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业科学   1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绒山羊羔羊和成年羊前体脂肪细胞的原代培养及传代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主要探索绒山羊羔羊和成年羊前体脂肪细胞的培养及传代方法,为研究绒山羊的脂肪代谢机理提供细胞模型。以3月龄阿尔巴斯白绒山羊羔羊肾周脂肪组织为试验材料,采用胶原酶法直接得到羔羊前体脂肪细胞,结合其细胞形态观察、生长曲线和油红O染色进行鉴定;以绒山羊成年羊肾周脂肪组织为试验材料,采用胶原酶法和"天花板"法得到成熟脂肪细胞后,通过去分化得到前体脂肪细胞,诱导分化后利用油红O染色鉴定其向成熟脂肪细胞分化的情况。绒山羊羔羊肾周脂肪组织中前体脂肪细胞的适宜分离条件为0.1%Ⅰ型胶原酶、37℃消化1 h,250×g离心10 min;传代时分离细胞采用0.25%胰蛋白酶消化60 s。细胞形态为梭形,生长曲线呈"S"型,油红O染色结果呈阳性。成年羊采用和羔羊相同的胶原酶法获得成熟脂肪细胞后,通过改进的"天花板"法获得前体脂肪细胞,经诱导分化后,油红O染色结果呈阳性。综上,采用Ⅰ型胶原酶消化法可直接分离培养3月龄绒山羊羔羊的前体脂肪细胞;采用胶原酶法和改进后的"天花板"法分离培养成年绒山羊的前体脂肪细胞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次氯酸钠是一种广谱高效消毒药,可广泛应用于人畜医疗卫生防疫。如饮用水消毒、疫源地消毒、污水处理、畜禽养殖场消毒。尤其适合于中型以上养鸡场的常规防疫、带鸡消毒、鸡舍、孵化厅以及笼体器具的消毒。 一、效果确实 次氯酸钠具有极强的渗透能力,能够渗入细胞壁、病毒外壳,使菌体蛋白变性致死;它在分解时可形成生态氧,迅速使细菌蛋白氧化变性;氯可  相似文献   
3.
养鸡场应用次氯酸钠消毒效果好张清月,刘忠琛(山东省胶州市畜牧局266300)次氯酸钠是一种广谱高效消毒剂,可广泛应用于人畜医疗卫生防疫。如饮用水消毒、疫源地消毒、污水处理、畜禽养殖场消毒。尤其适合于中型以上养鸡场的常规防疫,带鸡消毒,鸡舍、孵化厅以及...  相似文献   
4.
刺槐林凋落物输入量变化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刺槐林凋落物输入量变化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以探明其调控机制,为预测全球变化背景下土壤碳动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8年3月-2019年3月,在黄土高原中部,选择林龄15年的典型人工刺槐林开展野外试验,设置对照(地上凋落物输入量无变化)、地上凋落物完全去除和加倍3个处理,采集0~10和10~20 cm土层的土壤样品,测定不同处理的土壤温度、含水量、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顽固性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以及土壤呼吸速率,并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土壤有机碳与土壤呼吸速率、微生物生物量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在0~10 cm土层,与对照相比,地上凋落物去除处理土壤温度在2018年6,9和12月份均显著增加,而在2019年3月份无显著差异;地上凋落物加倍处理土壤温度在整个试验期间与对照相比均无显著差异。在2018年6月和9月,土壤含水量在3个凋落物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而在2018年12月,与对照相比,凋落物去除处理0~1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显著降低了24.44%,而地上凋落物加倍处理无显著变化;在2019年3月,3个凋落物处理土壤含水量差异显著。2019年3月,在0~20 cm土层,与对照相比,凋落物加倍处理中土壤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顽固性有机碳含量均无显著变化,而地上凋落物去除处理的土壤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顽固性有机碳含量均明显增加且总体差异达显著水平。在0~10 cm土层,与对照相比,地上凋落物加倍处理仅在2018年6月显著降低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凋落物去除处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在2018年6月显著降低了71.96%,而在2018年9月和12月分别显著增加了101.59%和120.27%。对照和地上凋落物加倍、去除处理的土壤呼吸速率分别为1.41,1.84和1.32 μmol/(m2·s)。结构方程模型表明,土壤呼吸速率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能解释土壤有机碳41 %的方差变异,且土壤有机碳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与土壤呼吸速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结论】在黄土丘陵区,短期去除凋落物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的积累,而凋落物加倍处理则对其无显著影响,这可能与微生物的碳储存过程及土壤呼吸的碳释放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5.
