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2篇
医药卫生   21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重症胰腺炎(SAP)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它不仅仅是胰腺的局部炎症改变,而且常常涉及多个脏器损伤,甚至造成多器官功能衰竭.目前临床上治疗主要以抑制胰酶、维持水电酸碱平衡和预防并发症,甚至手术治疗等综合性措施为主.但疗效并非完全满意.为此,作者开展了对SAP患者的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以探讨CRRT对患者机体组织器官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胰头癌侵犯门静脉和/或肠系膜上静脉(PV/SMV)时的根治切除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包括受侵PV/SMV在内的扩大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16例的临床资料。16例均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其中9例行血管壁部分切除,5例行血管节段性切除及对端吻合,2例行受侵血管切除+自体静脉移植。结果全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血管栓塞、肠坏死、肝衰竭等并发症。除1例并发多器官衰竭于术后2d死亡外,均康复出院。15例均随访。存活超过3年者3例,超过5年者1例,存活3~26个月4例。结论对单纯侵犯PV/SMV的胰头癌施行联合PV/SMV住内的胰头癌扩大根治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郑核  钟德玝  苗雄鹰   《中国医学工程》2006,14(4):367-370
目的 检测胆囊癌组织中CD44v5、CD44v6的表达,并探讨其在胆囊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9例胆囊癌、10例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组织和10例正常胆囊组织中CD44v5、CD44v6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CD44v5、CD44v6阳性表达率在胆囊癌组织明显高于良性组织.在胆囊癌中,CD44v5基因表达阳性率与组织学分级无关,CD4 4v6基因表达阳性率与组织学分级有关.有淋巴结转移的胆囊癌组织中,CD44v5、CD44v6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结论 CD44v5、CD44v6可能在胆囊癌的淋巴结转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CD44v5、CD4 4v6可能是了解胆囊癌病变发生发展生物学行为,淋巴结转移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4.
猪背驮式原位肝移植的动物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猪背驮式原位肝移植(PBOLT)模型,共施行PBOLT12次。结果表明:12次PBOLT术后成活10头,手术成功率833%;平均手术时间7±1h,平均无肝期34±12min,平均失血量1200±200ml。术后各时期病理学检查示移植肝形态结构正常。提示建立猪PBOLT模型具可行性。缩短无肝期对手术成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术前动脉灌注化疗(TAI)可否影响胃癌细胞凋亡.方法 18例胃癌胃镜下活检证实的患者术前进行化疗,后切下的病理标本进行电镜观察其肿瘤细胞组织形态改变,应用末端转移酶介导的切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肿瘤细胞凋亡表达.结果 TAI后胃癌肿瘤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高于TAI前(P<0.01).结论 术前穿刺化疗能促进胃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寻找提高小儿急性肠套叠复位成功率的良好措施。方法对126例单纯空气灌肠复位未成功的急性肠套叠患儿,实施麻醉下气灌肠复位治疗。结果全部病例均复位成功,疗效满意。结论麻醉下气灌肠复位能显著提高小儿急性肠套叠复位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2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切除的手术方法和手术的适应证.方法 对27例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例顺利完成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3例中转开腹(其中1例肿瘤侵犯十二指肠,2例回盲部肿瘤>8 cm),无手术死亡.平均手术时间(160±30)min、平均出血量(110±30)ml,平均术后住院(9±2)天.1例术后第2天肺部感染,1例术后第5天出现不完全性肠梗阻.24例完成腹腔镜手术患者随访6~36个月,其中2例发生双肺部转移,1例发生肝转移,1例发现Trocar穿刺处肿瘤种植并腹腔内远处转移.结论 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熟练应用腹腔镜技术,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能够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当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OPN在HCC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48例HCC手术切除的新鲜标本和10例正常肝组织,10%福尔马林固定,常规石蜡包埋,每个标本行连续切片,厚4μm。应用SABC免疫组化法,以OPN单克隆抗体对HCC组织切片进行染色。用X2检验、t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对OPN在H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OPN在HCC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50.00%,明显高于癌旁及正常肝组织(P<0.01)。OPN在高、中、低分化HCC中评分是0.67±1.63、2.14±1.81、2.20±1.74,低分化明显高于高分化(p<0.05)。OPN在有转移与无转移HCC中的评分是2.64±1.84、1.25±1.74,有转移者明显高于无转移者(p<0.01)。OPN与其它病理特征无关。结论OPN在HCC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升高,病理分化差者表达明显升高,且伴有转移者高于不伴转移者,提示OPN可能促进了HCC的发展和转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胰管结石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该院1996年-2004年7月收治的12例胰管结石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主要症状为上腹疼痛.腰背痛.内外分泌功能障碍。B超、CT为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该组病例中有9例行手术治疗,行胰管切开取石、尾部囊肿穿刺针吸术1例。行姑息性胆肠内引流2例,其中1例加做胆囊切除。结论B超、CT为重要的诊断手段;胰管切开取石、胰管空肠吻合为胰石症的主要手术方式,强调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高选择性区域血流阻断技术在复杂性肝癌切除中的意义.方法:在68例复杂性肝癌切除中,先结扎、切断第三肝门所有的肝短血管,再分别在第一、二肝门处游离出患侧肝蒂及主肝静脉并阻断.观察术中出血量、术后肝功能的变化及术后并发症.结果:68例中65例在肝外游离出主肝静脉并加以阻断,3例以小的心耳钳沿腔静脉方向纵行夹住主肝静脉阻断出肝血流,并常规行患侧肝蒂间歇性阻断.术中出血400~1 200(600±200)mL,有26例(65%)没有输血.术后无1例发生肝功能衰竭.术后膈下感染2例,胆漏2例,经引流自愈.结论:在复杂性肝癌切除中,肝脏高选择性区域血流阻断技术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术后肝功能衰竭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