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平  霍瑞  黄静  王志群 《妇幼护理》2022,2(2):388-390
目的 探讨眼科全麻患儿围手术期护理中采用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自 2019 年 12 月至 2021 年 12 月 收治的 40 例眼科全麻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常规护理为对照组(20 例),采用心理干预的为研究组(20 例)。分析比较两组的 焦虑情绪、躁动发生率、苏醒期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的改良耶鲁围术期焦虑量表评分和苏醒时间均低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的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家属护理满意度(95.00%)高于对照组(75.00%)(P<0.05)。 结论 眼科全麻患儿围手术期护理中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后,可降低躁动发生率,缩短苏醒时间,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发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实现疑似医院感染病例的自动筛查与智能判断。方法依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中的感染诊断条件,参考手工查阅病历的诊断经验,制订出疑似医院感染病例的筛查策略和预警条件。从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中实时提取感染相关信息,系统根据各类信息与感染发生相关程度进行自动排序、整合、分析,按科室输出疑似感染病例预警信息。与手工查阅病历的回顾性调查结果作比较,验证系统的灵敏度与准确性。结果3 600张床位的医院应用该监控系统后,每日发现疑似医院感染病例30~40例,针对每例病例生成直观形象的感染相关信息时序图,1名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每日处理所有病例时间只需1~1.5 h;同时可自动生成各种感染数据报表。与回顾性调查数据比较,该监控系统确认的医院感染病例数增加20%,包含率>95%。结论该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具有实时、高效、准确等特点。疑似医院感染病例的智能判断节约了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病例筛查与感染诊断的时间,为临床干预赢得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3.
根据卫计委《医院感染监测规范》要求,医院必须长期、系统、连续地收集、分析医院感染在一定人群中的发生、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将监测结果报送和反馈给有关部门和科室,为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为了做好这…工作,医院长期依赖临床医生的手工上报获得院感疑似病历,但实际效果较差,漏报率非常高。基于这一情况,结合医院信息化系统,针对性地提出搭建“自动化临床医生院感上报平台”(上报平台)的观点,并阐述了上报平台设计和实现的基本理念,达到根本优化临床医生上报模式,极大提高临床医生上报效率和准确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专职人员与临床医生医院感染交互平台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通过交互平台的应用,观察专职人员与医生的交流及其效果评估过程;结果:“交互平台”使专职人员与医生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地交流,感染病例的及时确定,及时反馈与干预及过程监控与评估。结论:“交互平台”足RT—NIss的有效补充,提高TRT—NIss感染病例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完善了反馈和干预功能,强化了过程监控和效果评估,实现了感染防控的“关口前移”,促使临床医生参与到感染防控中来,提高了感染控制效率,开辟了医院感染新的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发医院感染暴发实时监测系统,对感染暴发进行及时灵敏的预警.方法 依据医院感染暴发的定义和科室感染日常监测数据,制定出科室感染暴发阈值,提出医院感染暴发的筛查策略和预警展示条件.结果 系统能实时监控医院感染暴发的高危因素及暴发流行风险,达到有效暴发预警效果;感染暴发不仅包含确诊的感染病例,也进行住院病例临床症状的暴发监测,实现暴发预警进一步“关口前移”;应用监测系统近两年时间,预警疑似暴发>10起,并进行临床调查及采取相应措施,成功地避免多次医院感染的暴发.结论 医院感染暴发监测系统实现了感染暴发的有效预警,具有实时、高效、灵敏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霍瑞  黄静 《妇幼护理》2022,2(16):3768-3770
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模式在青光眼手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青光眼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应用循证护理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与抑郁评分、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VAS评分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青光眼手术后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疼痛及焦虑状态,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黄静  霍瑞   《妇幼护理》2022,2(15):3562-3564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1 月收治的 110 例 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线资料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55 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模 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优质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白内障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 况。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白内障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要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 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通过将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应用到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提高临床 疗效,改善患者对白内障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且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及时发现患有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减少漏报,降低肺结核扩散和暴发可能性。方法利用医院传染病实时监控与预警系统筛选出疑似病例,督导医师逐一诊断是否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结果 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采用信息化主动监测方式与传统手工被动监测方式双轨并行的方法,采用传统方式上报的活动性肺结核48例,而信息化方式上报活动性肺结核67例,传统方式漏报了19例,漏报率为28.36%。另外,与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仅采用传统方式上报41例相比,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采用信息化方式上报数量多出26例。结论传染病实时监控系统的应用提高了活动性肺结核传染病上报的敏感性、时效性及准确性,对防控肺结核的传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解决医院感染在线、实时监测问题,实现感染病例智能化识别与预警,并进行实时干预-反馈,提高监测效率,全面提升预防控制水平.方法 依据《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和《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等标准,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借鉴国内外监测系统的优点,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设计并开发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RT-NISS).结果 RT-NISS通过数据访问中间件技术,采集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电子病历管理系统(EMR)等相关数据,建立起动态的感染信息基础数据库,实现了对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全过程在线监测;通过嵌入专业筛查策略,实现了疑似感染病例智能识别,并进行个案预警,方便专职人员判别;通过建立交互平台,实现了感染病例实时推送、精确诊断、干预与反馈,使专职人员与临床医师共同参与感染诊断与预防控制;通过建立暴发预警机制,实现了暴发隐患的及时发现;通过规范的监测流程和计算方法,进行全院综合性监测和目标性监测,并实现了全面、准确统计分析结果的输出;通过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实现了系统的可操作性、高效性、安全性和开放性.结论 RT-NISS是高效率的医院感染监测与预防控制系统,通过准确、高效的预警机制和临床干预-反馈机制,实现了感染全过程监测和感染预防控制“关口前移”,开创了医院感染监测与预防控制工作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