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0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95篇
医药卫生   60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虎刺木忽木的资源学及生药学研究*王忠壮苏中武△李承祜△胡晋红汤海峰△郑汉臣△易杨华△檀密艳虎刺木忽木Araliaarmata(Wal.)Seem.,又名广东木忽木、百鸟不落,系五加科木忽木属植物,资源较为丰富,以根及根皮入药,具活血散淤、利尿消肿、祛...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察新药依西美坦片在3种不同介质中的溶出特性,以研究影响其口服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和规律。方法:建立HPLC法检测其制剂含量和溶出液浓度,色谱柱:HypersilC18(1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0.05mol/LKH2PO4溶液(60:40);检测波长:247nm。溶出介质选用水、0.1mol/L盐酸溶液及0.5%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采用转篮法,转速100r/min。结果:依西美坦片在水和0.1mol/L盐酸溶液中的溶出较差,在0.5%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巾溶出迅速完全,60min时在3种介质中的溶出百分率分别为(60.25±3.76)%、(47.57±1.20)%和(82.24±0.96)%。结论:依西美坦片可能主要在肠道溶出,其溶出速率受介质影响大。  相似文献   
3.
头孢氨苄缓释片在健康人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和药物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头孢氨苄缓释片和普通胶囊的生物利用度和药物动力学。方法:10例健康志愿者分别单剂量口服500mg头孢氨苄缓释片和普通胶囊,血药浓度测定方法为HPLC法。结果:两种剂型体内过程均符合一室开放模型,缓释片的达峰时间(Tmax)为(2.58±0.59)h,峰浓度(Cmax)为(10.08±1.68)μg/ml.吸收速率常数(Ka)为(0.90±0.53)/h,消除速率常数(Ke)为(0.26±0.02)/g,半衰期(T1/2)为(2.67±0.23)h,清除率(Cl)为(6.93±1.71)L/h,分布容积(Vd)为(26.66±6.72)L,药一时曲线下面积(AUC)为(48.31±9.32)μg·h/ml。两种剂型T一C一Ka、Ke、T1/2和Cl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Vd、AUC无显著性差异(P>0.05);缓释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4.90±8.35)%。结论:缓释片的吸收减慢,Tmax推迟,T1/2延长,可减少服药次数,提高药物治疗的顺应性。  相似文献   
4.
PAF受体及其阻断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似文献   
5.
干粉末吸入给药系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干粉末吸入给药突破了常规气雾剂的局限,开拓了新型给药系统的又一新领域.本文就粉末吸入给药系统的吸入装置、吸入粉末处方组成的粉体学性质、粉末的体内外沉积、药效学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国产盐酸西替利嗪片的人体药代动力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 方法 :选择 8名男性健康志愿者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以紫外 2 2 9nm为检测波长 ,测定了单剂量 (10 mg)口服国产盐酸西替利嗪片和进口盐酸西替利嗪片在人体内的西替利嗪浓度。 结果 :盐酸西替利嗪的体内动态过程呈一级吸收的二房室开放模型 ,国产片和进口片的 cmax分别为(316 .71± 39.6 6 )和 (314.80± 31.79) ng/ ml,tmax分别为 (0 .72± 0 .0 9)和 (0 .72± 0 .0 9) h,t1 /2β分别为 (10 .71± 3.0 6 )和(9.95± 2 .41) h,AU C0~∞ 分别为 (2 72 8.5 2± 35 6 .0 6 )和 (2 75 3.0 1± 36 0 .33) ng· h/ ml。结论 :国产盐酸西替利嗪片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 (99.5 0± 8.89) % ;选择 cmax和 AU C0~∞ 进行三因素方差分析与双单侧 t检验 ,结果表明国产片和进口片两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7.
临床药学,任重道远--我国临床药学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临床药学在欧美的起源及在我国的兴起,总结其近20年在国内曲折的发展道路及目前研究与实践的现状,详细分析亟待解决的相关问题,结合自身实践提出相应的对策与设想,并对未来临床药学的发展前景和工作模式做了大胆的展望。  相似文献   
8.
中药不良反应及其发生因素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药品不良反应(ADR)问题越来越突出。2003年媒体关于中药ADR的大讨论引起海内外各界的强烈关注。本文从理清中药ADR概念入手,界定了中药ADR的范畴,并从药品、医生、药师、护士、病人、企业、管理因素以及其他社会因素等方面分析探讨了其发生原因,指出并澄清部分模糊认识,提出一些新观点和设想,以期服务于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  相似文献   
9.
抗菌药物的药动学及药效学相关研究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通过对抗菌药物的药动学(PK)、药效学(PD)的相关研究,发现了抗菌药物不同的PK/PD特性;提出了预测抗菌药物疗效的重要PD参数为AUC0-24/MIC,Cmax/MIC,t>MIC和抗生素后效应(PAE)等;而且对评价药物有效性。指导合理用药,提高药物疗效,避免产生耐药性都有指导性的作用。因此,PK/PD研究是抗菌药合理应用的基础,在研究、设计和制定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制定敏感性临界值以及推荐用药指南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药物不良反应是医院药学工作的研究重点内容之一,也是《医院药学》课的教学重点之一。因在本科生前期理论学习中已多次介绍该内容,给《医院药学》课程针对该内容的教授带来难度。本总结几年来讲授药物不良反应内容的教学经验,通过应用众多临床病例的介绍和分析,重点培养学生辩证认识、全面分析不良反应的观点,提高临床鉴别、处置和研究药物不良反应的能力,调动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积极性,达到了从理论到临床实践紧密衔接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