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5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动物模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一种可引起致盲的视网膜新生血管及纤维组织增生的病变,正逐渐受到国内眼科和新生儿科医师的重视.关于ROP的临床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但是受到研究对象和医学伦理等问题的限制.类似ROP病变的氧诱导视网膜病变(OIR)模型先后在猫、家兔、犬、小鼠、大鼠等动物中建立,后两者由于具有体型小、繁殖快、品种品系多、方法较为成熟且成功率高等特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转基因小鼠为ROP的分子遗传学研究提供了理想的途径.此外大鼠中CO2诱导视网膜病变和代谢性酸中毒诱导视网膜病变的方法将有助于研究CO2、酸中毒与ROP的关系.犬视网膜血管对氧的反应比啮齿类动物更加接近人类,但其ROP模型在更多应用之前还有待于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玻璃体视网膜脱离手术后球结膜伤口的愈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玻璃体手术及视网膜脱离手术后球结膜伤口的愈合情况和并发症,以提高术后球结膜伤口愈合率。方法 统计分析玻璃体手术及视网膜脱离手术患者58例(58只眼)的球结膜伤口愈合情况。结果 在球结膜剪开360。的23只眼中,13只眼(56.5%)出现球结膜下垂,3只眼(13.0%)球结膜后退,2只眼(8、7%)球结膜袋样形成,1只眼(4.3%)两侧明显隆起,5只眼(21.2%)愈合。在球结膜剪开180。的35只眼中,15只眼(42.9%)出现球结膜下垂,3只眼(8.6%)球结膜后退,1只眼(2.9%)球结膜袋样形成,1只眼(2.9%)两侧明显隆起,16只眼(45.7%)愈合。结论 正确处理球结膜伤口是玻璃体手术和视网膜脱离手术的重要内容,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3.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治疗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FEVR)激光光凝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05年8月 期间临床诊断的FEVR患者17例32只眼的临床资料。根据患眼病变轻重程度不同选择治疗方法 ,其中7只眼(1期2只眼、2A期1只眼和2B期4只眼)采用周边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治疗后随访 6~10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30.29个月。13只眼(3B期2只眼、4A期1只眼、4B期6只眼和5A期4 只眼)采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手术后随访3~72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3.19个月;另外 12只眼因病变太严重、年龄及家属选择等原因未接受治疗。 结果 接受激光光凝治疗的7只眼随访期间病情稳定,视力保持不变。接受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的13只眼,除1只眼外12只眼黄斑区均达到解剖复位。9只眼手术后视力提高,3只眼手术后视力保持不变,1只眼视力检查不合作。 结论 激光光凝能控制FEVR病情发展;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有利于促进FEVR患者视网膜复位和提高视力。两种治疗方法是治疗FEVR的有效手段。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6,22:302-304)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激光和(或)冷冻治疗阈值前病变1型和阈值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 1 月30日至2005年1月13日期间通过ROP筛查发现并施行视网膜激光和(或)冷冻治疗的阈值前病变1型和阈值期ROP共15例(29只眼),随访比较治疗前后的ROP病变情况,记录任何有关的局部和全身并发症。结果激光和(或)冷冻治疗的29只眼中,19只眼(65.5%)病变完全退化,7只眼(24.1%)残存牵引状视网膜,3只眼(10.3%)进展为视网膜脱离。初次治疗病变即完全退化者12只眼(41.4%),再次治疗后完全退化者7只眼(24.1%)。治疗中2只眼出现一过性角膜混浊,1只眼发生玻璃体积血,1只眼黄斑区误光凝1处。所有病例均未出现全身并发症。结论对阈值前病变1型和阈值期ROP进行及时的激光和(或)冷冻治疗具有比较满意的疗效。(中华眼底病杂志,2005,21:278-281)  相似文献   
5.
