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5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2 毫秒
1.
2.
目的 调查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病毒自然感染,分析免疫接种后抗体变化规律,为调整出血热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出血热高发病区、低发病区和非疫区共抽取600人,进行发病调查和血清IgG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结果 既往出血热发病人群IgG水平>高发区接种人群>低发区接种人群>高发区非发病非接种人群>低发区非发病非接种人群;既往出血热病例的IgG水平每10年衰降25%,30年后仍是接种人群的2倍以上;高发病区汉坦病毒隐性感染率33%,低发病区隐性感染率为23%;完成基础免疫接种即可获得较高抗体水平,末次接种5 ~ 10年后抗体水平下降40%,10~20年下降60%.结论 出血热显性感染可获得持久免疫力,在出血热历史疫区隐性感染率较高,出血热疫苗末次接种7~8年需再加强一针.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调查陕西西安地区汉坦病毒感染现状,分析当地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疫源地性质.方法 根据HFRS发病报告数据,分析西安HFRS的发病特点.通过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西安HFRS疫区家鼠和野鼠携带汉坦病毒情况及病毒型别.微量中和试验确定西安本地HFRS病人、HFRS疫苗接种者和隐性感染者血清中的汉坦病毒中和抗体水平并分型,回顾性调查阳性感染者.结果 西安地区HFRS发病每年均有6-7月份的小高峰和10-12月份的大高峰;在当地642只家鼠和1 546只野鼠肺组织中检出汉滩病毒RNA136份;143份人血清中123份检测到汉坦病毒中和抗体,未检测到中和抗体的有20份.中和抗体阳性者中判定为汉滩病毒感染者92人,占74.80%;判定为汉城病毒感染者3人,占2.44%;不能区分病毒感染型别者28人,占22.76%,3例感染汉城病毒者分别为HFRS病人、疫苗接种者和隐性感染者,调查显示3例均为本地感染.结论 实验室和现场调查证实当地存在汉城型病毒本地感染,陕西西安地区是以汉滩病毒型为绝对优势的HFRS混合型疫区.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苗远期保护率,分析疫苗接种后抗体变化规律.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和横断面调查方法,在陕西省HFRS疫区(户县)和非疫区(定边县)开展发病和疫苗接种调查,采用ELISA检测血清IgG抗体.结果 HFRS疫苗保护率拟合接种年限的曲线方程[保护率Y=(0.863+ 0.283/X年限)×100%],末次接种7~8年后保护率降到90%以下,10年后为88%,平均94%;疫区接种人群IgG检测吸光度(A)中位数高于疫区非接种人群4倍,完成基础免疫接种即可获得较高抗体水平,末次接种5~ 10年间抗体水平下降50%,10年以后下降60%.结论 在HFRS疫区,人群抗体在末次接种后5~10年间下降50%,疫苗保护率在7~8年后降到90%以下,可考虑7年后再加强接种一个针次.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2020—2022年陕西省手足口病主要病原构成情况和流行规律。方法 收集陕西省各省辖市手足口监测病例的核酸检测结果和病例资料,分离肠道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样本,并对流行优势病原的肠道病毒VP1区进行PCR扩增、序列测定和毒株基因亚型鉴定。结果 2020—2022年陕西省共采集6 352例手足口病例样本,肠道病毒核酸检测阳性4 417例(69.54%)。2020年和2021年,以除外EV-A71和EV-A16的其他肠道病毒为主要流行型别,构成比分别为95.43%和74.35%;2022年,以CV-A16型为主要流行型别,构成比52.88%。对8个省辖市4 145例手足口实验室确诊病例开展其他肠道病毒中CV-A6型和CV-A10型检测,2020年—2022年CV-A6型在其他肠道病毒的占比分别是75.31%、62.56%和61.15%,是陕西省其他肠道病毒中的优势流行型别。2020—2022年陕西省分离测序毒株239株,CV-A16型151株,CV-A6型72株,CV-A10型6株,CV-A4型2株,CV-B3型8株。CV-A16型和CV-A6型是主要流行型别,经系统进化分析,CV-...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陕西省2006-2017年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人间疫情流行特征,并探讨疫苗接种策略。方法 对陕西省2006-2017年HFRS疫情进行统计,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时间、地区和人群分布进行分析。结果 陕西省2006-2017年累计报告HFRS病例20 309例,死亡138例,HFRS发病具有季节性,主要集中在关中地区。2006-2017年HFRS发病人群中60岁以上人群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发病人群中男女性别比为3.09:1;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73.58%。结论 结合2006-2017年陕西省HFRS发病年龄分布特征,建议今后陕西省HFRS接种可考虑60岁以上人群。  相似文献   
8.