试验以阿尔巴斯白绒山羊为瘤胃液供体,探讨日粮中添加黑沙蒿对绒山羊体外瘤胃发酵功能的影响,为黑沙蒿在绒山羊生产中的科学使用提供依据。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分为5个组,每组6个重复,各处理组中黑沙蒿占底物配比为0(对照组)、1%(试验1组)、2%(试验2组)、3%(试验3组)和4.5%(试验4组),分别在体外培养3、6、9、12、24 h。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黑沙蒿可显著提高3 h和6 h体外培养液的pH值(P=0.035、P=0.005),显著提高所有时间点体外培养液的NH_3-N浓度(P0.05);显著提高6、9、24 h体外培养液中BCP(菌体蛋白)的含量(P0.05),显著降低6、12 h和24 h体外培养液中的原虫数量(P0.05),显著提高所有时间点的产气量(P0.05)。由此可见,添加不同水平的黑沙蒿可抑制原虫的繁殖,促进体外瘤胃发酵。综合各指标可知,在各处理组中,以添加3%黑沙蒿的试验3组促进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育雏应该注意什么张清月,刘忠琛,王书明,刘光梅(山东胶州市畜牧局266300)雏鸡,由于其体弱、抗逆性差以及其对温度、光照、饮水、觅食等具有特殊的要求,对一般养鸡户特别是对初学养鸡者来说是个不小的难题。事实上,当你了解了它的行为反应之后,再采取一些必...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探究亚麻油和棕榈油对绒山羊屠宰性能、组织器官生长发育和肉品质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取60只体重[(18.60±1.61) kg]相近、健康的(120±10)日龄内蒙古阿尔巴斯白绒山羊羯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羊。亚麻油组(LNO组)、棕榈油组(PMO组)和混合油组(BLP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等量的亚麻油、棕榈油和混合油(亚麻油∶棕榈油=2∶1)。预试期15 d,正试期90 d。结果表明:BLP组的宰前活重显著低于PMO组和LNO组(P<0.05),肠系膜脂相对重量显著高于PMO组和LNO组(P <0.05),胴体重显著低于LNO组(P <0.05),大网膜脂相对重量有低于PMO组的趋势(P=0.080),皮毛、头和肺脏相对重量显著高于LNO组(P<0.05),十二指肠、回肠、肝脏和胰腺的相对重量显著高于PMO组(P<0.05),肾周脂肪相对重量显著高于PMO组(P<0.05),背最长肌pH_(45 min)、△pH和滴水损失显著低于PMO组和LNO组(P<0.05),背最长肌和臂三头肌中粗脂肪含量有高于LNO组和PMO组的趋势(P=0.095、P=0.096)。由此可见,饲粮中亚麻油和棕榈油混合添加较单独添加降低了绒山羊宰前活重和胴体重,但促进了皮毛、头、肺脏、十二指肠、回肠、肝脏和胰腺等组织器官的生长,增加了肾周脂肪和肠系膜脂的沉积;亚麻油与棕榈油混合添加较单独添加减缓了屠宰后肌肉的酸变进程,降低了肌肉滴水损失,有提高肌肉中粗脂肪含量趋势,有利于改善肉品质。  相似文献   
8.
1.防暑降温夏季气候炎热,因此,一要注意羊舍通风,搭建凉棚并种植一些藤蔓植物遮荫,避免阳光直射。二要注意保持地面干燥,以防因潮湿诱发疾病。 2.精心喂养炎热的气候条件往往影响羊的食欲,因此,喂养时要注意早餐早喂、晚餐晚喂,中餐要多喂一些青绿多汁饲料,供给添加1~2%食盐的足够清洁饮水,以利于散发热量和补充体内的盐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近年来代谢组学应用于反刍动物营养代谢研究的进展,同时为代谢组学在该研究领域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本文采用文献综述和归纳总结的方法,从代谢组学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应用范围入手,结合近5年来代谢组学在反刍动物的瘤胃、血液和动物产品等方面的应用实例,以期借助代谢组学技术的研究优势,阐释更多机体营养代谢的机制。结果表明:1)应用代谢组学能从更加基础的层面全面探究营养利用与转化过程,极大推动了反刍动物营养学的发展。2)瘤胃代谢组学发展迅速,目前主要的研究集中于探究瘤胃酸中毒、营养物质高效利用以及影响生产性能的调节机制。3)血液代谢组学主要用以发现反映营养代谢状况以及影响生产性能的生物标志物。4)代谢组学为提高乳和肉产量、改善乳和肉品质提供了更加全面的参考。针对以上研究现状,提出目前代谢组学应用存在的局限性和未来发展方向:基于单一的检测手段可能无法得到十分全面的代谢物信息;定性和功能数据库标准不统一;非靶向与靶向代谢组学结合得到的数据可能更加可靠;代谢组学所得到的复杂数据需要生物信息学等学科的充分解析;多组学技术整合与相互补充验证是营养代谢研究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利用体外批次培养法,通过测定培养各时间点的瘤胃发酵参数并结合多项组合效应值(MFAEI),研究向底物中添加不同剂量的诺丽果原粉对绒山羊体外瘤胃发酵功能的影响,为绒山羊生产中新型替抗产品的开发及诺丽果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支撑。试验以2周岁内蒙古阿尔巴斯白绒山羊为瘤胃液供体动物,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别向发酵底物中添加0、1.0%、2.0%、3.5%和5.0%的诺丽果原粉,并分别培养3、6、9、12和24 h。结果表明:不同添加剂量的诺丽果原粉均显著降低了体外瘤胃发酵pH、氨态氮(NH 3-N)浓度、原虫数量和乙酸/丙酸(P<0.05),显著提高了菌体蛋白(BCP)浓度、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和MFAEI(P<0.05),且添加剂量为3.5%时可较好地促进瘤胃发酵功能。由此可见,添加诺丽果原粉可促进绒山羊的体外瘤胃发酵功能,并能降低原虫数量,且均在剂添加量为3.5%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