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农业科学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观察中药复方制剂芩黄清肺散的抗炎、止咳、化痰、平喘作用,试验将动物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物组、芩黄清肺散高、中、低剂量组。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模型法观察芩黄清肺散抗炎作用;通过小鼠浓氨水引咳法观察其止咳作用;通过小鼠气管酚红排泌法观察其祛痰作用;通过组织胺和乙酰胆碱豚鼠引喘模型观察其平喘作用。结果表明:芩黄清肺散能够降低二甲苯所致小鼠耳部肿胀,提高抑制率;能显著抑制浓氨水引起的咳嗽,延长咳嗽潜伏期,减少咳嗽次数;能促进小鼠气管内酚红的分泌,促进痰液的排出;哮喘试验中芩黄清肺散能延长豚鼠哮喘发作潜伏期。可见芩黄清肺散具有较好的止咳、祛痰、平喘、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宠物出现在大众视野中。近年来,人们逐渐发现并重视宠物健康问题。美国兽医实践中心一项研究表明口炎(13.1%患病率)和牙结石(24.2%患病率)是猫最常发生的疾病[1]。猫口炎(feline stomatitis)是猫口腔黏膜表层或深层组织的炎症,可以是口腔的原发性疾病或全身性疾病继发,炎症的表现可能是局部性的也可能是弥漫性的。但到目前为止,人们对猫口炎的发病原因、药物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明确,因此也缺乏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对板连败毒口服液(BBO)的解热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探索。48只清洁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6组(8只/组),分别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阳性药物组(布洛芬)、BBO低剂量组、BBO中剂量组、BBO高剂量组。阴性对照组家兔耳缘静脉注射生理盐水4mL/kg;其余各组家兔耳缘静脉注射330mL/L脱脂牛奶溶液4mL/kg建立发热模型。造模1h后,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BBO(0.6、1.2、2.5g/kg),连续3次,每次间隔1h;阳性药物组灌胃给予布洛芬水溶液(0.03g/kg)连续3次,阳性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灭菌生理盐水灌胃,连续3次,每次间隔1h。造模后每1h测定体温一次,连续监测5次,观察BBO对家兔发热的解热作用。监测完最后一次体温后麻醉家兔取下丘脑,ELISA检测下丘脑中与炎性发热相关因子,包括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环磷酸腺苷(cAMP)和前列腺素E2(PGE2)等,探讨BBO的解热机制。结果表明,BBO能够显著降低家兔体温;能够显著降低下丘脑中IL-1β、IL-6、cAMP、PGE2的含量。BBO的解热机制可能与抑制下丘脑IL-1β、IL-6、PGE2等内生致热源从而降低cAPM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4.
对板连败毒口服液进行安全药理学研究。通过小鼠戊巴比妥钠阈剂量(阈下剂量)催眠试验、小鼠一般状态及自主活动试验和小鼠的协调性试验,考察药物对神经系统的影响;用MC4000无创血压仪和EMKA小动物无创肺功能仪检测,记录不同时间段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脉搏、呼吸频率、潮气量、呼吸节律等相关指标,分析药物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的影响。板连败毒口服液对小鼠戊巴比妥钠阈(阈下剂量)剂量催眠试验结果显示,睡眠持续时间和睡眠个数3个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小鼠一般状态及自主活动试验和机能协调运动试验中,3个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板连败毒口服液对大鼠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脉搏、呼吸频率、潮气量、呼吸节律等无显著影响。板连败毒口服液对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均无显著影响,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5.
测算鸡与其他实验动物等效剂量换算系数,为完善鸡常用基础实验数据提供依据。用Photoshopcc 2015测算鸡皮表面积,基于体质量与体表面积,求出鸡在Meeh-Rubner氏公式中的K值,计算出鸡与其他实验动物之间药物剂量换算的系数。鸡在Meeh-Rubner氏公式中的K值为9.24±1.03,mg/kg~mg/m~2转移因子为10.00±1.36,单位体重上表面积的相对比值为0.30±0.044。研究结果可为鸡在生物医学及畜牧养殖方面的健康合理用药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6.
采用硫酸铜溶液灌胃的方式探讨铜中毒对小鼠心肺及肝功能的影响,为临床诊断铜中毒提供参考。采用MC4000血压分析系统和EMKA无创肺功能监测系统检测小鼠心肺功能的相关指标,通过测定血液生化指标观察心、肝、肺功能,通过HE染色观察各脏器的病理变化。结果表明,各试验组小鼠的呼吸频率(f)、潮气量(TV)、平均动脉(MAP)和脉搏(P)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血液生化指标测定结果显示,高剂量组小鼠血清的谷草转氨酶(GOT)和乳酸脱氢酶(LDH)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数据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各试验组小鼠的心、肺和肝均有病理变化。铜中毒对小鼠心、肺和肝均有影响,其中对肝的影响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7.
