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目的 建立并评价小鼠股骨骨折合并坐骨神经损伤的标准化动物模型。方法 将96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A组:股骨骨折合并坐骨神经损伤组(48只)、B组:股骨骨折组(48只)。A组通过止血钳钳夹致小鼠左侧坐骨神经损伤,于同侧进行股骨开放性骨折联合髓内钢针固定,建立了小鼠股骨骨折合并坐骨神经损伤的模型;B组行左侧股骨开放性骨折联合髓内钢针固定,仅游离坐骨神经,不做钳夹处理。术后仔细观察小鼠行为学变化。于术后第3、5、7、10、14、18天6个时间点,取A组(36只)与B组(36只)左侧坐骨神经,其中每个时间点每组6只,分别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来分析坐骨神经损伤修复过程。同时,于第7、14、21和28天4个时间点取小鼠左侧股骨,分别通过股骨X线、Micro-CT、组织学染色来分析并评估在周围神经损伤条件下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本实验建立的小鼠股骨骨折合并坐骨神经损伤模型,于建模后第14天小鼠步态基本恢复正常;于第14天坐骨神经纤维结构连续性基本恢复;第7天骨折断端几乎不存在骨痂;至第14天出现少量软骨痂,主要为未分化的间充质干细胞构成;第21天软骨痂开始钙化,骨痂中存在部分肥大的软骨细胞;第28天骨折断端新生骨形成,含有大量肥大的软骨细胞、成骨细胞与骨细胞。结论 通过本研究方法建立的小鼠股骨骨折合并坐骨神经损伤模型愈合过程良好,并较单纯股骨骨折的愈合过程有所迟缓,可很大程度上模拟临床骨折合并周围神经损伤后修复及愈合过程,为合并周围神经损伤的骨折愈合相关研究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用简易的办法建立并评价SD大鼠股骨慢性骨髓炎标准化动物模型。 方法:将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4只)和对照组(24 只)。暴露SD大鼠股骨髁间沟,用电钻于股骨髁间沟处钻一直径0.5mm小孔直通股骨髓腔,孔洞用无菌骨蜡密封。往实验组(n=24)SD大鼠的右股骨髓腔内注入50vl细菌浓度为1*106 /ml的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34)悬液;往对照组(n=24)SD大鼠的右股骨髓腔内注入50vl生理盐水。观察术后2周、4周和8周大鼠体重、病灶大体感染情况、造模股骨Micro-CT表现;术后第2周、4周、8周组织病理学切片H-E染色、吉姆萨染色及Masson染色分析。 结果:1、成功建立SD大鼠股骨慢性骨髓炎模型。2、行为学观察与评估发现:对照组SD大鼠的运动功能逐渐恢复如正常大鼠,手术切口逐渐愈合,在第7天时所有SD大鼠的手术切口均愈合,右后腿行走状态逐步恢复至正常负重状态。慢性骨髓炎组SD大鼠,右下肢勾悬,不能负重,手术切口逐渐愈合;术后第10天左右,手术切口完全愈合,恢复正常活动水平;术后第15天开始,活动水平稍有下降,膝关节周围可触及包块。3、术后2周后慢性骨髓炎组SD大鼠的体质量明显比对照组减轻。4、慢性骨髓炎组24只大鼠造模1周后开始出现体温升高症状,局部红肿。2周以后大鼠体温逐渐下降,但仍然高于正常体温。部分SD大鼠右腿膝关节局部出现肿块,4周后24只骨髓炎组SD大鼠均有局部红肿和体温什高等症状。5、Micro-CT结果显示:骨髓炎组SD大鼠髓腔内炎症反应明显,骨质破环累及骨皮质全层,死骨形成并伴有新骨生成。6、H-E染色显示:骨髓腔内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主要是以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为主。成纤维细胞增生,肉芽组织增生以及骨质的破坏。7、吉姆萨染色显示,术后2周骨髓腔内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炎症局限于骨髓腔内,同时可见组织内含有大量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术后8周炎症迁延,皮质骨中有窦道于外界相连,组织内金黄色葡萄球菌数量进一步增多。8、Masson 染色结果显示:术后2周可见皮质骨中胶原纤维连续排列,皮质骨破坏尚不明显。术后8周皮质骨中胶原纤维大量断裂,皮质骨被大量破坏。胶原纤维间隙有感染灶。 结论:SD大鼠慢性骨髓炎模型造模成功,可较好的模拟临床骨髓炎病理生理变化,具有高度可复制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