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是一种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增殖性疾病,以分子生物学、免疫学为基础的生物治疗手段成为新的研究方向.生物治疗主要包括分子靶向治疗、基因治疗和过继免疫治疗.基因治疗主要通过基因转染使肿瘤细胞抗原标志过度表达而增加机体的免疫识别;或通过下调相关原癌基因表达,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等方式发挥抗肿瘤作用.过继免疫治疗是将CIK、NK等免疫活性细胞注入肿瘤宿主体内的一种治疗方法.基于K562细胞系的相关研究为深入进行生物治疗研究奠定了基础,但因缺乏合适靶标等原因,生物治疗尚不能取代传统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益中生血片联合琥珀酸亚铁片治疗重度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120例重度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餐后服用琥珀酸亚铁片,1片/次,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餐后服用益中生血片,2片/次,3次/d,4周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外周血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Ret-He)含量,以及血清铁离子(Fe)和血清铁蛋白(SF)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95.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RBC、Hb、MCV、MCH、MCHC、Ret-He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外周血象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Fe、SF水平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血清Fe、S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中生血片联合琥珀酸亚铁片对重度缺铁性贫血患者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外周血象,提高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并改善铁代谢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采用夏枯草汤与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治疗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3月收治的11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组进行对照研究。对照组(56例)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组(56例)给予夏枯草汤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对比2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舒张压(DBP)、收缩压(SBP)、血清NO、ET-1、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紧张素II(Ang II)水平。结果 2组总有效率相比,观察组94. 64%高于对照组78. 57%(P 0. 05);观察组治疗后DBP、SBP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2组血清NO均较治疗前升高,血清ET-1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hs-CRP、Ang II水平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老年高血压采用夏枯草汤与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治疗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提高血清NO水平,降低血清hs-CRP水平,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益中生血片联合输血治疗重度与极重度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自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00例重度与极重度缺铁性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50例。给予A组患者输血治疗,B组在A组的基础上给予益中生血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常规指标(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分布宽度)、铁四项指标(血清铁、铁蛋白、总铁结合力、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免疫功能指标(CD4+、CD4+/CD8+、Th1/Th2)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50/50),与A组的98.00%(49/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高于A组,红细胞分布宽度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血清铁、铁蛋白高于A组,总铁结合力、可溶性转铁...  相似文献   
5.
袁小飞 《中医研究》2015,28(1):32-34
李培旭主任中医师是国家第一批优秀中医药临床人才,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2014年全国名老专家传承工作室专家,河南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南省中医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结合李培旭主任中医师多年临证经验,以及中医学对肾炎蛋白尿的理论知识,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提出肾炎蛋白尿应从肺、脾、肾3脏论治,并着重介绍了宣肺开郁法、补脾升清法、补肾固摄法3种治疗方法。结合病案举例,针对肾炎蛋白尿的常见类型进行分析,以期对中医药治疗肾炎蛋白尿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6.
袁小飞  许辉 《河南中医》2016,(6):965-967
