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0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对新诊断标准下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方法资料选择进行产前检查、已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的81例产妇,将其作为实验组,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与分析。再随机选取81名正常产妇作为对照组,于新诊断标准下分析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因素,旨在寻求最佳防范措施与治疗措施。结果实验组的高血压疾病史的比率为19.75%,年龄>35岁的比率是22.22%,体重指数超过28kg/m2的比率是61.73%,流产史的比率是19.75%,妊娠期糖尿病史17.28%;对照组的高血压疾病史的比率为2.47%,年龄>35岁的比率是6.17%,体重指数超过28 kg/m 2的比率是24.69%,流产史的比率是3.70%,妊娠期糖尿病史4.94%,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取SPSS-回归-二元Logistic方法进行分析之后发现,年龄、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疾病家族史等都是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因素。结论针对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因素,对GDM孕妇进行定期监测体质量,血糖水平,尿酮,B超评估胎儿是否异常的全程随访跟踪管理,使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为妊娠期糖尿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进而改善母婴的预后结局。  相似文献   
2.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当其首发症状如发烧时,加之缺乏流行病学及野外作业史,往往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现将我院收治两例误诊的因钓鱼感染的出血热病例报告如下。例1 汪某,男性,63岁,离休干部。因胃寒、发烧7天,按上呼吸道感染处理无效于1989年1月7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某市妇幼保健院2003年-2012年住院儿童疾病病种变化趋势,为评价医疗需求,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某市妇幼保健院病案室的医院病案系统中导出2003年-2012年住院患儿(0-18岁)病案首页信息。分析各系统疾病构成随时间变化趋势。分析不同年龄、性别之间各系统疾病的构成和顺位是否有差异。结果某市妇幼保健院2003年-2012年收治住院儿童126428例,ICD编码诊断共292802条记录。2003年-2006年排在前三位的病种为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而2010年-2012年排在前三位的病种为呼吸系统疾病,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特征为皮肤和粘膜损害的病毒性感染。十年期间原位肿瘤、血液系统疾病,特征为皮肤和粘膜损害的病毒性感染,循环系统疾病,构成比增幅明显;而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下降趋势明显。各病种在男女之间构成比的差值均不到2%(2?=196.925,P<0.001)。新生儿期病种主要是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婴儿期主要以呼吸系统疾病为主,其次为消化系统疾病;从幼儿期到青春期呼吸系统疾病均占首位,而青春期原位肿瘤、血液系统疾病构成比逐渐增加(从幼儿期8.25%至青春期22.73%),特征为皮肤和粘膜损害的病毒性感染构成比逐渐下降(从幼儿期12.09%至青春期5.12%)。结论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呼吸系统疾病是近十年来主要住院病种。特征为皮肤和粘膜损害的病毒性感染取代消化系统疾病,成为顺位第三的病种。部分病种变化趋势明显。男女之间病种构成比差异较小,而不同年龄段病种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对应分析探讨中山市住院儿童病种与就诊月份的关联。方法从中山市妇幼保健院病案室的医院病案系统中导出2010-2012年住院患儿(0~18岁)病案首页信息,对ICD编码首字母针对的病种与就诊月份的关系进行对应分析。结果对应分析结果显示,第一维惯量0.018,占总惯量构成比的59.1%;第二维惯量0.009,占总惯量构成比的28.7%;前二维惯量累积贡献率为87.8%,说明二维因子能解释资料的大部分信息,对应分析较好地揭示了月份和病种之间的联系。从因子载荷图可以看出不同种类病种与月份有明显的相关性,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循环系统疾病,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与11、12月份联系紧密;呼吸系统疾病,症状、体症和临床与实验室异常所见,与2、3月份联系紧密;特征为皮肤和粘膜损害的病毒性感染与5月份联系紧密;消化系统疾病,原位肿瘤、血液系统疾病,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先天畸形、变性和染色体异常,与4-10月份联系紧密。结论中山市大部分住院儿童病种在不同月份呈现不同的分布特点。掌握疾病的发生时间,有利于做好临床诊疗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5.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评价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及安全性,探讨其适应症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 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治疗96例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患儿,比较其换血前后血常规、胆红素、电解质、凝血功能及血糖水平的变化,监测换血后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及血常规、胆红素的变化情况.结果 换血术后血清总胆红素平均下降48.6%,以间接胆红素为主,白细胞、血小板、血钾均有下降(P<0.01),红细胞、血红蛋白及血糖明显上升(P<0.01),血钙、钠、镁及氯无明显变化(P>0.05),纤维蛋白原下降(P<0.01),异常的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恢复正常.凝血酶原时间及凝血酶时间无明显变化(P>0.05),术中有个别病例发生呼吸减慢及心血管功能障碍,术后有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结论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疗效好,安全性高,操作简单,但术中术后的严密监测仍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