS)与肺炎性损伤的关系报道相对较少。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产生活性氧自由基是肺急、慢性炎症损伤病理生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有可能通过使用抗氧化剂控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35岁.因"乏力、纳差、厌油9天,眼黄、尿黄3天"于2004年3月16日第1次入院.入院查体:皮肤巩膜轻度黄染,未见慢性病容、肝掌及蜘蛛痣,腹部无压痛、反跳痛,肝下界于右肋缘下1.5cm,质中,有触痛,脾未及.入院时肝功示:ALT 765U/L,AST 725U/L,ALP 181U/L,GGT 69U/L,TB104.4μmol/L,DB 65.4μmol/L,IB 38.8μmol/L;乙肝三对示HBsAb阳性,HBcAb-IgM阳性;抗HAV-IgM、抗HCV、抗HEV-IgM均为阴性;PTA 72%.  相似文献   
3.
不同来源可吸入颗粒物粒径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环境下的可吸入颗粒物粒径分布规律.[方法]用空气动力学粒径谱仪(APS-3321)分别采集厨房油烟、吸烟室烟雾、路边扬尘及小区空气,分析颗粒物粒径分布规律.[结果]采集条件基本相同情况下,可吸入颗粒物粒径分布中的2~5 μm颗粒数绝对值依次为:油烟组428个/min、香烟组492个/min、扬尘组279个/min及小区组156个/min.[结论]可吸入颗粒物粒径分布规律可为致病机制研究提供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4.
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大鼠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波  吴禹 《热带医学杂志》2008,8(12):1242-1244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大鼠急性脑梗死后自由基损伤的脑保护作用。方法制备脑缺血模型。假手术组、手术组(注射生理盐水),手术 丹红组(注射丹红注射液),连续5d后测定脑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同时观察海马CA1区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手术 丹红组大鼠脑组织的SOD和GSH-Px活力较手术组增高,MDA含量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 丹红组脑组织病理改变较手术组轻。结论丹红注射液可增强缺血脑组织SOD和GSH-Px活力,降低MDA含量,清除氧自由基,达到保护脑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香烟烟雾可吸入微粒对大鼠支气管肺组织的氧化损伤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香烟烟雾可吸入微粒对支气管肺组织的氧化损伤作用。方法采集并分析香烟可吸入微粒后,染毒大鼠,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的变化,测定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总数和分类计数及肺匀浆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香烟组的病理改变以炎症为主,各观察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结论香烟烟雾可吸入微粒对大鼠气道及肺组织的刺激引发炎性反应,而活性氧介导的炎症反应是其致炎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7.
目的通过对采集的细胞图像的定量识别,并结合基于机器学习的聚类分析,实现对混合培养的多种细胞基于形态的快速识别分选。方法对体外混合培养的A549和3T3两种细胞进行免疫荧光染色以表征其形态轮廓,利用CellProfiler对采集的荧光图片进行细胞形态特征的提取,再通过CellProfiler Analyst对提取的数据进行机器学习,训练出一种规则,形成一种泛化能力,以达到对混合培养的两种细胞进行识别分选的目的。结果训练分类器准确率为81.24%,可以实现A549和3T3细胞的二分类。结论机器学习有助于提升数据聚类分析的准确率,将其应用于细胞图像的识别,可为临床对组织切片进行快速病理检测提供预判断,从而减轻医生的工作量,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正>患者女,59岁。因"绝经5年,阴道不规则出血3天"入院。体格检查无异常。MR检查:宫腔增大,可见巨大肿物填塞,大小约5.7cm×5.8cm×8.8cm,T1WI呈等高信号(图1A),T2WI呈稍高不均匀信号(图1B),肿物与子宫后壁结合带显示不清,T1WI压脂增强扫描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图1C),其中T2WI等信号区强化明显,弥散受限。考虑:子宫内膜癌可能。B超检查:宫腔实性占位(宫腔中上段见不规则高回声团,与子宫肌层分界欠清;宫腔中下  相似文献   
9.
10.
循证医学与个体化治疗原则指导下的神经病学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禹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2):317-318
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cine,EBM)已在临床医学实践、科研、卫生管理以及医学教育等各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EBM是以患者作为集团,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或治疗水平为目的,经过多次Ⅲ期双盲对比试验结果,而确立标准化治疗方案。其核心思想是任何医疗决策的制订都应遵守和应用科学证据。EBM重视临床统计学有意义的数据,以此对疾病相似的患者进行相同方案的治疗,自然就会忽视个体差异,即不同的病理生理过程。个体化治疗(individualized drug therapy)是以每例患者的信息为基础决定治疗方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