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88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脑膜瘤组织中凋亡程度以及脑膜瘤组织中凋亡相关基因的蛋白表达进行研究 ,探讨不同病理分级脑膜瘤中凋亡强弱程度以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高低。方法 采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法 (TUNEL)检测脑膜瘤组织中的凋亡变化 ,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凋亡相关基因p5 3、Caspases - 3、bcl- 2蛋白表达。结果 经统计检验 ,凋亡在良性脑膜瘤与不典型性及恶性脑膜瘤间差别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不典型性与恶性脑膜瘤间无显著差别(P >0 .0 5 )。Caspases - 3、p5 3蛋白表达随恶性度上升而上升 (P <0 .0 5 ) ,bcl- 2的蛋白表达与病理级别无关联 (P>0 .0 5 )。良性脑膜瘤各亚型间凋亡程度无差别 (P >0 .0 5 )并与性别无关 (P >0 .0 5 ) ,p5 3、Caspases- 3、bcl- 2在良性脑膜瘤各亚型间表达无差别。结论 脑膜瘤组织中存在凋亡 ,并且随肿瘤病理类型的恶化而加强 ,p5 3、Caspases- 3蛋白表达与凋亡程度相一致 ,bcl- 2蛋白表达则与凋亡无明显关系 ,良性脑膜瘤各亚型间凋亡无显著差别 ,凋亡表现也与性别无关 ,bcl- 2、p5 3、Caspases- 3的蛋白表达无明显关联  相似文献   
2.
亚低温对颅脑损伤后血清S-100β蛋白含量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亚低温治疗对颅脑损伤后患者血清S - 10 0 β蛋白含量变化的影响 ,揭示亚低温保护脑的可能机制。方法  4 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常温治疗组和亚低温治疗组 ,分别予以常温治疗和亚低温治疗。两组均于伤后 6h、2 4h、3d、7d等各时间点测定血清S - 10 0 β蛋白含量 ,并与 10名健康成年人正常对照组血清S - 10 0 β蛋白含量比较 ,观察亚低温治疗后颅脑损伤患者血清S - 10 0 β蛋白含量的变化。 结果 ①伤后各时间点两组颅脑损伤患者血清S - 10 0 β蛋白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但两组间S - 10 0 β蛋白含量在伤后 6h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②亚低温治疗后各时点亚低温治疗组血清S - 10 0 β蛋白含量低于常温治疗组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而且出院时预后也较常温治疗组为佳。结论 亚低温治疗能够降低颅脑损伤患者血清S - 10 0 β含量 ,其脑保护作用可能与亚低温能减轻S - 10 0 β蛋白介导的损伤性脑细胞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3.
第四脑室囊虫病诊断及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四室脑囊虫诊断及治疗方治。方法:回顾分析1992年5月--2002年12月收治的四室脑囊虫21例,术前所有患者行头颅CT扫描,其中15例MR检查,21例患者行血清及脑脊液囊虫ELISA检查。所有患者术前1d行脑室外引流,均经枕下正中入路行四室囊虫摘除术,其中1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结果:CT扫描示四脑室呈囊性扩张且伴脑积水,MRI矢状位T1加权像示四室完整的包囊。血清囊虫ELISA检查19例阳性,脑脊液21例阳性。所有患者术后高颅压症状均立即解除,随访27.4月未见复发。结论:MRI是诊断四室脑囊虫最准确的方法。血清囊虫-ELISA检查简便,但脑脊液检查比血清更敏感。术前脑室外引流很有必要,枕下正中入路四室囊虫摘除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广泛脑挫裂伤患者早期脑脊液(CSF)中S100B蛋白、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的变化规律,试图揭示二者之间的关系,探讨它们在广泛脑挫裂伤中的作用。方法 43例广泛脑挫裂伤患者(GCS≤8分),分别于伤后6h、12h、24h,3d、5d、7d等各时间点取CSF,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S100B蛋白、IL-1β含量,并与10名健康成年人做对照,以3个月后GOS判断预后,结局以生存和死亡分类。结果 ①所有病例伤后各时间点CSF中S100B蛋白、IL-1β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S100B蛋白含量在伤后6h达高峰,IL-1β在伤后12h达高峰,与其他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24h后均逐渐下降,伤后第5天再次轻度升高。②死亡组CSF中S100B蛋白、IL-1β含量较生存组明显升高(P〈0.01),伤后第5天S100B蛋白、IL-1β含量也较高。③各时间点CSF中S100B蛋白和IL-1β进行相关性比较,二者在各时间点呈正相关(P〈0.05)。