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文化教育   15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任何一个杂志来讲,它最根本的是什么?是刊物的办刊宗旨,而办刊宗旨随着社会的变迁和读者的发展,应该做一定的调整。经过20多年的发展,《读者》杂志在如何了解读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图书馆最基本的要素有三点:①书;②读书人;③管书人。三要素中,最活跃者是读者和图书馆员。图书馆作用的物质基础是书,作用对象是读者,而作用中介或催化剂是图书馆员。图书馆的作用是图书馆员和读者直接(或间接地)以书为中心发生接触而产生的,所以图书馆是一个社会单元,其作用的始末都有心理现象存在。读者心理学是从读者角度来研究这  相似文献   
3.
彭长城,封新城.一位是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文摘类期刊<读者>的社长,一位是以新锐著称的<新周刊>的执行总编,二人的名字皆带有"城"字,二人所在的媒体一度被视为中国传统期刊与新锐期刊的代表,更有意思的是,二人均毕业于兰州大学,因二人在业内的显赫影响被业内人士特别是兰大的校友称颂,被人尊为:兰大双城.同时见到两位期刊界享有盛名的期刊老总,是在中国期刊协会第四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利用这难得的机会,主持人与他们进行了深入交流.  相似文献   
4.
《读者》精神:打造中国的名牌期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读者》杂志创刊于1981年4月,由甘肃人民出版社主办。21年来,以“博采中外、荟萃精华、启迪思想、开阔眼界”为宗旨,以与读者和时代一道成长的与时俱进精神,贯穿于创建品牌期刊的全过程,使《读者》获得了较快的发展。至2002年底,总印数已达7.0782亿册,销售收入12亿多元,创利税近2亿多元。《读者》在汉文版(半月刊)之外,1992年起向新疆人民出版社提供版权,出版维吾尔文版;1996年起每年向中国盲文出版社资助4万元,出版《读者》盲文版。2000年以来编辑出版《读者》乡村版、《读者欣赏》,以及《读者》合订本、《读者精华》、《读…  相似文献   
5.
6.
2001年是中国人扬眉吐气的一年,申奥成功、足球出线、加入WTO、成功地举办APEC会议,等等。 2001年,也是中国媒体分化组合的一年,电视湘军异军突起,阳光新浪四通联手,新报新刊目不暇接,市场意义上的期刊集团初露端倪。这一切既是东风也是压力,借东风,《读者》推出第二份子刊——《读者欣赏》,这是一份以图为主,以文为辅,图以传情,文以达理的性情杂志,一份公民的美学读本,正忐忑不安地等待读者的认可;压力下,《读者》的同仁们诚惶诚恐地编发每一期稿件,祈求每篇文章找到知音,每个故事让人感悟,每幅插图妙趣横生,每个幽默令人发笑。天道酬勤,《读者》的发行量经历了一小段时间的下滑后,很快止跌爬高,年底月印量再突破500万册。  相似文献   
7.
“酒好也怕巷子深”,再好的杂志也需要通过一定的渠道、一定的方式到达读者手中。《读者》是如何让读者在想看到杂志的时候,就能想到《读者》,又是如何经营品牌的。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读者》已经有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营销理念和办法,积累了许多经验,并打造了《读者》这一享有世界声誉的杂志品牌,但仍然在不断追求创新和拓展。 首先,平民化的优质低价策略。价  相似文献   
8.
《读者》知识管理的成功因素解析——人力资源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思想逐渐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读者>是我国蜚声海内外的著名文化品牌,同时也是我国知识型企业进行知识管理的成功典范.<读者>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文章从知识管理的视角出发,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了<读者>知识管理的成功因素之--人力资源要素,对我国知识型企业的管理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一) 图书馆经济学是介于图书馆学和经济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它是专门研究图书馆事业的各种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规律的科学。图书馆经济学是从经济的角度来考察研究图书馆事业的规律和作用的,从中揭示出图书馆事业与经济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规律。以及图书馆本身一些带有经济性的规律。因此,研究这门学科不仅要运用经济学的理论,也要运用图书馆学的理论。它是图书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  相似文献   
10.
这次我有幸亲历党的十七大,感受非常深。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和发展方向更加清晰;第二,报告内涵非常丰富,对科学发展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民生问题等多方面作了全方位论述,体现出建设和谐中国的新思维、新魄力和新行动。而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宏伟目标,则把文化建设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为我们的实践指明了方向。报刊社、出版社等文化企业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承担着光荣的历史使命。如何站在新的起点上,完成好党和人民交给的任务,是我们每个文化工作者应认真考虑的问题。联系《读者》的工作,我谈以下两点想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