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介绍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构建结构化药学决策知识库的方法及实践。方法首先进行药学信息结构化梳理,然后构建结构化药学决策知识库,并进行设置测试和运行,最后建立药学决策知识规则库的5步循环更新机制,用于实现用药决策支持功能。在此基础上,比较2016-2018年上半年不合理医嘱比例和构成。结果按用法用量、禁忌症、适应证、相互作用、配伍、特殊人群用药等特征,对药品应用信息进行结构化梳理,并进行设置测试和试运行,经过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讨论备案后上线,笔者所在医院结构化药学决策知识库共计包含用药规则10 000余条,涉及药品1500余种。该系统自2017年初上线,将不合理医嘱比例从6.02%下降到2.07%,同时显著改变不合理医嘱构成,促进药学服务质量提升。结论笔者所在医院结构化药学决策知识库不仅能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而且能提升医院用药安全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
郁静  狄建忠 《中国药师》2007,10(1):90-90
目的:评价3种止血药在胸部闭合性损伤治疗中的成本-效果比。方法:对本院急诊科收治的121例患者用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血凝酶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另外两组,且成本效果比最佳。结论:血凝酶是治疗胸部闭合性损伤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措施和护理方法.方法 将笔者所在科2006年2月至2007年4月间骨科手术患者74例随机分为预防性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37例,预防护理措施除常规护理外增加加强观察、早期活动、穿弹力袜、使用抗凝药物等.深静脉血栓形成与否采用彩色超声、血气分析、螺旋CT进行诊断,对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预防护理组的深静脉栓塞发生较常规护理组低(P<0 05).结论 骨科手术后采用预防性护理措施能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上海桃浦镇社区糖尿病"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效果进行评价。方法:成立社区糖尿病一体化管理工作团队,建立患者管理档案,进行患者教育及并发症筛查,开放社区与二级医院的双向转诊,干预时间为3年。结果:管理后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控制情况均有明显改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血糖监测率及并发症筛查率明显提高(P<0.01)。结论:"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模式"使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率得到改善,并发症筛查率及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下肢骨折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骨科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精细化护理(术前细致评估、个性化教育、病情护理、心理护理、疼痛护理、生活护理等)。比较两组手术康复和功能康复。结果:研究组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Fugl-Mcyer、ADL评分均较护理前显著升高(P0.05),研究组Fugl-Mcyer评分和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缩短下肢骨折患者的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提高Fugl-Mcyer评分和ADL评分,促进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6.
郁静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6):6341-6341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下肢骨折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 60例下肢骨折患者接受骨折复位内固定术,随机分为传统护理组和循证护理组,每组30例。循证护理组应用循证护理理念指导临床护理实践过程,针对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后的病情查找实证,依据科学依据对患者实施临床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对护士素质和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结果循证护理组使护理实践活动更加科学化、专业化,比传统护理组更加提升护士素质,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结论在下肢骨折术后应用循证护理,可以显著提升护士素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7.
背景:吞咽是一种复杂的运动,吞咽的整个过程需要2个大脑半球皮质、脑干、特定的脑神经和咽部感受器之间的协同参与,而大脑皮质在吞咽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对吞咽的影响仍然是一个待解决的问题。目的:使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分析健康成年人反复唾液吞咽测试时大脑皮质的激活及偏侧化情况。方法:纳入27名健康成年人,其中男13名、女14名,年龄(20.41±1.66)岁,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采集过程中进行反复唾液吞咽测试,分析该任务状态下的脑区激活情况,并计算激活脑区的偏侧化分布。结果与结论:(1)在反复唾液吞咽测试任务时,受试者双侧初级躯体感觉皮质、双侧初级运动皮质、双侧运动前区和辅助运动皮质区、双侧额下回三角部、双侧额极区及双侧背外侧前额叶均明显激活。半数以上受试者在反复唾液吞咽测试任务中存在大脑皮质半球的偏侧化,但大脑半球偏侧化存在较大变异性,且与受试者利手无明显关系。(2)将健康成年人作为受试者探究吞咽有关的激活区,能更准确地了解吞咽过程中的神经活动,对于进一步探究吞咽功能障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我院门急诊处方的用药合理性抽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抽查本院门急诊处方合理配伍情况,以提高处方质量.方法:随机抽查 2003年 3月至 2004年 2月中每月的某天门急诊处方书写和配伍.结果与结论:抽查了 7 759张处方的用药合理性,发现其中一些处方在配伍上确实存在不合理问题,有必要提醒医师和药师注意.  相似文献   
9.
郁静  郭澄  钟亦凡  霍炎 《中国药业》2013,(19):67-69
目的实现中心药房口服药品摆药自动化。方法介绍口服药品全自动单剂量分包机的主要结构、工作流程等。结果分包机具有方便、卫生、快捷、准确等优势。结论口服药品全自动单剂量分包机适合医院中心药房使用,可明显提高医院药学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医院住院药房的工作流程优化与防控措施。方法完善全自动单剂量片剂分包工作流程,加强气动物流传输系统的使用,开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专项培训,实施个人防护与消毒管理、科学排班等系列防控举措。结果与结论优化的工作流程与防控措施有效地保障了疫情期间日常药学工作的开展,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交叉感染概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