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农业科学   1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播期对冀西北坝上农牧交错区青贮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冀西北坝上地区青贮玉米(Zea mays L.)适宜的播种日期,本研究以青贮玉米'德美亚1号'、'院军1号'、'巡天3号'、'德美亚2号'4个品种为材料,设置S1(5月2日)、S2(5月7日)、S3(5月12日)3个播期,开展播期试验,探究3个播期下青贮玉米的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等农艺性状及产量、品...  相似文献   
2.
在冀西北半干旱区,按照标准的田间试验设计方法开展硅钾复合肥在玉米上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硅钾复合肥对玉米的农艺性状、果穗性状及产量均具有显著的影响,说明硅钾复合肥在冀西北地区施用,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3.
张俊平  刘社平  俞凤芳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8):8834-8834,8843
北京位于我国一年两熟制的北部边缘,为了提高该地区的粮食产量,研究了小麦—玉米—玉米间套作(简称麦玉玉间套作)模式的高产性能。结果表明,采用适宜的种植模式,选择合适的品种搭配,加强田间管理。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发挥种间互补优势,减少种间竞争,是获得高产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
以4个不同的六倍体裸燕麦品种和普通小麦进行正反杂交,确定裸燕麦和普通小麦的可交配性。调查杂种结实率并诱导杂种愈伤组织。结果表明:六倍体裸燕麦与普通小麦的可交配性和愈伤组织诱导率因品种和正反交方式的不同而不同。在以六倍体裸燕麦为母本的正交试验中,‘白燕2号’母本结实率最高,为12.98%。在以六倍体裸燕麦为父本的反交试验中,‘白燕5号’为父本时结实率最高,为6.25%。相同品种间正反交结实率也有差异。4个裸燕麦品种与春小麦的杂种胚均有较高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此研究对燕麦的优异基因资源的利用和裸燕麦、小麦种质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植物遗传学教学实践中,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积极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探索。文章研究在明确创新能力涵义、创新人才特征的基础上,剖析了现阶段遗传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根据专业特点设计学生知识、能力结构和依据专业发展构建模块教学内容两方面进行了适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植物遗传学教学内容优化探讨。  相似文献   
6.
为了寻求药用百合离体培养的最佳配方,大幅提高其繁殖系数,利用药用百合鳞片作为外植体,对百合鳞茎的诱导、增殖、生根等关键性技术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鳞茎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0.5 mg/L;鳞茎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 0.2 mg/L+NAA 0.6 mg/L和MS+6-BA 0.2 mg/L+2,4-D 0.4 mg/L;幼苗生根的最适培养基为1/2MS+NAA 0.2 mg/L。  相似文献   
7.
小麦玉米间套作的高产和光合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小麦玉米平作为对照,研究了北京地区小麦/玉米/玉米间套作模式下,小麦、玉米的高产和光合性能。结果表明,2.7 m带宽的麦玉玉间套作的平均产量为18 871.5 kg/hm2,比麦玉平作增产20.19%。并且,构建了较为理想的光合群体结构,光合性能改善,其中小麦的光合速率较对照提高30.29%,夏玉米的光合速率较对照提高14.54%。  相似文献   
8.
在冀西北半干旱高寒区的两种不同的土壤中,进行饲用玉米产量表现的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的产量滩地明显高于沙地.沙地追氮对饲用青玉米有明显增产效果,而滩地追氮对饲用青玉米没有明显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9.
平衡施肥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平衡施肥对马铃薯的效果,就马铃薯产量和品质性状方面进行了平衡施肥和传统施肥的比较。结果表明,平衡施肥较传统施肥大薯率高,达73.9%,产量高达31011.15kg/hm2;平衡施肥较传统施肥马铃薯粗蛋白质和淀粉含量提高14.13%和15.78%;且平衡施肥经济效益好。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张家口市设施甜椒主要病虫害的危害症状,并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以期指导广大菜农了解、认识甜椒病虫害,为采取防治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