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角膜内皮移植术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4例大泡性角膜病变行角膜内皮移植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的体位护理以及正确用药、出院后按时复诊的必要性的指导.结果 4例治愈,术后角膜植片透明,疼痛明显减轻,视力提高,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很好的术中配合、术后精心护理尤其是体位护理、按医嘱及时准确的用药、详细有效的出院用药指导是手术治疗取得成功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改良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手术效果及在大规模防盲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229例229眼白内障患者采用改良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观察术前、术后的视力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第1天,220眼视力明显提高,>0.6者10.9%,0.3~0.6者65.9%,0.05~0.3者19.2%,<0.05者3.9%,主要并发症有角膜水肿、前房葡萄膜炎反应。结论:改良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是一种安全、可靠、高效的手术方法,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早期前房穿刺放液治疗重度外伤性前房积血的效果。方法对60例(60眼)重度外伤性前房积血,按年龄进行分层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早期前房穿刺放液及保守治疗,观察前房积血后眼压变化、积血吸收时间、瞳孔大小变化及视力恢复情况。结果重度外伤性前房积血伤后早期83.3%出现眼压升高,早期前房穿刺放液组眼压下降明显,与保守治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前房穿刺放液组积血平均吸收时间为(5.57±1.28)d,与保守治疗组的平均(10.00±1.91)d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前房穿刺放液组有3例出现瞳孔散大,保守治疗组有11例出现瞳孔散大,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期前房穿刺放液组治疗后平均视力0.84±0.45,保守治疗组愈后平均视力0.61±0.4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前房积血早期行前房穿刺放液可加快积血吸收,减少并发症,获得较好的视力恢复。  相似文献   
4.
范丽  许金美  林旭初  颜鲁宁  孙涛 《全科护理》2016,(19):1993-1995
[目的]总结结膜瓣遮盖术治疗角膜溃疡穿孔的护理。[方法]对26例角膜溃疡穿孔病人行结膜瓣遮盖术,同时加强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正确用药以及出院后按时复诊的必要性的指导。[结果]26例全部治愈,术后疼痛明显减轻,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加强结膜瓣遮盖术治疗角膜溃疡穿孔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LASIK术后泪膜及角膜知觉的早期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泪膜及角膜知觉的早期改变,以指导术后治疗.方法:37例(73眼)行LASIK术,分别于术前、术后1、7 d、1、3个月记录患者主观症状,检查角膜知觉、泪膜破裂时间(BUT)、荧光素染色、泪液分泌试验(ShirmerI).结果: LASIK术后与术前比较,病人出现干眼症状,泪液分泌减少,术后3个月时仍未恢复(P<0.01).术后BUT缩短(P<0.01),角膜知觉下降(P<0.01),术后3个月基本恢复.结论:LASIK术后早期病人干眼症状加重,泪液分泌量减少,角膜知觉下降,术后应定期复查,早期适当补充人工泪液.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近绝对期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8例28眼近绝对期青光眼患者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术后观察视力、眼压、前房、滤过泡及并发症,随访观察约3~12mo。结果:选取28例患者术后眼压得到控制,11例术后视力提高,14例无变化,3例视力下降。术后并发症主要为角膜水肿,浅前房及葡萄膜炎反应。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能显著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近绝对期青光眼是一种安全及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 ( PTK )在浅层角膜病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 PTK治疗 8例 ( 10只眼 )角膜浅层病变,术后随访观察6~12月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术前及术后 1、3、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均值作配对t检验,对数视力平均提高0.15 ( P < 0.001).术后 6个月,远视漂移度数平均为 + 1.6 D.结论 PTK治疗浅层角膜病变安全有效,术后存在远视化和原有疾病可能复发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柿叶黄酮对KKAy小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以及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的影响及其保护机制。方法:取30只8周龄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组,另取150只8周龄雄性KKAy小鼠随机分为KKAy模型组、柿叶黄酮高、中、低剂量组、羟苯磺酸钙组,每组各30只小鼠。柿叶黄酮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柿叶黄酮(50,100,200 mg·kg~(-1)·d~(-1))ig,羟苯磺酸钙组给予羟苯磺酸钙230 mg·kg~(-1)·d~(-1)ig,KKAy模型组及正常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共16周。检测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GHb),血液流变学指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法检测视网膜内CTGF,VEGF,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HIF-1α的表达。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视网膜组织损伤情况,TUNEL检测视网膜细胞凋亡程度。结果:与正常组小鼠比较,KKAy模型组小鼠的血糖显著升高,GHb的水平显著降低(P0.01),视网膜CTGF,VEGF和HIF-1α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视网膜组织结构损伤严重。经过16周给药,与KKAy模型组比较,柿叶黄酮中、高剂量组小鼠的血糖显著降低(P0.01),GHb的水平显著提高(P0.01),视网膜CTGF,VEGF和HIF-1α的表达及明显减少(P0.05,P0.01),视网膜组织损伤情况改善明显。结论:柿叶黄酮对KKAy小鼠DR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视网膜内CTGF,VEGF和,HIF-1α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前房注入无菌空气治疗白内障手术结束时出现前房不稳定的情况,观察手术效果、并发症,评估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白内障手术结束时前房不稳定的病例,将其分成两组,注气组31眼为前房注气组,注液组27眼为注液(平衡盐溶液,BSS)组,观察前房气泡吸收情况及前房稳定性,对角膜内皮细胞、视力、眼压的影响,有无其它并发症如眼内炎症、黄斑囊样水肿。

结果:两组术前眼压对比、术后眼压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气组术前眼压(15.29±0.53)mmHg与术后1d眼压(14.58±0.63)mmHg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对比(2 435.71±194.80 vs 2 430.74±191.95 个/mm2),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对比(2 400.74±194.00 vs 2 398.22±193.36 个/mm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未出现浅前房、眼内炎症。术中单次操作前房恢复稳定率注气组94%,注液组33%,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应用前房注气治疗白内障术毕出现前房恢复不稳定情况,安全有效,简单快速。  相似文献   

10.
颜鲁宁  孙涛 《国际眼科杂志》2013,13(5):1006-1007
目的:探讨后囊膜撕开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治疗先天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48眼先天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吸除术,并行后囊膜撕开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观察术前、术后视力及并发症。结果:患者48眼中有5眼(10%)在术后3mo~1a出现后发性白内障,术后常见并发症有:角膜水肿、前段葡萄膜炎反应、后发性白内障。结论:后囊膜撕开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能有效降低后发性白内障出现,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