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哌拉西林对肺部感染新生儿治疗疗效及对肠道益生菌菌落平衡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5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300例肺部感染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新生儿分为哌拉西林组、头孢类组和联合用药组,同时选取同期医院健康新生儿作为健康组,每组各100例。其中哌拉西林组使用哌拉西林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头孢类组使用头孢类抗菌药物进行治疗,联合用药组使用哌拉西林联合头孢类抗菌药物进行治疗。收集四组研究对象粪便进行细菌培养并进行肠道菌落类型及数量检测,统计三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评价三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哌拉西林组、头孢类组、联合用药组益生菌中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类杆菌数量较健康组低(P均0.05),腐败菌中的肠杆菌、肠球菌数量高于健康组(P0.05);哌拉西林组显效例数57例占57.00%、有效例数36例占36.00%,头孢类组显效例数55例占55.00%、有效例数33例占33.00%,联合用药组显效例数60例占60.00%、有效例数37例占37.00%,三组患儿疗效均处于较高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哌拉西林治疗新生儿肺部感染疗效与其他抗菌药物疗效相似,但能够有效改善患儿肠道菌落益生菌失调状况,联合用药疗效较好,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较多,同时容易导致患儿肠道益生菌失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激活素A(ACTA)、S-100B蛋白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平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HIE患儿124例,根据其预后情况分成存活组(n=93)和死亡组(n=31).采用神经症状临床分度分为轻-中度组86例和重度组38例,比较各组第1、3、7天血清ACTA、S-100B蛋白及GFAP水平变化.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ACTA、S-100B蛋白及GFAP水平,及其对预测HIE患儿死亡的价值.结果死亡组第1、3、7天血清ACTA(ng/L:78.62±10.83 vs.63.50±9.14,92.35±13.62 vs.70.24±10.16,108.58±17.40 vs.67.52±9.70)、S-100B蛋白(μg/L:3.60±1.06 vs.2.28±0.61,4.90±1.38 vs.3.22±0.87,6.50±1.83 vs.3.06±0.82)及GFAP(ng/L:150.36±43.68 vs.102.40±31.26,184.35±52.70 vs.118.27±33.90,224.62±63.50 vs.112.85±32.14)均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重度组第1、3、7天血清ACTA(ng/L:75.80±10.83vs.66.53±9.42,89.70±13.15 vs.74.20±10.63,104.90±16.38 vs.70.62±10.27)、S-100B蛋白(μg/L:3.46±1.02 vs.2.42±0.65,4.72±1.30 vs.3.32±0.93,6.35±1.72 vs.3.20±0.84)及GFAP(ng/L:142.70±40.25 vs.110.50±33.28,170.52±48.27 vs.128.30±36.45,210.53±60.27 vs.122.60±33.74)均明显高于轻-中度组(P<0.05).ROC曲线显示,第3天血清ACTA、S-100B蛋白联合GFAP预测HIE患儿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其敏感度和特异度为96.2%和90.3%.相关分析显示,死亡组血清ACTA与S-100B及GFAP水平均呈正相关(r=0.784,r=0.837,P<0.01).结论血清ACTA、S-100B蛋白及GFAP水平升高与HIE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相关,第3天三项联合检测对HIE患儿预后评估的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肠炎宁颗粒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情况。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7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30例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口服蒙脱石散,6个月以下患儿每次1/3袋,1~2岁患儿每次2/3袋,3岁以上患儿每次1袋,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肠炎宁颗粒,6个月以下患儿每次1/3袋,1~2岁患儿每次2/3袋,3岁以上患儿每次1袋,3次/d。两组患儿治疗时间均为5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主要症状改善时间、中医症候评分、血清炎症因子和肠道菌群。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儿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退热时间、止泻时间、止吐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大便清稀、低热、呕吐、食欲不振、腹胀、口渴评分较治疗前下降明显(P<0.05),且治疗组中医症候评分降低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较对照组更低(P<0.05)。经治疗,两组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较治疗前显著增加,大肠杆菌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较对照组更高,大肠杆菌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 肠炎宁颗粒联合蒙脱石散可有效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改善临床症状和中医症候,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肠道菌群、抑制炎症等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miR-200c-3p表达水平对判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严重程度和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102例NRDS新生儿,应用新生儿急性生理学评分围生期补充II(SNAPPE-II)评分进行评估。根据患儿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n=73)和死亡组(n=29),按照X线结果和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Ⅰ、Ⅱ级,67例)和重度组(Ⅲ、Ⅳ级,35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血清miR-200c-3p表达水平。