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2篇
医药卫生   25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究食管鳞癌组织中miR-122-5P的表达、临床病理学意义及生物学行为。方法 选取食管鳞癌患者74例,收集手术切除的食管鳞癌组织及其配对的癌旁正常食管组织。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miR-122-5P的表达,比较食管鳞癌组织与癌旁正常食管组织miR-122-5P表达差异,分析其表达及与肿瘤直径、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miR-122-5P在食管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35.1%(26/74)明显低于癌旁正常食管组织77.0%(57/74)(X2=26.363,P=0.000)。miR-122-5P与食管鳞癌的肿瘤部位、浸润深度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662,P=0.000;X2=10.723,P=0.005)。食管鳞癌组织中miR-122-5P的表达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病理类型、肿瘤直径、病理分级、脉管转移、神经转移及淋巴结转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122-5P在食管鳞癌组织和癌旁组织表达不同,食管鳞癌组织中表达下调,推测其可能具有抑癌基因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70例不同胆囊病变标本包括胆囊腺癌30例]、胆结石20例、慢性胆囊炎20例,应用免疫组化观察P53蛋白、癌胚抗原(CEA)、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状态及病变组织内S-100蛋白阳性树突状细胞(S-100 DC)浸润情况。p53蛋白、CEA及PCNA表达的阳性检出率,胆囊癌组分别为46.7%(14/30)、30%(9/30)及86.7%(26/30);胆囊结石组分别为0、15%(3/20)及35%(7/20);胆囊炎组分别为0、0及25%(5/20)。癌与非癌病变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S-100 DC浸润阳性检出率,癌组织为40%(12/30)、胆囊结石组织为50%(10/20)、胆囊炎为85%(17/20)。S-100 DC的阳性检出率与组织内浸润细胞的密度,胆囊炎组与癌、胆囊结石组之间均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结果提示:1)胆囊炎组织无肿瘤相关分子表达,但存在较高的免疫活性;2)胆结石标本内存在某些上皮细胞恶性转化,且其免疫活性有所降低。这种病变可能有较高肿瘤发生的危险;3)胆囊癌组织不仅有突变型P53基因、CEA及PCNA的过度表达,同时伴有免疫能力的损害,丧失了对肿瘤细胞的免疫监视作用,从而有利于癌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检测脑缺血再灌注小鼠明胶酶A(MMP-2)、明胶酶B(MMP-9)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探讨高压氧(HBO)对脑缺血再灌注小鼠明胶酶、NOS及血脑屏障(BBB)通透性的影响。方法:复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并于再灌注期间经0.25MPaHBO治疗5次,采用明胶酶谱分析法及比色法,检测脑组织海马区明胶酶及NOS的活性,同时经尾静脉注射2%伊文思兰(EB),检测脑组织EB含量。结果:脑缺血再灌注后明胶酶(A、B)活性增加,HBO+脑缺血再灌注组明胶酶B(MMP-9)活性明显低于脑缺血再灌注组;而HBO对明胶酶A(MMP-2)作用不显著。脑缺血再灌注后NOS活性增加,HBO+脑缺血再灌注组NOS含量显著低于脑缺血再灌注组(P<0.01)。脑组织EB含量以再灌注4h最高,11h、23h、48h、72h脑组织EB含量逐渐减少。高压氧+脑缺血再灌注组脑组织EB含量明显低于脑缺血再灌注组(P<0.05,P<0.01)。结论:高压氧具有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小鼠明胶酶B及NOS活性,降低血脑屏障的通透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基因敲除小鼠和nNOS抑制剂,探讨nNOS对心肌缺血预处理后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为野生型缺血再灌注组(WT IR)、野生型缺血预处理组(WT IP)、野生型缺血预处理L-VNIO处理组(WT IP+ L-VNIO)、基因敲除鼠缺血再灌注组(KO IR)和基因敲除鼠缺血预处理组(KO IP).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建立小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再灌注组缺血30 min再灌注3h,缺血预处理组分别经缺血5 min再灌注5 min连续三个循环后,再缺血30 min再灌注3h,观察TUNEL染色和Caspase-8、Caspase-9、Caspase-3的活性变化,并用Western Blot法观察Bax、Bcl-2和Fas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WT IR组相比,WT IP组小鼠TUNEL阳性细胞数目减少,Caspase-8、Caspase-9和Caspase-3活性降低,Bax和Fas蛋白表达显著降低,Bcl-2表达显著增加(P<0.05).而在KO IP组,与KO IR组相比,TUNEL阳性细胞数目和Caspase活性显著增加,Bax和Fas表达显著增高,Bcl-2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 nNOS在心肌缺血预处理时发挥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探讨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基因多态性与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易感性的关系. 方法 运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PCR-RFLP技术检测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51例及非癌对照109例的MGMT 84C>T和MGMT 135G>T单核苷酸多态(SNPs)的基因型. 结果 MGMT 84C>T位点的三种基因型CC,CT,TT,在哈萨克族食管癌中所占比例分别为76.5%(39/51) 、17.6%(9/51) 、5.9%(3/51),对照组分别为77.0%(84/109)、18.3%(20/109)、4.6%(5/109),两组间分布差异不显著(P=0.938,P>0.05);MGMT 135G>T位点的三种基因型GG,GT,TT,在哈萨克族食管癌中所占比例分别为90.2%(46/51)、7.8%(4/51)、2.0%(1/51),对照组分别为82.6%(90/109)、16.5%(18/109)、0.9%(1/109),两组间分布差异不显著(P=0.295,P>0.05);MGMT 84C>T位点和MGMT 135G>T位点联合分析,在食管癌组0突变等位基因与1-4突变等位基因所占比例分别为68.6%(35/51)、31.4%(16/51);对照组分别为:63.3%(69/109)、36.7%(40/109),两组间分布差异也不显著(P=0.511,P>0.05). 结论 MGMT 84C>T和MGMT 135G>T SNPs与哈萨克族食管癌易感性可能无关联.  相似文献   
6.
