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膈下逐瘀汤加减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淤胆型肝炎2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6年1月至2001年1月,笔者运用膈下逐瘀汤加减合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淤胆型肝炎22例,并与西药治疗的20例进行对照,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2.
脾脏血运丰富,组织脆弱,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脾破裂占首位.破裂后,腹腔内大量出血,危及生命,病人出现失血症状,易于诊断.而延迟性脾破裂是外伤性脾破裂的一种特殊类型,约占脾外伤的15%.因早期症状轻,而未能引起医患双方重视,容易误诊及漏诊,后期发病情急,变化快,死亡率高于一般脾破裂.本院自2000年~2007年共收治 18例,具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腹腔穿刺有两方面临床应用,一是诊断性,二是治疗性.腹腔穿刺诊断不清的闭合性腹部损伤、急腹症或慢性腹部疾病有腹腔出血或积液者,如肝脾破裂,包性阑尾炎穿孔,多种原因引起的腹水等 ,均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我院2003~2007年应用诊断性腹腔穿刺辅助诊断急腹症,腹部闭合性损伤158例,经手术证实,诊断准确率在90%以上.本文就诊断性腹腔穿刺术(以下简称腹穿)的临床应用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外伤性消化道破裂临床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2007年收治的外伤性消化道破裂78例.结果 73例治愈,生存率93.6%,死亡5例,病死率6.4%.结论 对消化道破裂诊断明确的应立即手术治疗,如不能否定破裂时,也应尽快行剖腹探查术.术前进行积极抗休克,各部消化道破裂采取恰当的手术方式,合理的治疗是降低病死率,提高救治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老年性腹膜炎手术进腹后不要急于处理原发灶,应先清除腹腔炎性物和异物,尽快解除因毒物吸收给人体带来的损害,待病情趋向稳定后再去除病因,这对老年患者无疑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分析腹部外伤的致伤原因、临床特点和治疗措施。方法通过68例致伤情况、临床表现,结合B超、腹腔穿刺,CT等,做出早期诊断,并实行手术治疗。结果62例行剖腹探查,6例保守治疗,65例治愈出院,3例死亡。结论腹腔脏器多,致伤机制较复杂,尤其是闭合性腹外伤和复合伤容易延误诊断和漏诊,及时剖腹探查甚为重要。术式力求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96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已经成为胆囊良性疾患的首选治疗方法。本院2004年1月至2008年9月共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96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更好地促进老年人直肠癌Miles术后的康复。方法:我们认真做好患者的术前、术后的评估及护理。结果:使患者能接受永久性乙状结肠造口术的手术治疗方式,术后能主动参与造口的护理;造口及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能及时给予对症的处理。结论:正确的评估与有效的护理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及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以腹部创伤为主的多发伤120例救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以腹部创伤为主的多发伤患者的救治方法。方法分析本院几年来收治的以腹部创伤为主的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死亡6例。死亡原因MODS、ARDS、脑疝、失血性休克。结论提高院前、院内的急救水平,早期正确的诊断和及时适当的处理,是降低腹部创伤死亡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56例,收到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56例患者中,男82例,女74例;年龄最大64岁,最小20岁;病史最长5 a,最短3 d。突出部位:L3~L4椎间盘突出16例,L4~L5椎间盘突出58例,L5~S1椎间盘突出42例,L4~S1合并屈颈实验阳性,受压神经支配区皮肤痛触觉减压142例、敏感14例。2治疗方法2.1骶管滴注疗法患者俯卧位,两腿尽量分开,小腹部垫枕,医者立于患者左侧,先以右手拇指触骶裂孔,作好标志,以便穿刺。穿刺在无菌局麻下进行,抽吸无血液,无脑脊液即可用药。药物:强的松龙60 mg,2%利多卡因400 m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