用双腔法测量大鼠肺功能的基础数据,为呼吸系统疾病相关的大鼠动物模型的肺功能检测提供参考。采用EMKA无创肺功能监测系统,对40只SD大鼠肺功能的17项指标(潮气量,TV;最大呼气量,EV;每分通气量,MV;吸气时间,Ti;呼气时间,Te;吸气流峰值,PIF;呼气流峰值,PEF;间歇时间,RT;呼吸频率,f;吸气末期停顿,EIP;呼气末期停顿,EEP;暂时停顿,Pau;支气管收缩程度,Penh;延迟时间,dT;特殊气道阻率,SRaw;特殊气道导率,SGaw;呼气中期流速,EF50)进行检测。TV值为1.01 mL(0.41~2.23),EV为1.01mL(0.41~2.22),MV为226.02mL(76~517),Ti为144.17 msec(108~204),Te为172.45msec(118~265),PIF为11.05mL/s(4.6~27.1),PEF为10.58mL/s(3.4~23.9),RT为107.08msec(76~188),f为196.88bpm(141~255),EIP为2.72 msec(2~4),EEP为19.56 msec(13~32),Pau为0.63(0.41~0.88),Penh为0.62(0.33~1.06),dT为39.56ms(4.56~96.38),SRaw为38.53cm H_2O.s(2.27~83),SGaw为0.078l/cmH_2O.s(0.01~0.37),EF50为9.5mL/s(3~20)。试验同时发现,大鼠肺功能部分指标在不同时间段、不同性别差异具有显著意义。首次测得SD大鼠无创肺功能多项指标,对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和相关标准的制定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通过无创方式对芩黄清肺散(Qinhuang qingfei powder,QQP)进行安全药理学研究。采用MC4000无创血压仪检测清醒大鼠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和脉搏;采用EMKA无创肺功能仪检测清醒大鼠的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f)、潮气量(tidal volume,TV)和呼吸曲线;同时进行小鼠戊巴比妥钠阈剂量(阈下剂量)催眠试验、小鼠一般状态及自主活动试验以及小鼠机能协调运动试验。结果表明,清醒大鼠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功能试验,芩黄清肺散3个剂量组大鼠的MAP、脉搏、f、TV、呼吸曲线等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戊巴比妥钠阈剂量催眠试验,3个剂量组小鼠入睡时间和睡眠持续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催眠试验的结果表明,3个剂量组小鼠睡眠数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小鼠一般状态及自主活动试验和小鼠机能协调运动试验中,3个剂量组小鼠睡眠数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说明芩黄清肺散对受试动物的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均无影响,是一种临床上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9.
为建立芩黄清肺散的质量标准,采用显微鉴定和薄层色谱法(TLC)对方剂中黄芩、大黄、枇杷叶和甘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黄芩苷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为依利特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47∶53∶0.2);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80nm;柱温40℃;进样量20μL。显微鉴定结果表明,韧皮纤维单个散在或数个成束,梭形,长60μm~250μm,壁厚,孔沟细(黄芩);草酸钙族晶,直径60μm~140μm(大黄);非腺毛为单细胞,常弯曲(枇杷叶);木纤维成束,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鞘纤维(甘草)。TLC结果表明,供试品中,在与对照品或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示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对照无干扰。HPLC结果显示,黄芩苷在0.241μg~1.208μg(r=0.999 9)具有良好的线性范围,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的RSD3.0%,加样回收率为100.49%(RSD=1.71%,n=9)。该研究所建立标准可用于芩黄清肺散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火炭母口服液对鼠伤寒沙门菌感染小鼠肝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48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及火炭母高、中、低剂量组,每组8只。阳性药物组小鼠灌胃庆大霉素(20 mg/kg),火炭母高、中、低剂量组小鼠分别灌胃16、8和4 g/kg火炭母,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分别给予等体积的PBS,连续给药8 d。预防性给药2 d后,空白对照组小鼠灌胃0.2 mL PBS,其他组小鼠一次性灌胃0.2 mL 5×104 CFU/mL鼠伤寒沙门菌溶液。给药结束后处死小鼠,解剖取肝脏,制作组织切片并经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变化,平板培养基培养肝脏组织悬液检测小鼠肝脏载菌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α干扰素(IFN-α)、IFN-β、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TANK结合激酶1(TBK1)、干扰素调节因子3(IRF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肝脏病理观察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肝脏有淤血,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肝细胞明显肿胀、排列紊乱,胞质染色加深,肝细胞坏死和凋亡;经火炭母处理后,高剂量组小鼠肝脏组织中少量炎症细胞,淤血及肝细胞坏死和凋亡的情况得到改善,肝细胞染色深、轻微肿胀、排列紊乱,而中、低剂量组除肝细胞胞质染色深、轻微肿胀、排列紊乱外,其他病变不明显。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肝脏中鼠伤寒沙门菌负荷显著增加(P<0.05),IRF3、P-IRF3、IFN-α、IFN-β和IFN-γ表达显著下降(P<0.05),TNF-α和IL-1β表达水平则显著上升(P<0.05);与模型组相比,火炭母各剂量组小鼠肝脏中鼠伤寒沙门菌负荷均显著降低(P<0.05),中剂量火炭母能明显增强TBK1蛋白的磷酸化和IRF3蛋白的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P<0.05),增加IFN-α、IFN-β、IFN-γ的蛋白水平(P<0.05),且能显著降低TNF-α和IL-1β的分泌(P<0.05)。【结论】火炭母可能通过上调TBK1-IRF3途径诱导IFN产生,缓解鼠伤寒沙门菌感染致小鼠肝损伤,以8 g/kg给药剂量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