冷凝和巩膜外环扎治疗4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五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1月至2004年10月,我们对本院5例(5只眼)4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行冷凝和环扎手术治疗,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Leber先天性黑蒙(LCA)是导致婴幼儿先天性盲的严重遗传性视网膜疾病。近年发现,数种与LCA相关的致病基因,主要包括GUCY2D、RPE65、CRX、AIPL1、RPGRIP1和CRB1,其功能涉及视网膜光电信号的传导、维生素A在视网膜的代谢、光感受器细胞的分化和形态发育、蛋白的转运和分布等。针对RPE65的基因治疗在动物实验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将是未来LCA临床治疗的主要研究方向。本就当前LCA的致病基因及其可能的发病机制、基因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严重早产儿视网膜病(ROP)经间接检眼镜激光治疗后出现视网膜脱离的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2006年1月至2008年2月经间接检眼镜激光治疗后出现视网膜脱离的ROP患儿,统计其性别、孕周、出生体重、ROP诊断、激光治疗参数、眼底随访情况、RetCam图片等临床资料,分析激光治疗后视网膜脱离的发生时间、部位和范围等特点。结果7例患儿(共12只眼)经间接检眼镜激光治疗后出现视网膜脱离,其平均孕周为29.9周(28~35周),平均出生体重1366g(1140~1810g)。激光治疗前诊断为阈值病变8只眼(占66.7%),阈值前病变1型4只眼(33.3%)。所有患眼激光治疗后平均5.8周出现视网膜脱离,其中11只眼(91.7%)在治疗后2~7周出现视网膜脱离,仅1只眼(8.3%)于激光治疗后24周出现4B期。所有患眼中,9只眼(75.0%)表现为颞侧、局限性的牵引性视网膜脱离,脱离范围<4个钟点,1只眼(8.3%)表现为鼻侧、局限性视网膜脱离,脱离范围4个钟点,另2只眼(16.7%)为累及各象限的完全性视网膜脱离。所有患儿激光治疗后平均随访27.2周。结论严重早产儿视网膜病经间接检眼镜激光治疗后7周内出现视网膜脱离的可能性比较大,主要表现为颞侧玻璃体增殖、牵引而导致的局限性视网膜脱离。  相似文献   
8.
RetCam数字视网膜照相机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未成熟的视网膜血管异常发育和增生导致的病变,是引起早产儿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低孕周和低出生体重的早产儿开展筛查,能早期发现和治疗ROP,减少致盲.传统的筛查方法是使用双目间接检眼镜,需要一定的检查经验,结果不易准确记录.RetCam数字视网膜照相机(简称RetCam)可观察并记录婴幼儿视网膜图像,近年来在ROP筛查中得到了一定应用.为了解RetCam在ROP筛查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我们将它与双目间接检眼镜检查结果和安全性进行了比较,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急进性后部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AP-ROP)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分析18例AP-ROP患儿35只眼的临床资料。暗室条件下,采用双目间接检眼镜配合28 D透镜、巩膜压迫器、广角数码视网膜成像系统(RetCam)检查所有患儿视网膜并记录病变。所有患儿在确诊后12 h内,采用半导体倍频532 nm波长激光,应用双目间接检眼镜激光输出系统对病变周边部视网膜无血管区进行激光光凝。其中,因激光光凝治疗后病变继续进展再行玻璃体手术治疗者13只眼,占37.1%;单纯行激光光凝治疗者22只眼,占62.9%。治疗后随访6个月~5年,平均随访时间为23.5个月。观察视网膜病变的转归。结果 所有患眼均为后极部病变,位于1区或2区的后部。4个象限的视网膜血管高度扩张纡曲,难以区分视网膜小动静脉,出现视网膜内血管短路、动静脉弓;视网膜无血管区和血管化区域边界不清,新生血管网呈扁平形态,不易识别;无明显的分界线或嵴等典型病变形成。单纯行激光光凝治疗的22只眼,治疗后血管形态及走向趋于正常,病变消退,无血管区光凝斑均匀覆盖。行玻璃体切割手术的13只眼,激光光凝治疗后玻璃体在后极部环形增生收缩引起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手术治疗后视网膜复位8只眼;玻璃体渗出及出血,视网膜未复位5只眼。结论 AP-ROP临床表现特殊。及时激光光凝治疗可使大部分患眼病变消退。激光光凝治疗后病变继续进展者行早期玻璃体手术干预,可使大部分患眼视网膜复位。  相似文献   
10.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一种可引起致盲的视网膜新生血管及纤维组织增生的病变,正逐渐受到国内眼科和新生儿科医师的重视。关于ROP的临床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但是受到研究对象和医学伦理等问题的限制。类似ROP病变的氧诱导视网膜病变(OIR)模型先后在猫、家兔、犬、小鼠、大鼠等动物中建立,后两者由于具有体型小、繁殖快、品种品系多、方法较为成熟且成功率高等特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转基因小鼠为ROP的分子遗传学研究提供了理想的途径。此外大鼠中CO2诱导视网膜病变和代谢性酸中毒诱导视网膜病变的方法将有助于研究CO2、酸中毒与ROP的关系。犬视网膜血管对氧的反应比啮齿类动物更加接近人类,但其ROP模型在更多应用之前还有待于深入研究。(中华底病杂志,2005,21:340-34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