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7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观察临床路径对行起搏器安装术患者临床管理的的效果.方法:应用临床路径观察起搏器术后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对临床路径在治疗中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应用临床路径可以增加患者满意度、缩短平均住院天数、提高对健康知识的知晓度.结论:临床路径既可以提供有效的护理指导,同时又能解决医疗资源浪费的问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渐进性康复护理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生理指标、运动耐受力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的影响。方法将如皋市人民医院2010年5月至2012年12月,58例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采用渐进性康复护理措施。于护理干预1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生理指标、运动耐受力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干预前的生理指标(血压、血脂及心脏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后,研究组患者血压、血脂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心脏射血分数水平高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患者每次不间断爬楼梯可达(73.12±5.29)级,对照组为(52.76±5.04)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每月胸痛发作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胸闷发作次数为(3.42±0.93)次/月,对照组为(10.46±1.84)次/月,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实施渐进性康复护理能够改善疾病预后,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运动耐受力,临床效果较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吴张平 《河北医学》2006,12(2):185-185
1患者的心理特点1.1恐惧焦虑心理:患者入院时多情绪低落、紧张,通过交谈,发现他们对自己的病情及预后普遍不了解,注意力总是集中在对自己身体的不适和疾病一知半解地自我分析:如能否完全治好,是否会引起脑血管以外疾病和后遗症等,疑虑重重,内心充满了担心。这些不良情绪,都可作为心理负性因素,引发恐惧、焦虑,使病人身体产生应激反应,如交感神经兴奋、内分泌紊乱、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血小板聚集、血液粘滞性升高。其结果必然影响药物疗效,甚至可诱发或加重病情。1.2药物依赖心理:患者入院时对药物依赖心理较重。如认为某种药物对他不起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80岁以上老年病人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疗效.方法:对69例需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老年患者的资料及手术过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除1例术中发生电极断裂外余无其他近、远期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80岁以上老年病人,在给予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手术时,抓住术前、术中、术后三个环节的处理,才能保证这一特殊群体能耐受手术,并无术后近、远期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5.
汪秀云  徐琴  吴张平 《浙江临床医学》2010,12(11):1294-1294
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CP),是一种符合成本一效益规律的“管理式照顾”新模式,由各临床治疗护理小组成员根据某种疾病、诊断或手术制定的一种治疗护理模式,按照临床路径表的标准化治疗护理流程,让患者从入院到出院都按此模式来接受治疗、护理。作者自2007年5月至2009年8月,对部分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和高度房室传导阻滞需安装永久起博器治疗的患者实施CP,达到了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的目的,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术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张平 《河北医学》2006,12(9):943-944
随着社会经济和健康卫生事业的发展,人们对高质量的生活有了较高的认识,平均寿命在延长。自2000年,我科应用心脏起搏器安置术,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患者52例,配以积极合理的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收集2001年1月至2  相似文献   
7.
秦婷婷  陈陪陪  倪俭  吴张平 《河北医药》2023,(16):2546-2548+2553
目的 探究共情护理与渐进式康复护理对急性心梗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患者心脏功能、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12月接受急性心梗PCI术治疗的94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47例。术后,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而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共情护理+渐进式康复护理,比较2组干预前、干预后的心脏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应对方式问卷(CSQ)评分、心理应激反应(SCL-90)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的LVEF高于常规组,其LVEDD低于常规组(P<0.05);同时,研究组的CSQ评分高于常规组,其SCL-90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且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95.74%)高于常规组(80.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心梗PCI术后予以患者共情护理与渐进式康复护理,能有效改善其心脏功能,减轻心理应激反应,提高应对方式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