背景:目前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制备困难,来源有限,限制了临床的应用。 目的: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 分离纯化并检测其免疫学以及生物学活性。为后期构建携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蛋白的预成血管化组织工程骨提供了充足的蛋白来源。 设计、时间及地点:开放性实验,单一样本观察,于2005-04/2007-01 在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室完成。 材料:携带目的基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的克隆质粒PUC18-VEGF165由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时志斌博士构建, PGEM-T easy质粒购自美国Promerga公司,原核表达质粒购自德国Qiagen公司,DH5α、M15、JM109菌株由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研究室保存。 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反应亚克隆的方法获得目的基因片段,构建表达质粒pQE30-VEGF165,在大肠杆菌JM109中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并使用Ni2+-NTA进行蛋白纯化。经过纯化获得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蛋白。 主要观察指标:①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基因的亚克隆结果。②重组表达载体pQE30-hVEGF165的鉴定结果。③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蛋白的诱导表达、纯化。④使用ELISA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蛋白免疫学活性。⑤鸡胚尿囊绒毛膜试验和matrigel血管形成实验检测其生物学活性。 结果:重组表达质粒pQE30- VEGF165在大肠杆菌中成功地表达了相对分子质量为23 000的蛋白,其以不溶性的包涵体形式存在,占菌体蛋白的30%左右,经过分离和Ni柱纯化获得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蛋白,浓度约为0.2 g/L, ELISA和Western blot实验显示其具有良好的免疫学活性,鸡胚尿囊绒毛膜试验和matrigel血管形成实验显示表达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 结论:实验在原核细胞中稳定、高效表达了具有活性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蛋白,为后期预构血管化组织工程骨的构建提供了充足的蛋白来源。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重组汉坦病毒核蛋白及其单克隆抗体的酶标记物建立IgM捕获ELISA诊断试剂.[方法]制备、纯化重组核蛋白抗原和抗核蛋白单抗并进行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在抗人μ链包被板中结合四甲基联苯胺一过氧化氢(TMB/H2O2)酶底物系统,从血清中检测肾综合征出血热早期特异性IgM抗体,并与免疫荧光抗体法(IFA)进行比较.[结果]检测用经典免疫荧光抗体法确认的42份阳性血清和42份阴性血清,结果2种试剂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用重组汉坦病毒核蛋白及其单克隆抗体的酶标记物建立IgN捕获ELISA诊断试剂可用于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早期IgM抗体检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2009-2013年陕西省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病原体型别.方法 从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获取2009-2013年陕西省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3年陕西省累计报告手足口病病例229 903例,重症3 071例,死亡108例.5岁以下儿童占病例总数的91.44%,散居儿童占病例总数的68.87%.发病高峰在4~7月,西安、渭南、咸阳是最主要的高发地区.全省累计报告实验室确诊病例6 603例,其中普通病例4 872例,重症1 673例,死亡58例.实验室确诊病例中病原构成为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柯萨奇病毒A16型(coxsackievirus A16,CoxA 16)和其他肠道病毒,分别占44.81%,18.87%和36.31%.普通病例与重症病例病原学构成不同(x2=622.46,P<0.001).结论 5岁以下散居儿童是主要发病人群,病原学构成以EV71、CoxA16为主,普通病例与重症病例病原学构成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