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31例胰腺癌和其它胰腺病变术前CT误诊和漏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误诊25例,其误诊率为44.0%(11/25)。主要原因:一是CT表现不典型;二是对某些CT征象认识不足以及分析欠全面。漏诊6例,主要为胰头部直径≤3cm的小胰头癌。通过对误诊、漏诊原因的分析,作者认为,改进检查技术,如采用薄层连续动态CT扫描,结合临床资料对CT征象作全面分析及综合多种影像学方法优势,可减少误诊、温沙机率。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经手术病理临床证实的18例胰头肿块的IADSA表现。其中6例非肿瘤性病变,IADSA未见明显异常征象,12例为胰头腺癌,其中11例显示有(1)肿瘤区的异常血管;(2)不规则,不均匀的“肿瘤染色”;(3)胰周大血管破坏。  相似文献   
3.
乳腺叶状瘤的X线表现与病理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乳腺叶状瘤 (phyllodestumor,PT)的X线表现与病理特征 ,以期从影像学角度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 13例经病理证实的PTX线表现与病理。结果  13例PT中9例肿块表现为圆形、边缘光整有“透明晕”(病理上有完整“包膜”) ,6例为低度恶性 ,3例为中度恶性。 4例肿块部分界限模糊 (病理上 3例呈浸润性生长 ,“包膜”不完整 ) ,3例为中、高度恶性 ,1例为低度恶性。肿瘤直径 <5 0cm的 8例中 ,中、高度恶性 5例 ;肿瘤直径 5 0~ 10 0cm的 5例中 ,低度恶性4例。结论 中年妇女乳房内肿块大而周边有“透明晕”是PT较特征的X线征象 ,近期迅速增大有助于诊断。PTX线表现与组织学分级有一定关系 ,边界不清楚提示恶性程度较高 ,但并非完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中医药综合疗法对社区肝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进行干预,改善患者症状。 方法 从上海市嘉定区6个社区各纳入30例肝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共计180例,均于2016年2—8月入组。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为患者建立个人档案,心理疏导,每月为患者进行一次健康宣教。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医综合疗法,包括口服中药、针刺、耳穴及八段锦。3个月疗程结束后对改良后的Kupperman评分进行比较,并评判临床疗效。 结果 疗程结束后,干预组及对照组干预后与干预前比较,改良的Kupperman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为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在潮热出汗、失眠、易激动、抑郁、疲乏、心悸方面较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眩晕方面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易激动、抑郁方面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中医综合干预模式对肝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有明显疗效,能改善诸多症状,值得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广。   相似文献   
5.
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影像诊断及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ocal nodu lar hyperp lasia,FNH)的影像学表现特点。方法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为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17例病例,术前均行螺旋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其中10例又行MR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分别进行影像学及病理学对照分析。结果17例FNH病灶均呈孤立结节或分叶状肿块,多数直径2~5 cm。平扫呈等或略低密度及信号,T2W I为略高信号。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均为明显的均质的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12例仍略高于肝实质,6例略低于或等于肝实质。11例病灶内显示瘢痕,其中8例呈延迟强化。4例静脉期出现包膜样强化。病理观察:17例FNH均无包膜,增生的肝细胞形成肝板被纤维间隔分割呈结节状,瘢痕区域由纤维结缔组织及厚壁畸形血管组成。结论典型的FNH影像学可明确诊断,不典型的FNH应与肝细胞腺瘤、肝细胞癌、肝血管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6.
CT在判断可切除性胰头癌手术中的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头癌59例。通过对术前CT判断肿瘤的可切除性和术后比较,其结果可切除的符合率为64.7%,不可切除的符合率为92.8%。CT显示肠系膜上动脉、腹腔动脉增粗,肿瘤包裹血管、血管中癌栓形成为肿瘤不可切除的可靠征象;肝转移、腹水为不可切除的完全可靠的征象,但小的转移性肝癌不易发现;淋巴结肿大并不是转移的特异征象;血管部分与肿瘤接触,脂肪层消失,有时不易区别是否为肿瘤授润,对判断手术可  相似文献   
7.
CT,IADSA对胰头癌诊断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65例术前CT诊断为胰头癌的CT征象和其中18例的LADSA表现,手术、病理证实CT诊断正确率为91%,提出胰头肿块是CT诊断胰头癌的直接征象,但并非特异性表现,需与胰头炎性肿块鉴别;“双管征”及胰周大血管脂肪层消失可出现在肿瘤,炎症等病变中。通过比较分析12例胰头癌和CT误诊的5例胰头炎性肿块的LADSA表现,作者认为通过显示胰头癌的肿瘤区异常血管,不规则、不均匀的“肿瘤染色”,胰周血管破坏,对胰头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门静脉海绵样变性(Cavernous transformation of the portal ven CTPV)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的表现和特征,探讨对本病诊断及其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4例门静脉海绵样变的磁共振血管成像的图像,观察了其特征性的磁共振门静脉成像的表现,所有病例均经临床、实验室及彩超检查,其中14例经手术治疗,2例肝癌门脉主干癌栓伴CTPV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结果本组24例CTPV以门静脉主干CTPV为主10例,门静脉主干及左右支均受累者8例,单纯左支或右支4例,肠系膜上静脉水平发生者2例.9例门静脉成像清楚地显示,数条迂曲的侧支循环静脉跨过阻塞部位向肝内匐形延伸,其中7例可在网状、管状扩张的门静脉内见细条状、小点状低信号的栓子,6例清楚地显示,门静脉全程多条细小迂曲的侧支循环静脉缠绕在一起,扭曲成网状血管结构的影像,其它15例见离肝性侧支循环静脉走行、分布情况.结论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能准确地提供CTPV位置、严重程度的信息,可直观地评价CTPV,为临床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提供更多有重要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背景 2018年,笔者所在课题组通过分析文献及复杂系统熵聚类法得出神门关联配穴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核心组方,但将其应用于临床发现部分患者疗效欠佳,后经调整耳穴按压时间后取得一定疗效。目的 分析神门关联配穴压丸法治疗肝阳上亢型1级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5-8月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肝阳上亢型1级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不固定时间按压组、固定时间按压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保持原有常规西医治疗,不固定时间按压组患者在原有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神门关联配穴压丸法,但不规定按压时间点,而固定时间按压组患者则在原有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神门关联配穴压丸法并在规定时间点按压;三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评价三组患者疗效并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中医证候积分,同时记录三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不适发生情况。结果 本研究中无一例患者脱落或被剔除。不固定时间按压组、固定时间按压组患者疗效优于对照组,且固定时间按压组患者疗效优于不固定时间按压组(P<0.05)。不固定时间按压组、固定时间按压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对照组(P<0.05),而不固定时间按压组与固定时间按压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固定时间按压组、固定时间按压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且固定时间按压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不固定时间按压组(P<0.05)。三组患者治疗期间无一例出现不良反应/不适。结论 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应用神门关联配穴压丸法治疗肝阳上亢型1级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降压优势明显,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且与不固定时间按压相比,固定时间按压神门关联配穴可更有效地缓解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10.
乳腺磁共振波谱成像是利用化学位移分析病灶分子代谢水平的成像技术,能定量分析乳腺病变内各种代谢物浓度,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生物学评价、新辅助化疗早期疗效监测等方面更具独特的优势。就乳腺癌^1H-MRS成像的分子基础、最新技术应用、临床应用新进展等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