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农业科学   1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模式发展的背景 近几年由于蚕茧价格的波动和农业大气环境的恶化,传统种养业面临新的危机。如何既保持传统养蚕业持续稳步的发展,又能将传统养殖业融人到现代农业的发展中,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再作新贡献。经过摸索发现桑田散养草鸡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高效生态种养模式。  相似文献   
2.
桑园适度规模与综合利用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宏才  周耀 《广西蚕业》2008,45(4):40-41
为探讨适合本地区蚕桑生产新思路、创新生产模式、增加蚕农收入,稳定和发展本地蚕桑事业,近几年在适度规模生产与综合开发利用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不少的成功。适度规模生产与综合开发利用是提高桑蚕生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效途径;是稳定现有桑园,发展新桑园的动力,是增加土地产出率,提高劳动力价值,增强桑蚕业竞争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2003年秋蚕生产应是丰收季节,但兴化市秋茧在价格不正常上涨时,张种收入、单位桑园面积效益相比去年同期反而减少30.7%与35.4%,全市秋蚕总收入减少320多万元.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全市秋蚕平均张产仅有18kg,不到去年39kg的一半.那么造成秋蚕严重减产的因素又是什么呢?经过反复调查,认真分析,主要是由于药害、叶质、气温、发种、技术这五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5.
6.
7.
兴化市位于里下河地区腹部,农业种植结构一直以粮棉油为主,蚕桑生产以钓鱼、海南、安丰等11个乡镇为主,基本形成区域化蚕桑生产基地.为了提高蚕茧产量和质量,从1998年起引进江苏省蚕种公司苏·菊×明·虎、871×872两个品种饲养试验并取得了显著效益.  相似文献   
8.
兴化市蚕桑站自1998年从省蚕种公司引进新蚕品种苏·菊×明·虎,经过4年的饲养,效益比较显著。4年共饲养该品种22704张,比原饲养苏5×苏6,增加蚕茧103303.2kg,增加收入155.3万元。  相似文献   
9.
分析兴化市秋蚕严重减产的因素,从药害、叶质、气温、发种、技术这五个方面加以阐述分析,指出药害导致微量积累性中毒是主要因素,其它因素是诱发因素,并对今后秋蚕安全生产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秋蚕布局调整后,根据桑树生长规律和养蚕布局安排,结合用桑的实际需要,提出了"重施冬腊肥、多施催芽肥、不施夏伐肥、分施秋叶肥"的桑园施肥新措施,辅以必要的配套措施,并在生产实践中予以总结、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