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6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评价超声检测颈动脉结构的改变与冠状动脉病变及其严重程度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76例临床怀疑或已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分为冠心病组(58例)和正常对照组(18例),用高分辨率超声检测所有患者的双侧颈动脉(OCA)内径、内膜一中膜厚度(IMT)、斑块及其数量,计算颈动脉几何形状改变。结果 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内径、IMT、颈动脉半径和IMT的比值(R/IMT)均和年龄增长显著相关。结论 超声检测的颈动脉结构与弹性特征改变与年龄增长显著相关。超声检测的OCA斑块、IMT可较准确的预测冠心病危险性。超声检测的OCA结构及弹性特征的变化可与预测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但预测价值不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舒肝健脾养血法对寻常型银屑病免疫功能、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分别给予阿维A胶囊联合白凡士林治疗及舒肝健脾养血法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对比治疗前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皮肤屏障功能、免疫功能及炎症因子。结果: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皮肤屏障功能、免疫功能及炎症因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皮肤屏障功能、免疫功能及炎症因子均较治疗前改善,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皮肤屏障功能、免疫功能及炎症因子均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肝健脾养血法能够有效提高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免疫功能,降低炎症因子,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窄谱中波紫外线(narrow-band ultraviolet B,NB-UVB)联合卡泊三醇治疗寻常型银屑病(psoriasis vulgaris,PV)的临床疗效,分析治疗前后血清1,25(OH)2D3、IL-37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探讨PV的发病和治疗机制.方法:对35例中重度PV患者(A组)采用NB-U...  相似文献   
4.
角蛋白17作为一种细胞骨架蛋白,在银屑病患者皮损中过度表达,被认为是银屑病的一种特异性标志物。角蛋白17是一种自身抗原,携带某些和链球菌M6蛋白相似的表位。这些表位可以刺激自身反应性T细胞增殖,促进银屑病相关的细胞因子释放,继而进一步刺激角质形成细胞产生角蛋白17。研究表明角蛋白17/T细胞/细胞因子自身免疫环路可能参与银屑病的发病机制,角蛋白17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银屑病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不明原因发热与恶性肿瘤的关系。方法 对以不明原因发热起病的肿瘤患者进行病史分析、肿瘤标记物检测、影像学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以不明原因发热起病的65例恶性肿瘤中,血液系统恶性肿瘤29例,占44.6%;消化系统肿瘤27例,占41.5%,其中原发性肝癌19例,占29.2%;肺癌6例,占9.2%。结论 恶性肿瘤是引起不明原因发热的主要病因之一,尤其以血液系统及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为多见,及时有效地进行相关肿瘤的检查,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区域性缓释化疗在胃肠道恶性肿瘤中的疗效.方法 60例行胃肠道恶性肿瘤手术患者,按患者意愿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在手术结束关腹前在瘤床和沿淋巴引流途径分多点植入缓释氟尿嘧啶,对照组手术后不植入药物.两组术后均行全身化疗.观察两组术后切口愈合情况,有无吻合口漏、肠梗阻、腹膜炎、腹腔化疗的不良反应、腹腔复发和转移等.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化学性腹膜炎、切口感染、吻合口漏、肠梗阻及胃排空障碍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治疗组2、3年生存率分别为60.0%(18/30)和43.3%(13/30),优于对照组的40.0%(12/30)和30.0%(9/30)(P<0.05),且治疗组复发率和转移率分别为10.0%(3/30)和6.7%(2/30),低于对照组的23.3%(7/30)和23.3%(7/30)(P<0.05).结论 缓释氟尿嘧啶进行区域性化疗具有缓释和靶点的双重特性,体现了显著的药效学效果,患者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7.
66只雄性成年小白鼠分组放入1℃冰箱中分别低温处理1天、1周、2周、3周和4周,另有21只小白鼠放在室温(约20℃)中作对照组.杀死后取甲状腺和肝脏作常规H·E·染色及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糖元和RNA观察.实验结果表明低温处理后甲状腺和肝脏均出现变化,但以低温3周时各种变化最明显,如甲状腺滤泡内径减小,ACP和AKP含量几乎全部消失;肝脏ACP显著减少,RNA含量明显增加,肝糖元减少最明显,低温4周则有逐渐恢复趋势.  相似文献   
8.
皮肤鳞状细胞癌中p16基因甲基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研究显示,p16基因第1外显予5'CpG岛的高甲基化在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1],特别是在一些过去未发现有p16基因缺失与突变的肿瘤中也发现由p16基因甲基化而引起的基因失活。我们应用限制性内切酶-PCR法对40例原发性皮肤鳞状细胞癌(鳞癌)组织和10例正常皮肤组织进行pl6基因甲基化的检测,以探讨皮肤鳞癌的发生发展是否与pl6基因甲基化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大剂量冲击疗法和常规剂量法对化疗相关性贫血的疗效。方法 将化疗后贫血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RHEPO40000U,每周1次,共7次)与试验组(RHEPO40000U,第1、4、7、10、13、20、27、34、41天),共观察8周,每2周进行1次评价疗效。结果 试验组治疗2周后Hb明显升高,对照组4周后Hb明显升高;试验组的4、6、8周Hb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2、4、6、8周有效率分别为41.9%、64.5%、83.9%、87.1%,高于对照组的16.1%、32.3%、54.8%、61.3%(P〈0.05);两组输血需求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EPO大剂量冲击疗法对化疗相关性贫血的疗效优于常规剂量法。  相似文献   
10.
戴骥盈教授 (1914 .12~1992 .10 ) ,江苏省靖江市人 ,194 1年毕业于江苏医学院。先后在福建医学院、江苏省戒烟医院、江苏医学院、南京医学院和徐州医学院工作。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曾任中华医学会江苏分会理事、皮肤性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任委员 ,徐州医学会理事、皮肤性病学组主任 ,徐州医学院临床医学部主任 ,皮肤性病学教研室主任 ,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皮肤科主任。中华皮肤科杂志编委、临床皮肤科杂志副主编。江苏省第四、五、六届政协委员 ,五届政协常委 ,徐州市八届人大代表、常委 ,徐州市七届政协委员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