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36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Bcl-2和Bax的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及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bcl-2和bax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40例乳腺癌组织中bcl-2、bax的表达情况。结果:组织学I级+Ⅱ级乳腺癌中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与组织学Ⅲ级乳腺癌中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有显著差异(P〈0.01),Ⅰ+Ⅱ级组bax蛋白阳性表达率与Ⅲ级组bax蛋白阳性率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Ⅰ级+Ⅱ级组bcl-2高表达和bax低表达(bcl-2/bax≥1)与Ⅲ级组bcl-2高表达和bax低表达(bcl-2/bax≥1)有显著差异(P〈0.01)。10年以上存活组中bcl-2阳性表达率与10年以下存活组有显著差异(P〈0.01);10年以上存活组bax阳性表达率与10年以下存活组有显著差异(P〈0.05);10年以上存活组bcl-2高表达和bax低表达(bcl-2/bax≥1)与10年以下存活组bcl-2高表达和bax低表达(bcl-2/bax≥1)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bcl-2和bax比值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预后关系密切,bcl-2高表达和bax低表达的乳腺癌患者组织学分级好,预后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的临床价值.方法 用染色法(1%亚甲蓝注射液)对58例乳腺癌患者进行腋窝SLNB.术中冰冻切片,术后石蜡切片.结果 前哨淋巴结(SLN)检出率为86.2%(50/58),预测腋窝状况的准确率为79.3%(46/58),假阴性率为22.2%(4/18),无假阳性者.SLN冰冻病理准确率为98.0%(49/50),假阴性率为7.1%(1/14),假阳性率为0.结论 用染色法SLN检出率较高,冰冻病理检查可以快速判断SLN的状态,有较高的准确性,SLNB对外科术式选择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ABMT)治疗慢性下肢缺血性疾病的疗效.方法 慢性下肢缺血性疾病患者14例,采用抽取自体骨髓液,经沉淀、离心、分离等处理后,腓肠肌肌肉注射方法,行ABMT.结果 疼痛、冷感、间歇性跛行均有显著改善,无不良反应.结论 ABMT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慢性下肢缺血性疾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乳头溢液是乳腺疾病中的常见症状,以往诊断此类疾病多采用乳管造影、溢液涂片、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或活体组织检查等,因不能直观反映病变情况,确诊率较低。纤维乳腺导管镜(fiberoptic ductoscopy,FDS)的应用为诊断乳头溢液提供了一种新的检查方法。我院2005年11月至2007年4月共诊治乳头溢液3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下肢缺血性疾病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ABMT)治疗慢性下肢缺血性疾病的疗效。方法慢性下肢缺血性疾病患者14例,采用抽取自体骨髓液,经沉淀、离心、分离等处理后,腓肠肌肌肉注射方法,行ABMT。结果疼痛、冷感、间歇性跛行均有显著改善,无不良反应。结论ABMT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慢性下肢缺血性疾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评价静脉溃疡患肢静脉血流动力学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双功彩超检测了48条静脉溃疡血流动力学.结果:46条患肢(96%)有浅静脉倒流,28条患肢(58%)有交通支静脉倒流,27条患肢(56%)有深静脉倒流.10条患肢(21%)有单纯的浅静脉倒流.无一条患肢有单纯的深静脉或交通支静脉倒流,9条行浅静脉剥脱加交通支静脉结扎术后静脉溃疡复发的患肢均探测有深静脉倒流.其中7条有腘静脉倒流.51个溃疡(86%)探测有局部的静脉血流动力学异常。结论:静脉溃疡的患肢没有一种固定的可以用一种手术方式来纠正的血流动力学异常.对静脉溃疡的病人术前应用双功彩超仔细探测下肢深、浅及交通支静脉,特别注意深静脉及局部静脉的血流动力学异常,对不同的病凡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才能最大程度地纠正已存在的血流动力学异常,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检测败血症大鼠分离肝细胞一氧化氮(NO)的产生,探讨NO对肝细胞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分成盲肠结扎穿刺手术组(CLP组)和假手术对照组(Sham组),采用胶原酶灌注法分离剩余肝细胞并进行培养;应用白细胞介素(IL)-1β等细胞因子处理培养肝细胞;应用Griess reagent法检测CLP组和Sham组肝细胞NO的产生量;应用Western blot检测两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蛋白的产生;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两组肝细胞核苷酸含量;应用酶法检测两组肝细胞的酮体含量并计算酮体比率(乙酰乙酸盐/β-羟基丁酸盐,KBR).结果 CLP组肝细胞NO的产生量是对照组的2~3倍.IL-1β能够降低两组肝细胞的ATP含量和酮体比率,CLP组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加入L-精氨酸(L-Arg),CLP组肝细胞一氧化氮的产生增加,ATP水平和KBR降低.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NG-甲基-L-精氨酸(L-NMMA)可以抑制NO的产生,并使降低的肝细胞ATP含量、KBR得以恢复.结论 对败血症的应答导致NO合成的增加可能与败血症大鼠肝功能障碍有关.对NO产生的调节可能会成为预防败血症所致肝功能障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乳头溢液在女性中发生率约为10%。以往的主要诊断方法为乳管造影和溢液涂片脱落细胞学检查。以上两种检查方法均存在阳性率低、敏感性差等不足。纤维乳管镜作为一种可直视下观察病变乳管内情况、诊断乳头溢液的新方法,与上述两种方法比较优势明显。乳头溢液中,非占位性病变占相当比例,既往治疗方法只有手术治疗。本院对98例乳头溢液病例行纤维乳管镜检查,并对其中55例非占位性病变行镜下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乳头溢液指女性非哺乳期有液体自乳头溢出,是乳腺疾病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因乳腺本身疾病如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乳头状瘤病、乳腺癌及乳腺导管扩张症等引起的乳头溢液常需要行病变导管活组织检查确诊。  相似文献   
10.
内源性NO对人乳腺癌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内源性一氧化氮(NO)对人乳腺癌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影响. 方法应用IL-1β处理培养的MCF-7细胞,检测NO的产生情况并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e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蛋白的表达.M1rr法检测MCF-7细胞在NOS抑制剂NG-甲基-L-精氨酸(NG-monomethyl-L-arginine,L-NMMA)和NO合成原料L-精氨酸(L-arginine,L-Arg)作用下对多柔比星(adriamycin,ADM)和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药物的敏感性. 结果内源性NO的产量与IL-1β剂量呈正相关.在IL-1β诱导作用下MCF-7细胞大量表达iNOS蛋白,并与L-Arg、L-NMMA存在与否无关.当ADM浓度为0.5 μmol/L和1 μmol/L时,实验组细胞的生存率明显下降(P<0.05).加入L-NMMA能显著提高实验组细胞的生存率(P<0.05);加入L-Arg能显著提高MCF-7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P<0.05).结论在细胞因子IL-1β诱导下MCF-7细胞产生的内源性NO增加,并使MCF-7细胞化学敏感性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