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8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豫西地区中、下二叠统太原组、山西组、上石盒子组及下石盒子组煤成气资源丰富,但成煤环境纵向发育与横向变化较大,规律难于把握。因此,开展煤成气源岩沉积环境研究有利于该区煤成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及合理的利用。通过露头、钻井、地震资料及分析、测试资料的综合研究认为:本区中、下二叠统主要沉积了一套浅海碳酸盐岩,海湾-泻湖、潮坪、沼泽、障壁岛(砂质滩、坝)及三角洲相陆源碎屑岩和煤层。从总的沉积特征来看,下二叠统太原组、山西组基本上发育滨、浅海相碳酸盐岩、陆源碎屑岩和煤的混合沉积。上二叠统上、下石盒子组则以海陆交互相陆源碎屑沉积为主,三角洲及三角洲平原沼泽十分发育;沉积环境具有自下而上,自南东向北西方向由海相逐步过渡为陆相的基本特点。其煤成气源岩沉积环境以早二叠世山西期潮坪、泻湖过渡带之滨岸沼泽环境为最佳,其次为中二叠世下石盒子期三角洲平原沉积之平原沼泽环境。  相似文献   
2.
地震数据体中含有丰富的地下地质信息,运用地震属性和沉积相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更为准确地识别河道砂体和有利储层。综合应用单井相分析及储层岩性标定、构造精细解释及地震属性分析、沉积相分析等方法对临江南地区扶余油层的沉积相进行了详细研究,认为扶余油层的沉积相类型为曲流河相和浅水三角洲相;砂体主要富集在研究区的西北部和东南部,中部主要沉积泥岩。  相似文献   
3.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的经济发达区,能源短缺是制约本区经济发展的瓶颈。而苏北—南黄海地区是下扬子及周缘海相中古生界保存厚度较大的区域,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能源就近供给只能依赖于海相油气的突破。丽苏北南黄海的海相中古生界经历了印支期以来的多期变形改造,其各区块的油气前景与变形强度及变形类型密切相关。变形强度总体趋势由西而东,由陆向海减弱。依据不同的变形特点,可划分出8种不同的变形类型。以此为基础,对苏北—南黄海的油气前景做出了初步对比评价,认为南黄海中央隆起较陆上及其它海域具有较好的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4.
非洲是岗瓦纳大陆的核心部分,其区域石油地质基本条件与岗瓦纳大陆显生宙以来的构造演化密切相关。早古生代撒哈拉地台及其以北的古特提斯被动陆缘发生、发展与沉积控制了北非油气的区域分布。中新生代岗瓦纳的肢解及大西洋、印度洋的形成与发展控制了东、西海岸内为诸盆的区域石油地质条件以及内陆裂谷系的油气前景。主要的含油气盆地类型为陆缘多旋回复合盆地、被动陆缘裂谷—拉分盆地及三角洲盆地和内陆裂谷盆地等。非洲的盆地按时代及类型可划分为5大区带:即北非(含阿特拉斯山)、西海岸、东海岸、内陆裂谷系、内陆坳陷群。其中北非是非洲勘探成熟区及油气的主要产区,西海岸是勘探热点及快速成长区,而内陆裂谷系正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南大巴构造带中新生代构造变形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南大巴构造带是一个自印支期以来长期发展的冲断推覆构造带,其发生发展主要受控于秦岭方向及雪峰方向的构造挤压及其联合作用。其组合主应力存在早期正旋、晚期反旋2个时期。由于应力的时空变化及区域多套滑脱层的存在,其中生代变形具有多期次、多方向、多层次、多期复合等特点。多期次性表现为印支晚期以来本区经历了晚印支的轻度褶皱、早燕山的褶皱发育、中燕山的冲断褶皱、早喜山的冲断作用、晚喜山的抬升剥蚀等多期构造变形或改造作用。本区的主导力源来自秦岭方向,其次来自雪峰方向以及米仓山和龙门山方向,多方向的力源联合或复合控制了本区的中新生代构造变形。应力传递的表层化以及塑性层的存在,使本区变形具有平面及纵向上多层次性的特点。多力源、多方向的交替与联合作用,使本区中新生代变形呈现复杂性与复合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由于受不同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和构造应力场控制,渝东南-湘鄂西地区在地史发展的各个阶段经历了多期次的构造变革,形成各种样式的褶皱断裂,期间共经历了加里东运动、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及喜马拉雅运动.加里东至印支运动形成下志留统龙马溪组(S1l)烃源岩并保存较好,燕山运动使得烃源岩强烈褶皱达到成熟-高成熟演化阶段;喜山期遭受构造叠加改造,地层持续抬升掀斜,这既使烃源岩抬升,达到页岩气勘探开发经济深度,同时也给页岩气的保存与开采带来不利影响.综合上述分析认为,该区页岩气开采的有利区应为复背斜上的宽缓向斜或背斜.  相似文献   
7.
中国陆相盆地分布,主要受中生代以来由板块运动导致的中国大陆变形(亦块内变形)控制。在中国西部属特提斯强烈挤压变形构造区域,出现众多前陆、类前陆等挤压性盆地。而中东部为濒太平洋拉张变形构造区域,导致一大批张裂性盆地发育。  相似文献   
8.
针对热管倾斜放置时均温性恶化的情况,改进了黑体源热管结构,设计了一个标准黑体源用铜-R134a热管并进行了实验研究,测试了倾角、运行温度及充液量对其均温性的影响。以区域温度的标准差作为热管均匀性的衡量标准,实验发现倾角小于45°情况下,该热管倾斜的角度对热管温度的均匀性影响不大;热管温度均匀性随着热管运行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变差;当热管运行温度在40~50 ℃时,热管温度均匀性随充液量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