病历摘要患者男,48岁,因上腹痛7个月,于2005年5月27日入院。患者7个月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痛,位于脐上偏右,为持续隐痛或钝痛,饥饿时明显,伴有反酸、烧心,疼痛不向肩背部放散,无恶心、呕吐。行全消化道钡餐造影见十二指肠球部变形,食管、胃和各组小肠未见异常,行胶囊内镜检查亦未见小肠病变,结肠镜检查未见异常,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此后多次门诊复诊,一直服用奥美拉唑,症状可暂时减轻,但无根本好转,并逐渐出现腹胀、进食后呕吐、消瘦。此次入院前行胃镜检查见幽门、十二指肠球部变形,水平部见1个病变的局部,未能窥视全貌,呈形态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浸润与胃癌Borrmann分型及胃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0例胃癌组织中CD68、VEGF的表达。结果 CD68阳性细胞在不同Borrmann分型组织中的浸润程度不同,Ⅲ~Ⅳ型多于Ⅰ~Ⅱ型(P=0.008)。胃腺癌细胞、癌旁正常腺细胞表达VEGF,不同Borrmann分型与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TAM浸润与胃癌大体分型相关,TAM通过上调VEGF表达促进血管生成,促进胃癌细胞的恶性行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从新疆株细粒棘球蚴中克隆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gERK1)基因,进行序列测定、生物信息学分析,蛋白表达及功能初步鉴定.方法 设计特异性引物,从新疆株细粒棘球蚴中提取总RNA,RT-PCR法扩增EgERK1基因,构建pET28a-EgERK1原核表达质粒,测序确定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正确的pET28a-EgERK1原核表达质粒,经诱导、表达EgERK1重组蛋白,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Western印迹检测其生物学功能.结果 RT-PCR扩增出的条带经测序,结果显示其长度为1125 bp,编码374个氨基酸,等电点为6.34,BLAST比对结果提示为一薪基因,命名为EgERK1(EU701008).同源性比较表明,EgERK1与多房棘球绦虫ERK基因(EmMPK1)同源性为95.45%,与线虫、酵母、果蝇和人类等ERK基因的同源性为43.04%~61.88%.进化树分析发现EgERK1和EmMPK1相聚集.功能分析预测EgERK1具有ERK类激酶T-X-Y结构保守区和酶激活功能域.Western印迹显示,原核诱导表达的EgERK1重组蛋白能与抗人ERK1/2抗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结论 成功克隆细粒棘球蚴EgERK1新基因,发现EgERK1重组蛋白具有与ERK1/2抗体结合的功能,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在寄生虫与宿主相互作用中的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肝穿刺术后BALB/c小鼠肝脏基因表达谱的变化。方法10只BALB/c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正常组,每组各5只;实验组小鼠开腹直视下肝左叶注生理盐水,8天后采集肝组织标本并提取RNA,cDNA微阵列分析25 000个基因在实验组和正常组小鼠肝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差异。结果肝穿刺术后共有82条差异基因,其中52条基因表达上调,30条基因表达下调;功能聚类可分为代谢、转录调节、转运、信号转导、炎症反应、细胞增殖与凋亡、细胞周期与细胞骨架及细胞粘附等8类。结论肝穿刺术所致小鼠肝脏基因表达谱发生的改变,涉及多个基因表达调控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Cdc4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蛋白免疫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从mRNA和蛋白两个水平检测ESCC中Cdc42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22对新鲜ESCC与癌旁正常组织中,Cdc42 mRNA在ESCC中的表达量(0.21±0.14)显著高于其在癌旁正常组织中(0.16±0.12)的表达(P<0.05);Cdc42蛋白在ESCC中的表达量(0.83±0.35)高于其在癌旁正常组织中(0.75±0.24)的表达;在175对ESCC中,Cdc4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73.7%(129/175),高于其在配对的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62.9%(110/175,P<0.05).此外,Cdc42的表达与ESCC患者的年龄、淋巴结转移及分化程度明显相关(P<0.05).结论 Cdc42可能参与ESCC发生及转移的过程.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xpression of cell division cycle 42 (Cdc42) in human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ESCC) and investigat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Cdc42 and clinicopathological parameters. Methods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Cdc42 mRNA and protein in ESCC and corresponding adjacent normal tissues were detected by 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 qRT-PCR), Western blotting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respectively.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Cdc42 expression and clinicopathological parameter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expression of Cdc42 mRNA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ESCC tissues (0. 21 ± 0. 14 ) than that in corresponding controls (0. 16 ±0. 12) (t test,P <0. 05). The protein expression of Cdc42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ESCC tissues (0. 83 ± 0. 35 ) than that in corresponding controls ( 0. 75 ± 0. 24). Immunohistochemistry revealed that 73.7% (129/175) of the ESCC samples had higher expression of Cdc42 protein than the corresponding controls[62. 9% (110/175) (χ2 test, P < 0. 05 )]. Cdc42 expression level was correlated with age,lymphoid node metastasis and differentiation ( P all < 0. 05 ), but not with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such as gender, ethnicity and macroscopical types (P > 0. 05 ). Conclusion The higher expression of Cdc42 played a certain role in the carcinogenesis and metastasis of ESC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