结论 广泛脑挫裂伤后CSF中S100B蛋白和IL-1β含量均升高,二者可能参与了广泛脑挫裂伤后炎性病理反应,其水平值可作为脑挫裂伤判断伤情、预后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联合运用雷帕霉素及嘧啶亚硝脲(尼莫司汀)作用于人U87-MG胶质瘤细胞的效果及相互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雷帕霉素和尼莫司汀单药或联用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的效果并用改良寇式法计算各自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等辐射法评价两药联合作用的相互关系;流式细胞术检测用药前后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吖啶橙及单丹(磺)酰戊二胺荧光染色检测细胞自噬;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结果 MTT检测显示单用或联合运用雷帕霉素及尼莫司汀均可抑制U87-MG胶质瘤细胞生长[雷帕霉素IC50为(0.726±0.063) μmol/L,尼莫司汀IC50为(26.900±2.300) μg/ml],等辐射法分析显示两药联合有协同效应;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ACNU可诱导代表凋亡的亚G1峰出现(20.6%),而RAP可诱导细胞发生G1期阻滞(64.8%),但无明显的亚G1峰,两药联合作用后G1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多(76.0%),亚G1峰也略有增加(27.5%);吖啶橙及单丹(磺)酰戊二胺荧光染色结果表明RAP可诱导细胞发生自噬,ACNU则不明显,两药联用后自噬囊泡较单用RAP组明显增多;透射电镜可观察到两药联用后同一细胞内自噬体及凋亡同时出现.结论 雷帕霉素及尼莫司汀联合作用于人U87-MG胶质瘤细胞可起协同效应,抑制U87-MG胶质瘤细胞的生长及增殖.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各种硬脑膜切开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77例颅内病变临床资料,采用不同的硬脑膜切开方法行开颅手术。幕上病变采用"U"形、"X"形、双"Y"形、双"T"形和半月形或弧形等切开方法;幕下病变采用"X"形、"Y"形、"H"形和半月形等切开方法。结果对于幕上病变,不同的硬脑膜切开方法均使脑皮质面积能满足手术需要,术后出现皮下积液113例,脑脊液漏12例,伤口感染27例,并发症与硬脑膜切开方法无关。对于幕下病变,硬脑膜不论采用何种切口,严密缝合较困难,大多需要修补,术后出现皮下积液7例,脑脊液漏4例,伤口感染5例。结论选择合适的方法切开硬脑膜,取决于病变位置、可操作性、硬脑膜缝合的严密性及术者的经验和手术习惯等。  相似文献   
7.
颅脑损伤后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和内皮素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颅脑损伤后继发性脑损害已越来越受到重视,造成继发性损害的因素很多,其中内皮素(endothelin,ET)和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在继发性损害中所起的作用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并存在很多争论.通过对63例颅脑损伤患者ET、NO和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的测定,观察伤后ET、NO及NOS的变化情况,探讨该变化对外伤患者伤情判断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β-连环蛋白和层粘连蛋白(LN)在垂体腺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5例垂体腺瘤(侵袭性垂体腺瘤24例,非侵袭性垂体腺瘤31例)组织中β-连环蛋白和LN的表达,分析两者的表达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关系。结果β-连环蛋白、LN在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中的表达均明显低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β-连环蛋白与LN在垂体腺瘤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281,P=0.038)。结论β-连环蛋白和LN均参与了垂体腺瘤的侵袭过程,可作为判断垂体腺瘤侵袭性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颅内肿瘤患者术前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诺丁汉健康调查表(Nottinghamhealthpoofite,NHP)对89例CT、MRI诊断颅内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价研究。结果颅内肿瘤患者术前生存质量的损坏程度与颅内肿瘤的大小之间没有线性关系,颅内肿瘤的体积>25ml比≤25ml者生存质量差,颅内肿瘤位于右侧半球的患者比位于左侧半球的患者生存质量要差,肿瘤位于幕下者比幕上者生存质量更差,恶性程度高的颅内肿瘤患者显示了较差的生存质量。结论对颅内肿瘤患者术前生存质量进行估计评价时,不仅要考虑社会、医学因素,还应考虑到肿瘤的位置,大小和恶性程度对术前生存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开颅术后局部积液患者非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方法 对我科36例开颅术后局部积液的患者先行局部穿刺、然后反复地腰椎穿刺放液及局部加压包扎的综合治疗。结果 31例患者达到完全治愈,占86.1%。只有5例由于各种原因而未愈。行了脑脊液分流手术后,才得到治愈。结论 对于开颅术后局部积液的患者,不要急于行脑脊液分流手术,以免给病人带来脑脊液分流手术的痛苦、危险及经济上的负担。大部分的病人经过局部穿刺、腰椎穿刺放液及局部加压包扎的综合治疗后而痊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