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8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7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微卫星不稳定性(MSI)对结直肠癌术后5-氟尿嘧啶(5-FU)为基础方案化疗效果及其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于普宁市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20例结直肠癌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错配修复(MMR)基因hMSH2、hMSH3、hMSH6、hMLH1、hMLH2蛋白表达,根据检测结果分为MSI-H组(dMMR)与非MSI-H组(pMMR),术后采用5-FU为基础方案进行化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化疗效果及预后。结果:13例为dMMR(MSI-H组),107例为pMMR(非MSI-H组)。MSI-H组与非MSI-H组性别、年龄、病变部位、病理类型、分化程度、转移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I-H组疾病控制率[76.92%VS 39.25%]、1年无进展生存率[84.62%VS 56.07%]明显高于非MSI-H组(P<0.05),复发时间[(15.64±2.70)个月VS (10.33±2.95)个月]明显长于非MSI-H组(P<0.05)。结论:MSI对结直肠癌术后5-FU为基础方案化疗效果及其预后有着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新生儿先天性小肠闭锁的临床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小肠闭锁患儿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取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术中和术后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手术时间和术后存活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新生儿先天性小肠闭锁创伤小、恢复快,手术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经肛内吻合治疗低位直肠癌8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治疗新的手术方式。方法:对82例直肠癌患者采用经肛内吻合术式治疗。结果:82例术后2~4d开始进食,术后一个月随访,每天排便1~5次/(1,3个月~1年为1~3次/d,无大便失禁及污粪。结论:经肛内直肠癌根治术术后并发症少,肛门功能全部优良,免除结肠造瘘,避免吻合口瘘。  相似文献   
4.
探讨下腹横纹微小切口经外环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8月~2013年8月普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小儿腹股沟疝患儿120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手术治疗(n=550),试验组采取下腹横纹微小切口经外环口治疗(n=650),比较2组患儿手术方面的差异,并评价患儿复发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切口长度、手术耗时及出血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腹股沟疝复发率为0.6%低于对照组7.8%,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5%低于对照组20.7%,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下腹横纹微小切口经外环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疗效显著,切口长度较小,具有良好的美容效果,同时患者手术耗时及出血较少,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也较低,能减少患者痛苦,改善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脱套式阴茎固定术在治疗小儿隐匿阴茎中的应用价值,以供临床采取合理的治疗方式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9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100例隐匿阴茎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研究组患儿给予脱套式阴茎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Devine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以及术后12个月随访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86.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4.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随访,研究组患儿阴茎体能充分显露,且无退宿现象,阴茎外观满意。对照组患儿则有5例出现相应并发症,切口感染3例,阴茎重度水肿2例,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χ2=3.3684,P=0.0665)。结论脱套式阴茎固定术治疗小儿隐匿阴茎效果显著,外观满意,是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与胆总管囊肿的相关性。方法使用人巨细胞病毒荧光定量PCR分别对25例胆总管囊肿和20例对照组患者肝脏组织进行检测,同时进行病理染色和人巨细胞病毒晚期蛋白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对照组均为检测到阳性结果,实验组中,人巨细胞病毒阳性14例(阳性率56%)。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阳性蛋白多位于肝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炎症浸润细胞当中,胆管上皮细胞呈强阳性反应。结论胆总管囊肿与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之间存在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肛内吻合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疗效。方法:对12例直肠癌患者采用经肛内吻合腹腔镜下根治术进行治疗,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12例患者术后1~3d开始进食,术后1个月,每天排便1~5次/d,个月~1年每天排便为1~3次/d,无大便失禁及污粪。结论:经肛内吻合腹腔镜下3直肠癌根治术腹壁创伤少,术后并发症少,肛门功能优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西沙必利联合思密达治疗食管癌术后胃食管反流的临床效果。方法  16 0例食管癌术后胃食管反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98例和对照组 6 2例 ,观察组给予西沙必利 10mg和思密达 3g,3次 /d ;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 2 0mg,1次 /d ;两组疗程均为 6个月。结果 观察组治愈 6 2例 (6 3 3% ) ,好转 2 4例 (2 4 5 % ) ,无效12例 (12 2 % ) ,总有效率为 90 4 % ;对照组治愈 32例 (5 1 6 % ) ,好转 16例 (2 5 8% ) ,无效 14例 (2 2 6 % ) ,总有效率为 77 4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西沙必利联合思密达治疗对食管癌术后胃食管反流疾病效果明显 ,可作为食管癌术后胃食管反流常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