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业科学   3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不同种植模式(AT:紫花苜蓿和高羊茅混播;A:紫花苜蓿单播;T:高羊茅单播)和管理措施(N1M1:不施氮,每25d刈割;N1M2:不施氮,每50d刈割;N1M3:不施氮,紫花苜蓿初花期刈割;N2M1:施氮,每25d刈割;N2M2:施氮,每50d刈割;N2M3:施氮,紫花苜蓿初花期刈割)对黄土高原紫花苜蓿和高羊茅草地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AT处理的鲜干草产量、粗蛋白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显著高于A和T(P<0.05),其中干草产量分别提高了22.10%和108.80%,粗蛋白产量分别提高了25.70%和218.40%,WUE分别提高了6.79%和85.70%。AT处理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显著低于T处理(P<0.05),使相对饲用价值(RFV)显著提高。N2M1处理下粗蛋白、粗脂肪含量、WUE及3种草地的鲜干草产量显著提高。综上,AT-N2M1是一种适于黄土高原地区紫花苜蓿、高羊茅人工草地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在宁夏干旱区弃耕地种植6种牧草建植人工草地,对表层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养分含量及微生物数量进行研究,探讨不同人工草地对弃耕地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人工草地的土壤容重、pH、全盐均低于撂荒地,其中全盐含量显著降低;各禾本科草地保水蓄水能力均强于豆科草地,以披碱草的效果最佳;各人工草地的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和速效磷含量均显著高于撂荒地,且豆科草地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氮含量的效果强于禾本科草地,效果大小为紫花苜蓿沙打旺草木樨;禾本科草地提高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的效果强于豆科草地,效果大小为披碱草扁穗冰草蒙古冰草;各人工草地表层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均显著高于撂荒地;各豆科草地细菌数量均显著高于各禾本科草地,而真菌数量较禾本科草地少,紫花苜蓿和沙打旺草地细菌、放线菌数量均显著高于其他人工草地;禾本科中披碱草草地细菌数量显著多于扁穗冰草和蒙古冰草;土壤水分与放线菌、真菌数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土壤全盐与放线菌、真菌数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磷含量与细菌、放线菌数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土壤全钾、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与真菌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2019和2020年在河西灌区进行玉米/秣食豆间作田间试验,设置7.5(D1)、9.0(D2)、10.5万株·hm-2(D3)3个青贮玉米种植密度,每个种植密度下设置0(N1)、120(N2)、240(N3)、360 kg·hm-2(N4)4个施氮水平,探究种植密度与施氮对饲草产量、品质和氮肥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年D2和D3处理的青贮玉米、秣食豆及总体的干草产量、粗蛋白产量显著高于D1,N3和N4处理的青贮玉米及总体的干草产量、粗蛋白产量显著高于N2和N1。所有处理中,D2N3获得了最高的总干草产量,2019和2020年分别为36.16和30.31 t·hm-2。两年随着密度的增加,青贮玉米、秣食豆及总体的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呈下降趋势,而粗灰分、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呈增加趋势。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总体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增加,而粗灰分、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呈下降趋势。两年D2处理下总体氮含量、氮吸收量和氮肥利用效率显著高于D3,且D2获得较高的氮肥农学效率。N2、N3、N4处理的总体氮含量和氮吸收量显著高于N1,N3处理的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利用效率显著高于N4。所有处理中D2N3获得最高的氮肥利用效率,2019和2020年分别为1.41和0.86 kg·kg-1。因此,该处理是一种河西灌区青贮玉米/秣食豆间作系统适宜的田间管理措施,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燕麦(Avena sativa)目前已是我国第一大禾本科商品草,其进口量持续增长,饲草缺口不断扩大,研究燕麦高产优质的管理措施对推进我国畜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研究在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开展了2年田间试验,探究了多次刈割对燕麦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两年多次刈割处理的平均株高、分蘖数和干草产量显著(P 0.05)低于常规刈割,但株高累积量、总分蘖枝条数和总产量较常规刈割分别增加99.6%、315.0%和255.5%(P 0.05),并且第2次刈割(M2)的分蘖数和产量显著(P 0.05)高于其他刈割茬次。2)多次刈割可显著(P 0.05)降低平均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 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 ADF)含量,提高平均粗蛋白(crude protein, CP)和灰分(Ash)含量,且在5次刈割中M2的CP含量最高。多次刈割较常规刈割显著(P 0.05)提高了Ash、CP和粗脂肪(ether extract, EE)的总产量,降低了NDF和ADF总产量。3)在多次刈割条件下,燕麦产量与NDF、ADF和CP含量极显著(P 0.01)正相关。综上所述,在黄土高原地区多次刈割可提高燕麦产量和营养品质,是一种适宜该地区燕麦草地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温度、湿度、CO2浓度、光照等环境因子对马铃薯贮藏的影响,分析了马铃薯贮藏的最佳环境参数以及调控系统,并结合其参数研发一套基于单片机的马铃薯贮藏环境监控系统。该系统可实现数据采集、无线传输、本地数据存储、自动报警与调控、电脑终端接收等功能。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实时控制性优良,工作稳定,使用方便,非常适合于马铃薯的贮藏保鲜。  相似文献   
6.
