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4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利用噬菌体随机肽库技术筛选恶性疟原虫乳酸脱氢酶(pfLOH)抗体2A5的识别表位。方法以抗pfLDH的单抗2A5筛选噬菌体随机12肽库,挑取阳性克隆测定DNA序列,推导其氨基酸序列并进行同源性分析。通过ELISA、竞争抑制试验鉴定获得的噬菌体短肽与单抗2A5之间的结合特性。结果从噬菌体随机12肽库中筛选出21株可与2A5单抗特异结合的噬菌体克隆,其中多数克隆呈现核心序列SQK(R)L,该序列与pfLDH的一级序列具有一定同源性。竞争抑制实验显示,带有核心序列的噬菌体克隆可与pfLDH竞争结合单抗2A5。结论 SQK(R)L是pfLDH单抗2A5特异识别的表位。  相似文献   
2.
疟原虫的转染过程是将克隆有外源基因序列的质粒导入疟原虫细胞中,转化入细胞中的质粒或以游离体的形式存在,或插入到疟原虫的染色体中。随着转基因技术的逐渐成熟,近10年来,已经在恶性疟原虫[1](Plasmodiumfalciparum,P.f)、伯氏疟原虫[2](Plamodium berghei,P.b)、偌氏疟原虫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食管癌组织、近癌组织和远癌组织中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BRAF)基因突变与BRAF蛋白质表达情况及其对早期诊断食管癌的价值。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90例经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检测其癌组织、近癌组织和远癌组织中BRAF基因突变与BRAF蛋白质表达情况。结果 90例癌组织中,8例患者Ⅲb期标本第11外显子增多一个碱基T或C,均未检测到BRAF基因第11、15外显子发生突变,BRAF蛋白质表达阳性率为61.11%(55/90)。90例近癌组织中BRAF蛋白质表达阳性率为14.45%(13/90)。90例远癌组织中BRAF蛋白质表达阳性率为6.67%(6/90),三组间互相比较提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NM Ⅲ期食管癌患者BRAF蛋白质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Ⅱ期和Ⅰ期(P0.05),Ⅱ期显著高于Ⅰ期(P0.05)。有淋巴转移食管癌患者BRAF蛋白质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无淋巴转移食管癌患者(P0.05)。结论虽然食管癌患者癌组织BRAF基因第11外显子增多一个碱基T或C,但是尚未发现突变。食管癌患者BRAF蛋白质高表达阳性率与有无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密切相关,临床上可将BRAF蛋白质表达水平作为评估食管癌预后或恶性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细胞粘附是脑型疟形成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对与粘附作用相关的主要配体和受体的基本结构、生理功能、在脑型疟形成中的作用等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5.
细胞粘附是脑型疟形成的关键因素之一,本对与粘附作用相关的主要配体和受体的基本结构,生理功能,在脑型疟形成中的作用等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简便,适用于基层的恶性疟免疫诊断方法.方法将抗恶性疟原虫HRP-Ⅱ的单克隆抗体3A3、2E7纯化后经配对筛选,利用Dipstick-免疫胶体金技术,制成诊断恶性疟的Dipstick层析条.用该层析条对115份疟疾患者血样,20份非疟疾病人血样及10份正常人血样进行检测,评价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并对其稳定性、重复性等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用该法检测145份血样,其对恶性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3.1%及97.5%,已包被抗原、抗体的Dipstick条在4 C及室温下可保存3个月以上,对30份血样重复检测4次结果完全一致.结论Dipstick-免疫胶体金模式快速、简便,适用于基层应用,为疟疾的快速诊断提供了新的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临床路径理念教学在心胸外科本科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来该院的本科实习生58名,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传统组,每组29例,实验组采取临床路径理念带教法,传统组采用传统理念带教法,对比分析两组实习生的实习成效。结果实验组学生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病历书写、病例分析平均分明显高于传统组学生,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理念用于心胸外科临床实习教学中能够大大有效明确教学目标,规范教学流程,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为广大实习生所接受和青睐。  相似文献   
8.
自1986年已开始有联合应用氯喹和氯胍对到非洲抗药性疟疾流行的Ⅱ和Ⅲ区的旅游者进行疟疾化学预防的报道。1991年,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获得具有生物学活性的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模拟肽。方法:以噬菌体扩增及PEG沉淀法,大量制备展示十二肽P1,P2的噬菌体,采用ELISA,竞争抑制试验及免疫组化染色法,分别鉴定P1,P2模拟ICAM-1分子的结合特性及生物学活性。结果:噬菌体展示肽P1,P2能与抗ICAM-1单克隆抗体(mAb)15.2特异性结合,该结合作用可被ICAM-1分子竞争性抑制,P1,P2能模拟ICAM-1分子与LFA-1结合的功能。结论:噬菌体展示的短肽P1,P2具有天然ICAM-1的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自制免疫层析试剂盒检测恶性疟原虫富组氨酸蛋白II(HRP-II)的敏感性、特异性、稳定性等技术参数进行评价,为试剂盒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试剂盒的敏感性、特异性、灵敏度、精密度、稳定性等性能指标进行测定,并与国外的同类试剂盒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自制试剂盒操作简便,反应快速;以血涂片显微镜检查为金标准,对49例恶性疟血样、30例间日疟血样、43例正常人血样检测的敏感性为98%,特异性为100%;对恶性疟原虫血样的最小检出量为原虫密度0.01%,对重组HRP-II蛋白的最小检出量为10ng/ml;试剂盒精密度和稳定性均较好;各项性能指标相当或优于国外同类试剂盒。结论自行研制的恶性疟原虫免疫层析检测试剂盒测定结果较为准确、稳定和可靠,适用于恶性疟的快速诊断、流行病学筛查、疟区献血员筛查及过境边民筛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