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5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猴免疫缺陷病毒(SIV)慢性感染猴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在先前已建立了模拟人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的猴免疫缺陷病毒(SIV)急性感染猴和中、晚期猴艾滋病(SAIDS)模型的基础上,再摸索建立SIV慢性感染猴模型,以期为抗区滋病药物的体内药效学介研究提供更合适的动物模型。方法:用SIVmac251感染恒河猴17只,追踪观察其临床表现,体征变化,病程进展,血浆和全血病毒症规律,淋巴细胞亚群CD4的动态等。结果:临床体征有特征性,病程较长,1年内死亡2只(  相似文献   
2.
【目的】合成猴免疫缺陷病毒(SIV)荧光定量检测标准品,并总结出核糖核酸(RNA)标准品体外合成的基本原则。【方法】首先寻找到SIV保守序列,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克隆于T载体,测序,然后在所测得的SIV序列中进一步寻找保守序列,设计带有T7启动子的引物,PCR扩增,将所获得的PCR产物凝胶回收纯化,用T7RNA聚合酶进行体外合成RNA,再用PCR和电泳检测验证。【结果】通过数次引物调整,最终成功合成了SIV荧光定量PCR标准品。【结论】SIV荧光定量标准品的成功合成必须遵守以下4条基本原则:①必须选择保守序列;②在选择保守序列之后还需要搜索是否含有较多潜在的终止密码或者起始密码,设计引物使这些中止或起始密码排除在PCR目标产物之外;③必须注意将启动子(如T7启动子)挂在适当的引物上,以保证所合成的RNA模板与所要定量检测的RNA模板一致,而不是互补;④合成好RNA后必须检测,以保证不含其他RNA或者未消化完毕的DNA。  相似文献   
3.
叶下珠属为大戟科(Euphobiceae)中的一个大属,在全球约有600种,而我国已发现有30余种[1]。Shead等曾对5种澳大利亚的叶下珠属植物抗乙型肝炎病毒(HBV)作用进行过研究[2]。目前我国尚未见到对不同品种叶下珠属植物的抗HBV作用进行较系统的比较研究。本实验对8种不同品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猴免疫缺陷病毒(SIV)感染后,病毒特异性免疫复合物(IC)在不同时间、不同组织的沉着情况,初步研究其与AIDS多系统病变的联系。方法对8只不同时间感染SIV的恒河猴及1只未感染SIV的猴进行尸检以获取多系统组织标本,进行连续切片和IgG、C3、SIV p27免疫荧光染色,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IgG、C3、p27在多个猴、多种组织的相同位置出现相同模式的荧光表达,证明存在IC的沉着;其中脑血管周(8/8),心肌间微血管(6/8)、和淋巴结副皮质(6/8)及生发中心(5/8)是阳性率最高的部位,肾小球及肾间质、肠黏膜固有层也有较多IC的沉着,且在感染中、晚期IC出现的比例更高。结论SIV感染后出现广泛的SIV-IC沉积,且随病情的进展而加重;IC可能是SIV导致AIDS多系统病变的主要形式。针对此过程进行研究,可帮助了解AIDS并发多系统器官病变的机制及研究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中国恒河猴感染猴免疫缺陷病毒(simi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SIV)后病毒学和免疫学基本指标的变化规律,探讨中国恒河猴用于艾滋病模型时外周血白细胞(WBC)和CD4+T细胞比例的标准.方法 以SIVmac251感染36只中国恒河猴,于感染前1天及感染后1~8周每周及感染后第10周分别采集外周静脉血,检测血常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病毒载量.结果 除WBC计数变化不显著外,其余检测指标均在感染后第1、2周时变化最为剧烈;WBC计数在(4~10)×106个/ml之间结合外周血CD4'T细胞比例高于25%的可作为艾滋病模型的选猴标准.结论 为应用中国恒河猴进行艾滋病研究提供了有益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病毒宁滴剂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热带医学研究所和北京市宇维生科贸技术有限公司为寻求治疗感冒的有效手段而联合研制的 ,主要用于外感风热初起型感冒的中药滴鼻制剂 ,该药主要由清热解毒的柴胡、鱼腥草等中药提炼研制而成。为进一步探讨该药的药理机制 ,对其在体内体外的抑菌、抗炎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病毒宁滴剂体外试验对 6种细菌菌株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但作用不强 ;体内抗菌试验表明 ,病毒宁滴剂 2 5 0 0mg kg剂量组可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攻击小鼠的死亡率 (P <0 .0 0 5 ) ;病毒宁滴剂5 0 0mg kg剂量组具有抑制二甲苯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的作用 (P <0 .0 0 5 ) ;其 2 5mg kg、 5 0mg kg、10 0mg kg剂量组还具有抑制大鼠足跖肿胀形成的作用。表明病毒宁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尤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体内保护作用 ,并有较明显的抗炎消除肿胀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猴免疫缺陷病毒(SIV)感染猕猴后循环免疫复合物(CIC)的动态变化。【方法】使用SIVmac251感染30只实验猴,并在感染SIV后不同时间点取样,采用补体致敏的酵母茵凝集试验,检测血清CIC水平的变化.并同时检测了68只正常猴的血清作为对照。【结果】30只SIV感染猴在接种后第4周开始检出CIC(总阳性率为30%),第8周迅速升高并达到高峰46,7%,在第16周降低至33.3%并逐渐下降;从第20周开始,感染猴的CIC浓度维持一较低的滴度和阳性率,接近于正常猴(约10%)。【结论】CIC在SIV急性感染期间出现并升高,但其后伴随着循环中病毒的减少,CIC也逐渐下降。CIC的形成可能无益于控制病毒复制和引导抗病毒免疫,并可能参与了SIV感染后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8.
