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农业科学   18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旨在通过正交设计研究不同添加剂对青贮稻草秸秆养分的影响,从而筛选出稻草秸秆的最优青贮添加剂组合。试验设计不同的青贮发酵菌种、纤维分解酶及碳源物质作为青贮稻草秸秆的添加剂,取青贮期第30天的青贮稻秸进行营养成分测定,通过正交分析筛选出最适合稻草青贮的添加剂组合。结果发现,碳源对干物质和粗蛋白质的含量影响最大,且均以葡萄糖水平最优;纤维分解酶对干物质含量的影响次于碳源,其中纤维素酶水平最优;不同添加剂对中性洗涤纤维(NDF)的影响碳源纤维分解酶菌种,而对酸性洗涤纤维(ADF)的影响纤维分解酶碳源菌种,且碳源和纤维分解酶中以麸皮和黑曲霉水平最优,而菌种各水平对青贮稻秸营养成分的影响均值相同。综上所述,当需要降低青贮稻草秸秆中纤维含量时选用麸皮和黑曲霉;当需要提高青贮稻草秸秆中粗蛋白质含量时,葡萄糖和纤维素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非洲猪瘟病毒进入我国已4年有余,因其无法消除且传播方式多样而对我国的养猪业造成巨大威胁。研究非洲猪瘟 病毒的毒株蛋白和基因,解析其蛋白结构和功能是研发非洲猪瘟病毒快速检测试剂盒和非洲猪瘟疫苗的首要措施。本文通过对非洲猪瘟病毒蛋白基因的分析,发现非洲猪瘟病毒的一些基因可以作为诊断该病的目的基因,为非洲猪瘟病毒快速检测试剂盒的研发提供了参考;且随着对非洲猪瘟病毒蛋白基因的深入解析,发现有些基因可以为非洲猪瘟疫苗的研发提供帮助。文章对非洲猪瘟病毒的功能基因、致病基因、检测基因及疫苗研发基因进行总结分析,旨在为非洲猪瘟病毒快速检测试剂盒研发和疫苗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旨在比较饲粮中添加纤维素酶和丙二醇对产后奶牛能量负平衡相关血清指标、尿液酮体浓度的影响。试验选择24头处于围产前期奶牛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另设置丙二醇组(基础饲粮+0.5%丙二醇制剂)和纤维素酶组(基础饲粮+0.1%纤维素酶制剂),测定产后第1、20、40、60和100天奶牛能量负平衡相关血清指标、尿液酮体的浓度。结果表明:在产后第1天丙二醇组血清葡萄糖和胰岛素浓度显著高于其余2组(P<0.05);在产后第1、20、40和60天,丙二醇组血清游离脂肪酸和尿液酮体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第20天显著低于纤维素酶组(P<0.05);甘油三酯等与肝脏脂肪代谢相关的血清指标试验组优于对照组,且以丙二醇组更好。综上,饲粮添加丙二醇及纤维素酶对奶牛产后能量负平衡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且以添加0.5%丙二醇制剂效果相对更好。  相似文献   
4.
2011年泗阳县组织实施江苏省农业三项工程"肉羊高架舍饲适度规模养殖模式应用推广"项目[编号sx(2011)214],在一年的组织实施中,为发展养羊业致富农民,我们在肉羊养殖模式上进行了大胆创新,在全县范围内推行高架舍饲养殖技术,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养羊业的发展,达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同步增长。这一养殖技术的应用,加快了养殖业的科技进步和技术转化,为养殖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1基本情况泗阳县是国家级山羊板皮生产基地和秸秆养羊示范基  相似文献   
5.