慢性肾功衰竭病因复杂,病机多变,病情加重的因素较多,容易受外邪、饮食失宜、劳倦、情志失调等的影响,另外因肾脏本身排出毒素和代谢废物的功能下降,也会导致病情加重而出现恶心呕吐、厌食、头痛等症状。李培旭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发现在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不同的阶段,一定时期内疾病的病理变化相对稳定,只要辨证准确,分清主次,通过补益脾肾、通利六腑、疏利三焦、清热祛实、补气化瘀,配合化毒、解毒、排毒、攻毒等方法,在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早期阶段及早干预,可使病变的肾功能得到逆转,或者病情的发展得到控制,防止病情快速向尿毒症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不同类型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的24 h血糖波动特点,为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的高血糖进行早期监测和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来我院皮肤科、内分泌科、风湿免疫科、血液病科就诊的糖尿病患者共60例,所有入选患者均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三组,每组各20例.其中DM1组静滴甲强龙40 mg,DM2组静滴地塞米松10 mg,DM3组一次口服强的松30 mg;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6 d.对三组患者分别行3 d动态血糖监测,比较其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全天血糖标准差(SDBG)、平均餐后血糖波动幅度(MPPGE)等动态血糖参数的变化.同时在患者行3 d动态血糖监测的第2天清晨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监测其血清中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同时,比较三组患者的血糖漂移情况,包括低血糖时间比率、高血糖时间比率、血糖波动系数.结果 DM2组患者的HbA1c、MAGE、SDBG、MPPGE水平均高于DM3组和DM1组,而DM3组的HbA1c、MAGE、SDBG、MPPGE水平均高于DM1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但三组患者的MOD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M1组患者的高血糖时间比率为(17.35±4.27)%,血糖波动系数为(2.52±1.22);DM2组患者的高血糖时间比率为(26.30±6.30)%,血糖波动系数为(3.98±1.57);DM3组患者的高血糖时间比率(20.29±4.03)%、血糖波动系数(3.31±1.17);由此可知DM2组患者的高血糖时间比率、血糖波动系数显著高于DM1组及DM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M1组、DM2组、DM3组三组患者的低血糖时间比率分别为(2.60±1.42)%、(6.61±2.07)%、(3.87±1.92)%,故低血糖时间比率由低到高依次为DM1组、DM3组、DM2组,其中DM2组患者的低血糖时间比率最高,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糖尿病患者除全程常规监测HbA1c外,还应动态监测血糖,以便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基因C677T的多态性与化疗并发症及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MTHFR基因型将其分为CC组、CT组和TT组,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化疗期间及治疗结束3个月内血液系统并发症中骨髓抑制、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及非血液系统并发症血栓形成(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胃肠道反应、肾损害、疲劳、心肌梗死、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和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100例MM患者共包含野生型CC 34例,CT突变型47例,TT突变型19例,C、T位点分布符合Hardy-Weinbery平衡;不同MTHFR基因型MM患者骨髓抑制、中性粒细胞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T组患者血小板减少、贫血发生率高于CT、CC组(P<0.05),CT组血小板减少、贫血发生率与C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MTHFR基因型MM患者肾损害、疲劳、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T组血栓形成、胃肠道反应、心肌梗死发生率高于CT、CC组(P<0.05),CT组血栓形成、胃肠道反应、心肌梗死发生率与C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MTHFR基因型MM患者真菌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T组病毒感染发生率高于CC、CT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T组和CT组细菌感染发生率均高于CC组(P<0.05)。结论 MTHFR基因C677T的多态性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化疗期间血小板减少、贫血、血栓形成、胃肠道反应、心肌梗死等并发症及细菌、病毒感染发生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山奈素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KG1a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及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人AML KG1a细胞,培养液中分别加入山奈素药液0、25、50、75、100μg/ml,溶剂对照组加入二甲基亚砜,干预24和48 h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率;另设白细胞介素-6(IL-6)与山奈素联用组(加20μg/L的IL-6和75μg/ml的山奈素),给药培养48 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KG1a细胞周期及凋亡情况,线粒体膜电位(MMP)检测试剂盒(JC-1法)检测KG1a细胞MMP,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KG1a细胞JAK2/STAT3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山奈素25、50、75、100μg/ml组细胞增殖率明显降低(P<0.05),且随着山奈素剂量的增大,细胞增殖率逐渐降低(r24 h=-0.990、r48 h=-0.999)(P<0.05);75μg/ml的山奈素干预48 h后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已达到半数有效剂量;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山奈素25、50、75μg/ml组细胞在G0/G...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血清微小RNA-4731-5p(miR-4731-5p)和间皮素(MSLN)水平与需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ITP患者118例,根据血小板(PLT)计数及是否伴有出血分为需治疗组(62例)和需观察组(56例)。另选取体检健康者60例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PLT及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对血清miR-4731-5p和MSLN水平进行测定。比较三组血常规及血清miR-4731-5p、MSLN水平。分析ITP患者血清miR-4731-5p、MSLN、PLT、MPV间的相关性,影响需治疗ITP发生的因素,以及血清miR-4731-5p、MSLN对需治疗ITP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对照组、需观察组、需治疗组PLT、血清miR-4731-5p水平依次降低,MPV、血清MSLN水平依次升高(均P<0.05)。ITP患者血清miR-4731-5p与MSLN呈负相关(r=-0.683,P<0.05);miR-4731-5p与PLT呈正相关,与MPV呈负相关(r=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