7.
本研究于2019年在河西地区设置青贮玉米(Zea mays)单播(Z)、青贮玉米-秣食豆(Glycine max)混播(ZG)和青贮玉米-拉巴豆(Dolichos lablab)混播(ZD)3个种植方式,每个方式下设置6种灌溉模式,研究不同种植方式和灌溉模式对饲草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ZG和ZD的鲜干草产量显著(P<0.05)高于Z,鲜草产量较Z分别增加19.1%和16.4%,干草产量分别增加12.7%和9.0%.同一种植方式下,后期轻度亏水(I4)、前期轻度亏水(I5)和充分灌溉处理(I6)的鲜干草产量显著(P<0.05)高于重度亏水(I1),平均鲜草产量较I1分别增加39.1%、45.9%和46.6%,平均干草产量较I1分别增加35.8%、44.2%和43.8%.2)混播处理较单播提高粗蛋白含量,明显降低淀粉、酸性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进而提高相对饲用价值(RFV),且ZG较Z显著(P<0.05)增加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的产量.I5的平均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和RFV显著(P<0.05)高于I1,6种灌溉模式中I5的粗蛋白、淀粉、粗脂肪和粗灰分的产量最高.3)ZG和ZD较Z显著提高(P<0.05)水分利用效率(WUE).I5和I6的收获期土壤贮水量和蒸散量显著(P<0.05)高于I1,且I5的WUE显著(P<0.05)高于I4和I6.所有处理中ZG-I5的WUE以及粗蛋白、粗脂肪和淀粉的产量最高,并且鲜干草产量仅次于ZG-I6,该处理是适宜河西地区青饲玉米生产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8.
放牧和刈割是草地利用的有效方式,为探究施氮对黄土高原不同利用方式下无芒雀麦草地的饲草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效应,本研究在甘肃庆阳以无芒雀麦草地为研究对象,设置放牧(G)和刈割(M)两种利用方式,每种利用方式下设0(N1),80(N2)和160(N3)kg·hm-23个施氮水平。结果表明,放牧较刈割显著提高了无芒雀麦的株高累积量、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干草产量以及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的含量,并降低了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两种利用方式下,无芒雀麦的株高累积量和干草产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高,相对饲用价值(RFV)显著提高。放牧条件下施氮160kg·hm-2(G-N3)处理获得最高的两年平均干草产量和RFV,分别为7.89kg·hm-2和133.72,是一种适宜黄土高原地区无芒雀麦草地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2019-2020年,在甘肃河西地区设置玉米单作(C)、玉米-秣食豆间作(CM)和玉米-拉巴豆间作(CL)3个种植方式,每个种植方式设置重度亏水(T1)、后期亏水(T2)、交替亏水(T3)、后期轻度亏水(T4)、前期轻度亏水(T5)和充分灌溉(T6)6种灌溉模式,研究灌溉模式对禾-豆间作系统饲草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年CM和CL处理的群体干草产量显著高于C,2019年较C分别增加6.48%和9.47%,2020年分别增加9.09%和13.11%。两年CM和CL处理的群体酸性洗涤纤维(ADF)和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显著低于C,而群体粗蛋白含量、粗灰分含量及相对饲用价值(RFV)显著高于C,2019年CM和CL处理的RFV较C分别增加10.73%和13.06%,2020年分别增加7.39%和10.59%。两年CL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WUE)和灌水相对生产效率(IPE)显著高于C,2019年较C分别增加7.77%和11.41%,2020年...  相似文献   
10.
以宁夏盐池干旱区弃耕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正交设计L18(61×36)进行人工草地建植试验,研究了不同牧草品种、施肥量及秸秆还田量对弃耕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因素中牧草品种对土壤含水量、全盐及pH值影响极显著(P0.01),有机肥对土壤含水量、容重、pH值、全盐及有机质含量的影响极显著(P0.01),秸秆对土壤含水量、容重和全盐的影响显著(P0.05),NPK对pH值的影响显著(P0.05);禾本科牧草改善土壤含水量和容重的效果强于豆科,而提高土壤有机质的效果较弱;提高土壤含水量,降低土壤容重、全盐及pH值的最佳方案为圆柱披碱草(Elymus cylindricus Franch.)+有机肥36t/hm2+NPK(N 275kg/hm2、P225kg/hm2、K 225kg/hm2)+秸秆渣10t/hm2;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最佳方案为黄花草木樨(Melilotus offcinalia)+有机肥36t/hm2+NPK(N 165kg/hm2、P 135kg/hm2和K 135kg/hm2)+秸秆渣10t/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