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农业科学   22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筛选出本市外来品种猪不同杂交组合最佳生产方式,本试验以8种不同杂交组合的外来品种猪为对象,在相同营养水平和饲养管理条件下饲喂至100kg。试验结束后分析不同杂交组合猪的增重速度、料肉比、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杜洛克(新美系)×[长白(新美系)×大白(新美系)](XN)组的结测日龄最短、日增重最高;PIC399×[长白(法系)×大白(法系)](GP)料重比最低、经济效益最好。建议在生产中推广XN、GP三元杂交生产育肥猪。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随着国内人口和国民收入的增加,人们对肉类的需求量也逐步增加~([1])。据统计,我国猪肉消费量约为全球消费总量的一半~([2])。为满足市场需求,常采用三元杂交生产方式。目前,上海市常见的三元商品猪生产组合主要有:D(杜洛克)×L(长白)×Y(大约克)、PIC×L(长白)×Y(大约克)、Topigs配套系等,其中同一品种又包含多个特性不同的品系。本研究结合8种不同三元猪生产的实际情况和市场价  相似文献   
3.
利用高通量测序等手段开发了8个具有多态性的微卫星标记(ZLL-12、ZLL-14、ZLL-30、ZLL-37、ZLL-55、ZLL-56、ZLL-61、ZLL-68),以期从分子水平上研究雉鸡的遗传多样性,为雉鸡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基因定位以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分子水平上的有效工具。试验结果显示:RN群体中,观测等位基因数平均为5.38,每个位点从1(zll-12)到9(zll-30和zll-68)不等,有效等位基因数平均为3.64;MX群体中,观测等位基因数平均为5.75,每个位点从2(zll-12)到10(zll-68)不等,有效等位基因数平均为3.65;D群体中,观测等位基因数平均为5.13,每个位点从2(zll-12)到11(zll-30)不等。8个位点在RN、MX、D 3个群体中,除zll-12、zll-61的PIC小于0.5外,其余6个位点的PIC值均高于0.5。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山西省大同市册田水库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季节差异及其功能群特征,分别于2020年10月12日,以及2021年3月27日、6月21日和9月2日共4个季节采样,对浮游生物功能群特征包括种类组成、生物量、密度、时空分布及其与水环境因子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门63属122种,生物量、密度变化范围分别为7.31~45.69 mg/L和6 500.21~15 183.93 ind./L,浮游植物可划分为30个功能群,其中功能群N、J和W1为代表性功能群;共鉴定出主要浮游动物4个类群13属21种,生物量、密度变化范围分别为1.49~25.53 mg/L和2 128.90~17 699.72 ind./L,浮游动物可划分为9个功能群,其中RF、LCF为代表性功能群;秋、冬、春、夏4个季节的水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平均值分别为53.45、40.19、52.66和48.87;4个季节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分别为0.80~1.54和0.24~1.00,Pielou均匀度指数(J)分别为0.17~0.32和0.08~0.32,Mar...  相似文献   
5.
为了比较三元杂交猪选育效率,试验采用B超活体测定4种三元猪80~115 kg背膘厚和眼肌面积。结果表明猪背膘厚和眼肌面积随着体重的增加而增加。(1)背膘厚方面:杜洛克猪(新美系)×[长白猪(新美系)×大白猪(新美系)](XN)组、杜洛克猪(老美系)×[长白猪(新美系)×大白猪(新美系)](XO)组在90 kg前缓慢增加( P >0.05),90~110 kg显著增加( P <0.05),110 kg后趋于稳定( P >0.05);杜洛克猪(加系)×[长白猪(法系)×大白猪(法系)](GC)组在90~100 kg缓慢增加( P >0.05),其余体重阶段显著增加( P <0.05);PIC399猪×[长白猪(法系)×大白猪(法系)](GP)组在110 kg前缓慢增加( P >0.05),110 kg后显著增加( P <0.05)。(2)眼肌面积方面:XN组在各阶段显著增加( P <0.05);XO、GC、GP组在110 kg前显著增加( P <0.05),110 kg 后趋于稳定( P >0.05);GP组在各阶段均显著高于XN、XO、GC组( P <0.05)。猪背膘厚和眼肌面积因杂交组合方式不同而异。(3)背膘厚方面:除90 kg时XN组显著低于GP组( P < 0.05 )外,其余体重阶段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 P >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背膘厚、眼肌面积与体重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P <0.01);背膘厚与眼肌面积呈负相关,但差异不显著( P >0.05)。结果表明:XN组适宜屠宰体重为115 kg,XO、GC、GP组适宜屠宰体重均为110 kg;GP组各阶段眼肌面积最高,建议在生产中推广GP三元杂交育肥猪。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准确和高效地开展雉鸡育种所需相关性状的测定和采集,根据雉鸡的育种技术要求和射频识别(RFID)技术特点,利用条码、手持机、电子秤及计算机相结合,成功研发了一套基于物联网的雉鸡育种信息无纸化测定采集系统,实现了育种数据的实时采集,避免了采用纸质记录数据,再输入计算机造成的操作环节多、误差多和时间延误等不足。通过开发应用,证明育种信息无纸化测定采集系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经济的发展,规模化猪场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养猪生产向工厂化、规模化的发展,猪场日常管理的要求不断提高,其重要性也更加突出,需要广大养猪业的管理与技术人员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保证各种技术措施落到实处,提高工作效率,获得更大的利润。本文就针对在规模化猪场实际生产过程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做简要的分析以及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希望可以对养殖场提供一些有效的参考和帮助。1.过分依赖脱霉剂由于近几年天气变化异常,以及人为收割、加工储存  相似文献   
8.
初产母猪哺乳期膘情与繁殖性能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便携式B超仪对一规模猪场381头美系大约克初产母猪临产前、断奶后背膘进行测定,并对不同背膘厚母猪的有关繁殖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初产母猪膘情不同对其繁殖表现影响显著(P〈0.05),临产前背膘在11~16 mm时窝产仔数较高,在13~14 mm时最佳;断奶时背膘在10~14 mm时断奶至发情间隔较短,在11~12 mm时最佳;背膘在10~15 mm时次胎受胎率达86%以上;哺乳期背膘损失在1~3 mm时断奶至发情间隔和次胎受胎率最佳。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应对初产母猪膘情进行合理调控。  相似文献   
9.
随着生猪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病死猪处理成为困扰畜牧业发展的难题之一,随意丢弃病死猪或进行交易的现象时有发生,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影响,同时也对动物疫病防控、食品安全构成很大威胁.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是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一道重要关口,只有彻底杜绝病死猪流入市场,才能保障群众吃上"放心肉".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要求从单纯的满足数量需求向营养全面、安全卫生等质量要求转变。为推进依法治牧,提升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动物卫生和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维护广大农牧民合法权益,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近几年国家连续修订或出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各地也制定了一些配套的法规制度,建立和完善了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