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3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脲醛树脂(UF)和硅丙乳液(SEA)树脂分别为基料,三聚氰胺磷酸盐(MP)-三聚氰胺(MEL)-季戊四醇(PER)为膨胀阻燃体系,制备膨胀型阻燃涂料。通过极限氧指数、热重分析、锥形量热、扫描电镜对涂料阻燃性能表征分析证明,与SEA相比,UF分解温度较低,残炭量提高了11.53%;与硅丙乳液基三聚氰胺磷酸盐涂料(SEA/MP)木材阻燃涂料相比,脲醛树脂基三聚氰胺磷酸盐涂料(UF/MP/MEL/PER)木材阻燃涂料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热稳定性和抑烟性能,残炭量提高了5.05%,总放热量降低了17.0%,总烟气生成量降低了39.3%,在木材表面形成的炭层更加完整。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曾居于世界首位的250吨/天EDS中型实验装置已不复存在,产量为600吨/天的H—Coal中型实验装置也停止了工作,为工业生产而设立的U.S.合成燃料公司也断绝了二者之间的联系。两年来已很少听到有关煤的液化和气化方面的议论了,社会上对煤的液化持冷漠态度,据日本能源问题的权威人士对长期能源的预测,新能源的市场占有率1982年比1980年有大幅度的下降。当前石油供应没有保证,石油价格急剧上涨,在这样的经济形式和能源状况下准确  相似文献   
3.
为了快速高效地锁定磷化生产中常见质量问题的出处,运用扫描电镜(SEM)观察表面膜层微观形貌,并用磷化膜称重试验定量分析膜层单位质量,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因电镀锌基板表面存在诸如局部锈蚀、色差、残油、镀液残留、冷凝水残留缺陷而引起的后继磷化膜质量问题。结果表明:表面缺陷不但会直接影响后继电镀锌磷化膜的表面质量,而且导致膜层过厚、晶粒尺寸大小不均,不满足后续工艺需求,这对指导具体的预磷化电镀工艺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石油学会杂志自专刊“C_1化学”以来已有四年之久。当时还觉得很新鲜的词句“C_1化学”现已被社会上通用,目前在同行业报纸上每天见不到C_1化学的标题倒觉得是一件很稀奇的事情。将C_1化学只理解为以C_1化合物原料来进行新的化学合成是不够全面的,应改变依赖石脑油为原料的现代化学工业中脆弱的原料体系。目前由于开展新的原料——衍生物的生产体系建立了C_1化学工业的基础,从而开始找到了它的重大意义。从上述观点出发,针对C_1化学及其对  相似文献   
5.
一、唯一现实的代用液体燃料具有最佳性质燃料的甲醇,在生产技术上已经获得成功。其时价比包括税款在内的汽油价格还要便宜些,如果再能利用开采海外僻壤的未利用天然气资源并以超规模地大型生产而由超级油轮(Very larg Crude Carrier)输入时,其基本发热量也可获得比蒸馏油价廉。作为现实的代用燃料虽有煤炭与液化天然气(LNG)来担当,但因均非液体而难以代替汽车等用蒸馏油的用途。从而助长了  相似文献   
6.
用超声法对无水硫酸钙晶须(ACSW)进行改性,并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聚丙烯(PP)、PP/ACSW和PP/超声改性无水硫酸钙晶须(UACSW)复合材料的等温结晶行为;用Avrami方程全面分析了复合材料的等温结晶过程,并计算出其结晶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超声改性后的PP/UACSW复合材料的结晶时间缩短,结晶速率显著提高,证明UACSW能促进PP材料的结晶,并在PP结晶过程中起到异相成核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电镀锌表面线状缺陷产生的原因,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FEI-SEM)及其电子背散射技术(EBSD)对电镀锌板表面线状缺陷的微观形貌以及去镀锌层后所对应铁基体的取向织构进行了观察和分析,运用错配度理论对镀锌层表面线状缺陷产生的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缺陷位置锌晶粒呈明显的长片状,并沿同一方向定向排列,缺陷位置对应的铁基板取向中{211}、{221}或{554}含量较高。根据错配度理论,镀锌层锌晶粒沿铁基体取向生长与错配度之间具有很好的对应性,当基体取向为{211}、{221}或{554}时,与镀锌层锌晶粒的取向错配度均小于5%,属于完全共格晶界,较低的界面张力致使锌晶粒优先沿着基体取向{211}、{221}或{554}定向生长,从而表现出线状缺陷。  相似文献   
8.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丙烯/三聚氰胺聚磷酸盐/磷酸三苯酯(PP/MPOP/TPP)和聚丙烯/三聚氰胺聚磷酸盐/磷酸三苯酯/季戊四醇(PP/MPOP/TPP/PER)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阻燃组分配比对PP燃烧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POP/TPP复合阻燃剂的添加量为30份、MPOP与TPP的质量比为20/10时,PP/MPOP/TPP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下降,但其阻燃性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在该体系中添加7.5份PER,当复合阻燃剂FR(MPOP/TPP=20/10)与PER的配比为22.5/7.5时,材料的热稳定性下降,但成炭效果增加,极限氧指数(LOI)达到22.6%,较纯PP提高了26.97%;同时材料的热释放速率、总释热量、有效燃烧热和有害气体的产率均明显减小,PP/MPOP/TPP/PER阻燃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丙烯/三聚氰胺聚磷酸盐(PP/MPOP)和聚丙烯/三聚氰胺聚磷酸盐/聚磷酸铵(PP/MPOP/APP)阻燃复合材料,探讨了阻燃剂MPOP的添加量以及MPOP、APP的配比对复合材料燃烧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PP/MPOP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和阻燃性能随MPOP添加量的增加而提高,且均在MPOP添加量为30份时达到最大值。同PP/MPOP(100/30)相比,当复合阻燃剂MPOP/APP的添加量为30份、且配比为15/15时,复合材料PP/MPOP/APP的热稳定性下降。但在所有试样中,该阻燃PP复合材料具有最低的最大分解速率以及最高的成炭率;其极限氧指数(LOI)为23.6%,较PP/MPOP(100/30)和纯PP分别提高了22.3%和32.6%;并且PP/MPOP/APP(100/15/15)的平均热释放速率、总释热量、有效燃烧热均达到最低值,因此该复合材料具有最佳的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10.
四、油浆式F-T合成的特点如前所述,在文献上,已见到F-T合成法有几种类型的反应器,但发热量只能达到原料气所具有燃烧热的24%,为了得到从甲烷到石蜡分布广泛的生成物,在技术上需通过相当严格的工艺条件,但仍不一定能满足技术标准。例如,用内径约为2时长10米,共2000根管子构成的多管式固定床反应器(ARGE法),其主要生成物为油与石蜡,但因管状反应器受传热的限制,故合成油的生产率仅为60g油/kg催化剂·hr左右,同其它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