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农业科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研究以‘清水’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Qingshui’)与‘WL168’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WL168’)的杂交后代选育系RSA-01,RSA-02和RSA-03为研究对象,于种植第5年对其表型特征及生理特性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RSA-01,RSA-02地上生物量显著低于‘WL168’(P<0.05),而RSA-03显著高于‘清水’;RSA-02,RSA-03茎粗显著高于‘清水’和‘WL168’,而茎叶比均低于‘清水’;各形态指标中,茎粗变异系数最小,且RSA-03值最小,为2.17%;通径分析表明,RSA-01,RSA-02和RSA-03的茎叶比、茎粗与其地上生物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649和0.709,-0.700和0.422,-0.858和0.189,茎叶比、茎粗是影响地上生物量的关键因素;RSA-01,RSA-03的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低于‘清水’和‘WL168’。与亲本‘清水’相比,RSA-03的地上生物量和茎粗都具有显著的杂种优势,但其抗逆性减弱,该研究结果为后期产量改良及抗逆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11月19~20日,县委办、县农机局组成调研组,就全县农机合作社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实地查看了富民、长盛、永旺等6家合作社,并座谈了部分业主。1全县农机合作社基本情况及发展特点目前,全县在工商部门注册的农机专业合作社有21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2家、省级示范社1家、县级示范社5家),拥有社员570人,固定资产总额4 193万元(各类机  相似文献   
3.
6月27日,南宁市副市长温守荣在市林业局领导陪同下,到武鸣县检查指导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武鸣县2007年3月初被确定为全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县(区)之一,提出了建设“一个中心、两个市场、三个”的林业配套改革思路。截止2008年6月10日,全县13个镇1796个村民小组完成了外业调查任务,占任务数的52.6%。累计发放林权证1316本,3200多宗,林地2.46万公顷。  相似文献   
4.
通过调查草地贪夜蛾对云南省生产上常用玉米品种的危害情况,采取统防统治.结果表明,玉米被害株率明显下降,草地贪夜蛾危害果穗被害位点数明显下降,还发现草地贪夜蛾可以通过玉米果穗顶部花丝处、玉米果穗中部以及玉米果穗基部钻蛀取食,其中通过玉米果穗顶部花丝处钻蛀取食占57%~100%,玉米果穗中部苞叶钻蛀取食占4%~40%,玉米...  相似文献   
5.
稻飞虱是云南省水稻生产中的重要害虫之一.2013年云南省稻飞虱发生表现出:冬季虫源少于2012年同期,早稻田和中稻秧田期稻飞虱重发生,中稻稻飞虱发生较轻等特点,针对发生特点,采取“强监测,抓重点区域的监测与防控”等针对性措施,及时科学有效地开展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6.
2013年云南省农作物病虫害又是一个重发、异发年.据不完全统计,全省病虫草鼠害发生面积达1028.67万hm^2次(1.543亿亩次),发生程度和面积与2012年基本持平.病虫种类、发生区域特点明显,虫害发生整体水平重于病害.全省病虫害防控工作以监测结果为依据,以实现粮食生产安全为目标,抓好关键病虫害、关键时期、关键区域的关键技术落实,累计完成防治面积1446.67万hm^2次(2.17亿亩次),挽回损失310万t.  相似文献   
7.
人工神经网络是属于机器学习领域中的监督学习,利用神经网络的非线性逼近能力,对病害的发生时间、感染程度以及病害迁移方向进行预测。相比较于传统的病害预测方式,人工神经网络具有实时性高、精度高、容错性强等特点,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另一种技术支撑。本文通过研究资料发现农业病害的发生跟气候有巨大的关系,结合这点并利用神经网络的强大学习能力对历史病害数据与发生程度进行分类处理,最后再利用已训练好的网络模型预测未来病害的发生趋势。  相似文献   
8.
在广泛调研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云南省高原农经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工作的重要性、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提出增加经费投入、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创新监测模式、建立预警信息平台、强化校地院地合作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通过收集田间调查数据,总结了云南省2019—2021年入侵前3年草地贪夜蛾为害作物种类、扩散区域、发生面积等情况。结果显示,玉米是该虫在云南的主要寄主,为害面积占比超过98%;甘蔗、小麦、高粱、生姜等作物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为害。甘蔗、高粱、水稻、小麦集中在苗期受害,成熟期基本未见为害,而生姜收获期心叶部也受到为害。地处滇南低海拔地区且与境外接壤的普洱、红河、文山、德宏、临沧、保山、西双版纳7市(州)在3年内的发生面积较大、发生程度较重,其发生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68.47%;其次,玉溪、大理、楚雄、昆明等滇中地区发生面积占全省发生面积的21.89%;滇东北地区的曲靖和昭通以及滇西北地区的丽江、迪庆、怒江的发生面积较少,合计仅占9.65%,草地贪夜蛾的发生表现出从北到南逐渐加重的趋势。每年的5月下旬以后,草地贪夜蛾的发生面积迅速增加,并在6—7月达到发生的高峰期,夏季发生面积最大;2019年和2021年夏季草地贪夜蛾百株虫量和被害株率最高,2020年秋季最高;受玉米价格高、农民防治意愿高等因素影响,冬季鲜食玉米平均百株虫量、被害株率较小,为害程度较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