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显微夹闭手术时机对高分级前交通动脉瘤患者术后并发症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5月行显微夹闭手术治疗,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Hunt-Hess Ⅲ~Ⅳ级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手术时间距发病的时间,分为早期组(0~3 d,30例)和晚期组(≥8 d,30例)两个亚组。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术前Fisher分级和术后并发脑内血肿、脑血管痉挛引起的迟发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损、肺部感染、脑积水、下肢静脉血栓、认知行为障碍的发生率及出院时预后良好率。结果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前Fisher分级、术后并发颅内血肿、脑积水、迟发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损、肺部感染、认知行为障碍及出院预后良好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高分级前交通动脉瘤早期手术能有效地减少术后并发症,且预后要优于晚期手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脑电图和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定量评价颈总动脉交感神经网剥脱术后脑瘫患儿脑部的改变。方法回顾性总结2016年1月~2019年1月在笔者医院接受颈总动脉交感神经网剥脱术的60例脑瘫患儿,采用脑电图检测术前和术后背景脑电图类型、双侧大脑半球异常波类型、数量及分布情况;采用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检测术前和术后双侧胼胝体膝部、内囊后肢和大脑脚部位的各向异性分数(FA)值;评估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包括肢体痉挛、语言障碍、流涎、斜视、吞咽进食困难等。结果 随访10~45个月,60例脑瘫患儿术后肢体痉挛改善率为76.7%(46/60),语言障碍改善率为66.7%(40/60),流涎改善率为25.0%(15/60),斜视改善率为31.7%(19/60),吞咽进食困难改善率为28.3%(17/60),总体临床效果评价有效49例(81.7%),无效11例(18.3%)。术前脑电图可出现弥漫性改变、局灶性改变、低电压驼峰波、睡眠纺锤波,术后随访异常脑电图数量明显减少(P<0.05)。术后脑瘫患儿术侧不同部位白质纤维束FA值均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结论 颈总动脉交感神经网剥脱术对改善脑瘫患儿的肢体痉挛、语言障碍、流涎、斜视、吞咽进食困难等有一定的确切疗效,可降低脑电图异常波形数量,增加局部脑灌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分析颈总动脉交感神经网剥脱术后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双手精细运动能力和粗大运动功能改变情况,探讨该术式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03-2015-05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作为受试对象,按性别、年龄及病情严重程度相近的原则两两配对,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患儿实施颈总动脉交感神经网剥脱术,对照组不行任何治疗,回家正常养育,随访6个月。分别在术前、术后6个月时根据手功能分级(Manual Ability Classification System,MACS)、精细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ine Motor Function Measure scale,FMFM)和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GMFM-66)评定患儿运动功能。结果术后6个月时实验组MACS、FMFM评分较术前明细提高(P0.05),对照组MACS、FMFM评分较术前无明显改善(P0.05);术后6个月时实验组GMFM-66评分随有所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168,P=0.0580.05)。而对照组GMFM-66评分较术前无明显改善(t=0.822,P=0.4320.05)。结论对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实施颈总动脉交感神经网剥脱术,可明显提高其双手精细动作能力,但在粗大运动方面的得疗效不确切,也可能与本研究样本量较小有关,有待后续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颈动脉交感神经网剥脱术治疗痉挛型单侧脑瘫患儿的疗效及对其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76例痉挛型单侧脑瘫患几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前者用A型肉毒素治疗,后者用颈动脉交感神经网剥脱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6个月的脑瘫儿童综合功能评定量表评分提高程度,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评分及Ashworth痉挛分级.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的脑瘫儿童综合功能评定量表评分和GMFM评分提高程度及Ashworth痉挛分级改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动脉交感神经网剥脱术治疗痉挛型单侧脑瘫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新疆各地州小儿脑性瘫痪流行特征。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1 — 2017年新疆地区1 926例0~20岁脑瘫患儿进行现况调查。  结果  调查脑瘫患儿1 926例,男性1 129例(58.62 %),明显高于女性,南疆患儿1 115例(57.89 %),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对民族进行分层分析,其中维吾尔族1 359例(70.56 %),高于其他民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4~12岁为脑瘫患儿的主要年龄段,各年龄之间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新疆地区脑瘫患儿以南疆患者为主要人群,维吾尔族最多,全区以痉挛型为最主要的脑瘫类型。应提高对孕产期和围产期母婴的保健措施,减少脑瘫患病率。  相似文献   
7.
背景:目前治疗脑性瘫痪有多种方法,已有研究表明电刺激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疗方式,现已经应用于脑性瘫痪的治疗,但尚缺乏关于电刺激治疗脑性瘫痪的系统评价发表。目的:评价电刺激治疗脑性瘫痪对粗大运动被动踝关节活动、足背角屈的作用。方法:根据所纳入文献必须是随机对照试验、基线具有可比性及诊断明确的标准,制定文献检索策略,分别检索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 ed、Ovid数据库,按照Cochrane Reviewer’s Handbook评价文献质量的评价标准,在严格质量评价的基础上,采用RevM an5.1软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分析评价。结果与结论:最终纳入8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电刺激治疗组对患者流涎情况的改善(OR=8.37,95%CI:2.86-24.51,P=0.000 1);对腓肠肌痉挛程度的改善(OR=-0.62,95%CI:-0.84至-0.41),P<0.000 01);对粗大运动功能评分的改善D区(站立)功能评分(OR=9.86,95%CI:1.70-18.02,P=0.02);E区(走跑跳)功能评分(OR=9.54,95%CI:7.47-11.62,P<0.000 01);对步行能力的改善(OR=6.12,95%CI:3.65-8.58,P<0.000 01),均明显优于单纯康复治疗的患者。结果证实,电刺激治疗脑性瘫痪在临床方面有效,电刺激治疗脑性瘫痪对粗大运动被动踝关节活动、足背角屈有改善作用,同时联合康复治疗,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