应用ROC曲线分析miR-200c-3p表达水平及SNAPPE-II评分预测NRDS患儿死亡的价值。结果死亡组血清miR-200c-3p表达水平及SNAPPE-II评分均明显高于生存组,重度组miR-200c-3p表达水平、SNAPPE-II评分及病死率高于轻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miR-200c-3p表达水平联合SNAPPE-II评分预测NRDS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3(95%CI:0.87~0.98),明显高于单项miR-200c-3p(0.84,95%CI:0.78~0.90)及SNAPPE-II评分(0.80,95%CI:0.75~0.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灵敏度和特异度为94.0%和88.5%。NRDS患儿血清miR-200c-3p表达水平与SNAPPE-II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84,P0.01)。结论血清miR-200c-3p表达水平升高与NRDS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miR-200c-3p联合SNAPPE-II评分对NRDS预后判断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丙种球蛋白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效果及对尿蛋白、尿红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1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儿科诊治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6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2例。2组均予常规处理,对照组另予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观察组在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基础上联合雷公藤多苷口服。治疗14 d后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凝血功能、尿蛋白、尿红细胞、免疫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88%,高于对照组的68.75%(χ2/P=8.892/0.003);观察组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低于对照组,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长于对照组(t/P=5.712/<0.001、14.223/<0.001、-28.284/<0.001、-4.380/<0.001);观察组IgA、IgA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P=6.893/<0.001、6.690/<0.001);观察组尿红细胞计数、24 h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β2微球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P=110.061/<0.001、12.008/<0.001、16.880/<0.001、4.444/<0.001);2组患儿均未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采用丙种球蛋白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能够有效改善肾功能凝血功能、免疫功能,降低尿蛋白、尿红细胞水平,临床治疗效果较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清和肽素(Copeptin)、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在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PHD)患者中的表达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9月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CPHD患者168例作为CPHD组,同时期健康体检者150例作为对照组,根据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24 h内是否死亡,将其分为死亡组31例和存活组137例.比较死亡组和存活组患者第0天、第3天、第7天血清Copeptin、hs-CRP及IL-6水平的动态变化,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CPHD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评估各指标预测老年CPHD患者死亡的效能,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CPHD组患者第0天、第3天、第7天血清Copeptin、hs-CRP及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且CPHD组患者第7天的血清Copeptin、hs-CRP及IL-6水平均明显高于第0天和第3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第0天、第3天、第7天的血清Copeptin、hs-CRP及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存活组,且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存活组各指标水平逐渐下降,死亡组各指标水平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opeptin、hs-CRP及IL-6是老年CPHD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第0天血清Copeptin、hs-CRP及IL-6水平及三项联合预测老年CPHD患者死亡的AUC及95%CI分别为0.824(0.761~0.893)、0.805(0.738~0.862)、0.773(0.702~0.839)、0.872(0.793~0.942),其中三项联合对预测老年CPHD患者死亡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最好,分别为90.2%和82.4%.相关性分析显示,死亡患者第0天、第3天、第7天血清Copeptin与hs-CRP及IL-6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血清Copeptin、hs-CRP及IL-6水平在老年CPHD患者中明显升高,三项联合检测对预测老年CPHD患者的预后具有较好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国内大部分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沿用“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三段式教学模式,不少院校开展了以器官-系统整合课程(OSBC)为中心的医学教学模式。本文概述了两种教学模式的优缺点,并以儿科学专业为例就OSBC在临床医学类专业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