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34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胶质瘤患者长期存活的临床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胶质瘤患者长期生存相关的临床因素。方法 回顾性调查1980年5月-1995年5月间在本院手术治疗的胶质瘤患者,对收集的资料整理量化,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stepwise法)进行分析。结果 长期生存的胶质瘤患者102例,长期存活率占随访病例的43.9%(102/232)。病理级别、年龄、KPS、肿瘤部位、复发、复发后再手术、切除程度和手后放疗与胶质瘤患者的长期存活显著相关,其中复发后再手术、切除程度和手术后放疗是提高患者长期存活率的最重要因素。结论 应尽量在显微镜下行胶质瘤全切除,术后及时放疗和化疗;肿瘤复发时如KPS大于70,特别是第一次手术病理级别低者,应予再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伴慢蝶窦炎的垂体瘤经蝶窦显微手术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伴有慢性蝶窦炎的垂体瘤经蝶窦显微手术方法,如何预防继发颅内感染。方法:对15例伴有慢性蝶窦炎的垂体瘤患施行经蝶窦手术,术中完整地剥除蝶窦粘膜,打开鞍底前及切瘤后,用双氧水、酒精及庆大霉素浸泡蝶窦腔及瘤腔各2次,每次1min,X线或导航定位下显微放大8-15倍切瘤,切瘤后用链霉素粉肌肉浆封闭鞍底,术后加强抗炎3-5d。结果:本组肿瘤全切除12例,次全切除3例,无死亡及其他并发症。结论:慢性蝶窦炎不应再成为经蝶入路的禁忌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对眼视功能损害的临床表现。方法:对126例(252只眼)垂体腺瘤患者进行视力、视野、荧光眼底血管造影(Fundusfluoresceinangiography,FFA)、图形视诱发电位(Patternvisualevokedpotential,PVEP)及眼底检查。结果:视力下降186只眼,占73.8%。眼底原发性视神经萎缩130只眼,占51.6%。视野缺损156只眼,占69.6%。PVEP异常160只眼,占88.9%。26.2%的患者以眼部异常为首诊症状.其中16.7%曾被诊断为眼科疾病。结论:垂体腺瘤可引起视功能的损害,充分认识垂体腺瘤在眼部的临床特点,有助于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4.
垂体泌乳素微腺瘤常见,其诊治较为复杂。诊断应根据Ⅰ临床表现、血清内分泌激素测定、影像学检查三方面综合分析。口服溴隐亭为其主要治疗方式,手术及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可以作为备选方法。  相似文献   
5.
脑转移瘤的神经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脑转移瘤是肿瘤患者致残和死亡的重要原因 ,一般认为 ,未治疗的转移性脑肿瘤平均生存期仅 1~ 2个月[1] 。依据神经外科的统计 ,不同国家和地区报道脑转移瘤发病率差异很大 ,国内报道脑转移瘤占颅内肿瘤的 3 5 %~ 10 % ,国外个别报道转移瘤占颅内肿瘤的 2 3 3 % [2 ] 。近年随着恶性肿瘤发生率的增加 ,影像学技术的发展 ,全身肿瘤治疗效果的改善和生存期延长 ,恶性肿瘤患者发生脑转移高达 15 %~ 3 5 % ,其中大多数为多发性脑转移[3 ] 。有报道显示 ,美国每年约 170 0 0人发生脑转移瘤[4] 。国内以往报道脑转移瘤来源前三位依次为肺、子…  相似文献   
6.
报告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听神经瘤110例,95%以上属晚期病例,指出重视首发症状的特点,配合必要的辅助检查,能有助于早期诊断。手术均采用枕下入路,晚期肿瘤取拐杖型或正中切口,切除小脑外侧部分组织,有效止血措施,避免损伤小脑前下动脉及脑干,力争全瘤切除和保留面神经功能可较大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7.
钟思陶  陈明振 《癌症》1996,15(5):327-329
本文对43例垂体微腺瘤作了分析研究,以便了解其临床特征及病理分类特点,结果显示垂体微腺瘤临床主要以继发性闭经、溢乳为特点。垂体CT轴面薄层增强扫描加矢状、冠状重建是经济、可靠的诊断方法。腺瘤病理分类亦以催乳素腺瘤为主(53.49%),其他是混合性腺瘤(11.6%),生长激素腺瘤(6.98%),促肾上腺皮质素腺瘤(4.65%),促肾上腺皮质素细胞增生(2.33%),未进一步分类(18.6%)。免疫组  相似文献   
8.
报告34例垂体催乳素腺瘤患者,临床表现为不孕,泌乳,闭经;术前行催乳素检查和CT定位,所有病人采用经蝶手术切除肿瘤,术后复查催乳素和CT;其中有20例顺利生育。通过对这34例患者的分析,对治疗方法的选择进行探讨,并认为肿瘤的大小和手术的入路是影响术后生育率的二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brain-derived neurotrophie factor,BDNF gene)修饰淋巴细胞对PC1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MTT法检测H2O2和多巴胺(dopamine,DA)对PC12细胞生长的抑制率,Hoechst染色和PI染色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FCM)检测H2O2和DA对PC12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结果】BDNF基因修饰的大鼠淋巴细胞的培养上清可降低H2O2和DA对PC12细胞生长的抑制率并能抑制H2O2和DA诱导PC12细胞凋亡。【结论】BDNF基因修饰淋巴细胞的培养上清对PC1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颅内肿瘤合并出血多为瘤内或瘤周出血[1,2],合并非肿瘤区域的血肿(远隔部位血肿)罕见报道,且文献报道的颅内肿瘤合并出血病人术前均获得明确诊断。我院诊治了术前短期内影像学检查确诊为单纯颅内肿瘤,但术中发现合并远隔部位的颅内血肿2例,报道如下。1病例介绍例1女,17岁。头痛,视力减退,伴多尿半年。术前4天CT扫描确诊为颅咽管瘤伴轻度脑积水,术前2天开始出现嗜睡、头痛、呕吐,甘露醇脱水效果不好,在气管内麻醉下行冠状切口,右额跨中线骨瓣开颅,打开硬脑膜后见蛛网膜黄染,脑肿胀明显,经甘露醇脱水、脑地放出脑脊液、麻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