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尼龙筛兜淘洗法和间接血凝法对江苏扬州、南通、宿迁和连云港地区19个羊场310份粪样和85份血清进行寄生虫检查和弓形虫抗体检测,并分析羊的饲养方式与季节及其月龄与寄生虫感染间的关系,为江苏省羊寄生虫病的防治奠定基础。结果表明:共检出1种绦虫、6种线虫和7种球虫,蠕虫优势种为毛圆科线虫(Trichostrongylidae),球虫优势种为艾丽艾美耳球虫(Eimeria alijeri)。总感染率为90.32%(280/310),其中87.10%(270/310)羊混合感染2种及以上寄生虫。6月龄以上羊的感染率高于6月龄以下羊,风险系数为5.08倍(OR=5.08, 95%CI=1.16~22.19,P=0.020);放养式饲养羊的感染率高于高床圈养方式饲养羊,风险系数达10.61倍(OR=10.61, 95%CI=1.40~72.85,P=0.003);春秋季羊的感染率高于冬季羊,风险系数为2.05倍(OR=2.05, 95%CI=1.00~4.21,P=0.046)。弓形虫的抗体阳性率为0。  相似文献   
6.
反刍动物甲烷的排放既造成饲料能量的浪费,也会加剧全球变暖作用。在反刍动物瘤胃中,产甲烷菌主要利用二氧化碳转化产生甲烷。产甲烷菌转化二氧化碳的最后一步反应需要甲基辅酶M还原酶参与,3-硝基酯-1-丙醇(3-nitrooxypropanol,3-NOP)是一种甲基辅酶M类似物,能与辅酶B结合,从而减少甲基辅酶M与辅酶B结合生成甲烷,因此3-NOP能有效地降低瘤胃甲烷的产生。本文旨在阐明3-NOP抑制反刍动物瘤胃甲烷产生的机制以及对反刍动物生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脂肪酸制剂对2~3月龄湖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瘤胃发酵的影响。选取24只7周龄身体健康、体重相近的湖羊随机分成3组(n=8),分别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脂肪酸钙(对照组)、1%丙酸制剂(丙酸组)以及1%丁酸制剂(丁酸组)的试验日粮,预试期7 d,正试期28 d。结果表明,试验第2、4周各组干物质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肉比差异都不显著(P0.05),且各组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粗蛋白质(CP)等养分表观消化率差异也不显著(P0.05)。瘤胃发酵指标中,第2周丁酸组和对照组瘤胃液氨氮(NH3-N)浓度均显著高于丙酸组(P0.05);第2、4周瘤胃液中微生物蛋白(MCP)含量数值上均是丁酸组对照组丙酸组,且第4周丁酸组MCP显著高于丙酸组(P0.05)。综上可见,丙酸制剂和丁酸制剂对2~3月龄湖羊生长性能与养分表观消化率都没有显著提高,而丁酸制剂对瘤胃发酵有较好的促进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以白羽王鸽为研究对象,从5000多对亲鸽中随机选择120对,并且将其出壳日期相同的雏鸽300羽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并记录其生长情况。结果表明,0~14日龄,亲鸽哺育2羽与哺育3羽比较,乳鸽体重都是呈快速增长,且差异不显著(P>0.05);15日龄后,对照组和试验组的体重接近(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乳鸽在各日龄时成活率相近。表明亲鸽完全有能力哺育3羽雏鸽,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和缩短亲鸽繁殖周期,“2+3”生产模式的推广能够显著提高肉鸽养殖业的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9.
我县某鸽场饲养500余对落地王鸽,2001年2月份发现部分童鸽下痢,消瘦和死亡。经我站化验室诊断,确诊为鸽副伤寒。经及时采取防制措施,病情得以控制。一、临诊症状发病鸽绝大部分为童鸽、乳鸽,成鸽仅见消瘦,未见死亡。病鸽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闭目呆立,翅膀下垂,食欲减少或消失,饮水增加,拉稀、粪便呈黄绿色,体形消瘦,关节肿大,关节液增多,部分鸽出现头颈弯曲、运动失调等神经症状。二、病理变化共剖检病死鸽11只,病变基本一致。肝脏肿大,表面有灰白色坏死点,脾脏显著肿大,小肠壁水肿出血,部分肠道有黄白色坏死…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泗阳县自实施生猪科技入户项目以来,严格按照上级领导要求,把生猪科技入户工程列入畜牧兽医工作的重中之重,经过全县40名专业技术指导员的辛勤努力,围绕畜牧生产主推品种、主推技术,做了大量工作,深得农民信赖。通过生猪科技入户工程的实施,科技人员的技术服务能力及养殖户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明显增强,示范带动能力明显提高,推进了生猪生产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