猴免疫缺陷病毒急性及慢性感染淋巴结的病理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猴免疫缺陷病毒(SIV)急性及慢性感染猴淋巴结的病理改变,以掌握评价抗艾滋病药物、疫苗及免疫调节剂疗效指标,并探索猴艾滋病毒感染及猴艾滋病(SIV/SAIDS)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SIVmax病毒急性及慢性感染恒河猴40只,先后分别在不同时间作淋巴结活检68例次及尸检死亡猴7只的淋巴结,对淋巴结进行病理常规切片、染色、光镜检查。【结果】淋巴结的病理变化可分为3个型:(1)增生型(感染后3~6或9个月);(2)退化型(感染后6~12或14个月);(3)耗竭型(11个月以上及部分中途死亡猴)。猴SIV感染的淋巴结病变与人HIV/AIDS的淋巴结的病变比较,两者的病变极为相似。【结论】猴SIV感染淋巴结病变的3个型可以作为猴艾滋病发生、发展和恶化的观察指标,SIV感染猴模型可以作为抗艾滋病药物、疫苗和免疫调节剂的疗效评价的动物模型和研究艾滋病发病机制的理想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9.
扶正利湿解毒法体内外逆转肝纤维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扶正利湿解毒法基本方(简称基本方)对肝纤维化的逆转作用.方法:采用DMN诱导大鼠肝纤维化,造模结束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秋水仙碱组,基本方高剂量组,基本方中剂量组及基本方低剂量组并分组给药,同时设空白对照组.灌胃3wk后检测肝组织Hyp,ALT水平;HE,Masson染色.采用HSC-T6细胞培养,药物作用24h后光镜下观察拍照,检测药物对细胞的抑制率并在电镜下观察药物浓度为2g/L时细胞的变化.结果:基本方高、中剂量均可使大鼠肝组织Hyp,血清ALT显著下降(Hyp:213.73±58.05μg/g,245.95±67.70μg/g vs 317.37±42.06μg/g,P<0.01,P<0.05;ALT:33.56±8.16 kU/L,42.38±14.99 kU/L vs 58±10.32 kU/L,P<0.01,P<0.05);Masson染色肝纤维化分级评分显示,基本方高,中剂量均可使肝纤维化程度显著降低(2.33±0.87,2.63±0.74 vs 3.70±0.67,P<0.01,P<0.01),同时显著改善肝组织炎症、出血及纤维沉积;光镜观察及抑制率检测显示基本方呈剂量依赖性抑制HSC-T6细胞增值.电镜显示基本方主要导致HSC-T6细胞凋亡.结论:基本方显示了显著的体内外逆转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
淫羊藿苷体外抑制SIV感染诱导的CEMx174细胞凋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体外抑制猴免疫缺陷病毒(Simi-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SIV)复制作用和抑制SIV感染诱导的CEMx174细胞凋亡的信号转导机制。方法细胞病变和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了淫羊藿苷对SIV复制的抑制作用,Annexin V和Propidiumiodide(PI)双染法测定淫羊藿苷对SIV感染导致CEMx174细胞凋亡的作用,放免法测定了SIV感染CEMx174细胞内cAMP含量和依赖cAMP的蛋白激酶活性。Western blot法测定了PKA依赖的组蛋白磷酸化的水平。结果用不同浓度的淫羊藿苷处理细胞后结果表明,其半数毒性浓度为134mg·L-1,半数抑制浓度是26mg·L-1,治疗指数为5.15。淫羊藿苷对感染细胞凋亡的抑制要比正常细胞为高(P<0.05)。50mg·L-1淫羊藿苷作用病毒感染细胞15min后降低正常和感染细胞内的cAMP含量,但对感染细胞的cAMP含量影响更加明显。50mg·L-1淫羊藿苷可以显著下调感染和正常细胞的PKA活性(P<0.05)。病毒感染可以使磷酸化的组蛋白-H3升高,50 mg·L-1淫羊藿苷作用2h后,可以降低磷酸化组蛋白-H3的水平。结论淫羊藿苷体外对SIV复制有一定抑制作用,SIV-mac251感染导致的细胞凋亡是cAMP-PKA信号转导通路激活的结果,而短时间淫羊藿苷处理SIVmac251感染的CEMx174细胞可以暂时减缓SIVmac251诱导的细胞凋亡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