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文化教育   41篇
  2022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邓瑜 《宜春学院学报》2008,30(Z1):139-139
形体语言是通过表情、手势以及身体其它部分的动作来表形体语言能帮助学生接收和理解知识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无声语言。形体语言能吸引、影响学生学习注意力;形体语言能帮助学生接收和理解知识;形体语言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它是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
龙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精神内涵,是民族文化启蒙教育的思想财富,是塑造少儿公民人格的有效载体。通过龙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能够传承发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提升思想修养、文化素养、艺术品位和身体素质,增进学生热爱祖国、传承龙文化的情感,养成独立弘毅的人格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卡门夫人的故事,比尔·盖茨的行动,我的亲身感受以及儿子凯文的军训经历,都让我更加明白,逆境对人的锻造是多么重要。  相似文献   
4.
邓瑜 《新闻战线》2012,(7):56-59
张翠容,香港资深媒体人,曾供职于西方及香港媒体,包括BBC World Service和Inter Press Service、香港经济日报与现代传播等。自1998年始,以独立记者身份只身游走世界,被形容为"希罗多德现代版"。采  相似文献   
5.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具学科,英语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培养学习能力,使学生敢于开口,获得一些英语的感性认识,打下较好的语言基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将来系统地学习英语知识打下扎实良好的基础。随着时代的进步,英语也在逐渐凸显着它的重要性。在新课程改革的道路上,不仅仅是语文、数学学科的改革,英语学科同样也在通往更有  相似文献   
6.
两个舆论场 "两个舆论场"的概念最早由新华社前总编辑南振中提出.他很早就注意到,在当下中国,客观存在两个舆论场,即党报、国家通讯社、国家电视台组成的官方舆论场,都市报特别是互联网构成的民间舆论场.两个舆论场重叠的部分越大,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越强;两个舆论场重叠的部分越小,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就越弱.如果两个舆论场根本不能重叠,主流媒体就有丧失舆论影响力的危险.互联网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改写了"舆论引导新格局".  相似文献   
7.
邓瑜 《新闻战线》2012,(5):59-62
尹文,"3·15"晚会总导演,央视财经频道《消费主张》栏目制片人。网上的照片带有某种"欺骗性"——蓄短须,着中山装,蛮像个大模大样运筹帷幄的大牌导演。采访前夕,因为接到南方家中急电,内部座谈会和采访任务我都不得不委托同事接手。回京后,因为前期的行程安排,虽未直接参与采访,我还是参加了央视"3·15"的总结研讨会,似乎是为了验证我对网络照片的怀疑态度,直到主持人开场介绍,我才意识  相似文献   
8.
学会休息     
快节奏的生活,使休息变成了一个陌生的概念,理所当然的休息竟然被人们当成奢侈和浪费。工作与成就成正比,这是真理还是谎言?休息是否也能带来益处?跨文化EQ工作坊《学会休息》  相似文献   
9.
2009年末的哥本哈根会议,经过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激烈争论,最终达成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 虽然各方对此态度不一,但正如出席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峰会的中国代表团副团长、发改委气候变化司司长苏伟在2009中国社科院"城市与高峰论坛"讲话中所说,哥本哈根会议上,全世界的人对于气候变化都有一个更加直观的认识,虽然这个会议本身成果有多大说不上,但是最大的成绩就是对于全世界人进行了一场气候变化问题认识知识的普及、认识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媒介融合的多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综述媒介融合趋势及研究现状的前提下,以作者对媒介系统的划分为基础,结合对媒介主体的独特理解,展开对媒介融合的多维分析,具体包括媒介内容系统的融合、媒介网络系统的融合、媒介终端系统的融合、媒介规制的融合以及媒介主体的身份融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媒介融合研究的技术前提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