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5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心静脉置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翟美琴  赵砚丽 《河北医药》2008,30(3):374-376
中心静脉插管术始于19世纪30年代[1],近年来随着现代监测枝术的发展以及种种穿刺测压导管的临床普及,中心静脉插管已广泛应用到各类危重患者的监测中心静脉压、维持血容量、肠外营养及血液透析等方面,是临床上危重症急救、监测和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导管头端的正确放置对于中心静脉管道安全有效的使用至关重要,并且与其并发症密切关联.现将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的位置及相关情况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
翟美琴  张跃霞  袁蕴  崔素巧  刘晶晶 《河北医药》2009,31(17):2247-2248
目的观察2种不同给药方式的肌间沟臂丛阻滞效果和不良反应,为临床寻找一种合适的给药方法。方法选择行上肢手术的成人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加例。A组:给予2%利多卡因和0.375%罗哌卡因混合液20ml,混合液中罗哌卡因和利多卡因的终浓度分别为0.375%和1%;B组:先给予1%利多卡因20砌后再推注0.375%罗哌卡因20ml(均用0.9%氯化钠溶液稀释)。采用神经刺激器定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不良反应。结果与A组比较,B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借助神经刺激器定位肌间沟臂丛阻滞,2种给药方式均可满足手术的要求,但先稀释到终浓度再依次给药更适合于肌间沟臂丛阻滞麻醉。  相似文献   
3.
赵经文  翟美琴 《临床荟萃》1997,12(7):304-304
糖尿病并发脑梗塞有其特殊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现将我院1990~1995年收治的糖尿病性脑梗塞21例结合文献与临床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8例,女13例,年龄53~71岁,平均57.3±8.0岁;既往有糖尿病史5~7年者5例,8~9年者10例,10年以上者6例,均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且为血糖控制不良者.原有高血压病史者10例,伴高脂血症者14例.1.2 临床表现 偏瘫15例,肌力Ⅲ级以下6例,IV级9例;感觉障碍5例,无症状4例,2例伴假性球麻痹.1.3 CT扫描 基底节5例,内囊3例,额叶2例,顶叶1例,多发性梗塞10例.  相似文献   
4.
运动平板试验对冠状动脉病变的预测价值曹玉珍,翟美琴我们对1990年~1993年124例行该试验患者进行20月至57月的追踪随访,观察各阳性标准及负荷量对心脏事件的预测价值。1材料及方法1.1病例选择男86例,女38例,年龄41岁~68岁,至少具备高血...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心内心电图技术监测锁骨下静脉穿刺时中心静脉导管位置的可行性。方法:选择80例拟行中心静脉置管的择期手术全麻成年患者,随机均分为A、B两组(n=40),均于右锁骨下切迹下方1.0~1.5 cm处行右锁骨下静脉穿刺。A组穿刺后,计算中心静脉导管的留置深度(L)=(H/10)-2(H为身高,L、H单位为cm);B组依据心内心电图P波特征表现,确定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深度。术毕均经常规床旁X线正位胸片检查确定导管位置,以中心静脉导管尖端位于第3,4胸椎为导管到位标准,记录两组的到位情况并计算到位率。结果:A、B两组置管深度分别为(15.1±1.2)cm,(13.4±0.9)cm,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导管到位率分别为80%和100%,差异也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应用心内心电图引导技术辅助置管,可有效监测中心静脉导管深度的变化,而且对导管未进入上腔静脉的情况也可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此方法操作简单易行、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心内心电图(IVECG)辅助下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拟在全麻下行择期手术需放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成年患者150例,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50例,分别采用右侧颌内静脉、右侧锁骨上路锁骨下静脉、右侧锁骨下路锁骨下静脉插管术。3组均应用IVECG监测技术,分别记录P波最高振幅时的置管深度(Lmax)、实际置管深度(Lact)、按Peres公式计算的置管深度(Lpre)、Lmax—Lact值及Lpre—Lmax值。术后摄X线前后位胸片判断导管到位情况,以Lpre—Lmax/〉0.5cm视为导管过深而异位于右心房。结果3组共穿刺成功146例,4例穿刺失败,其中A、B组各1例,C组2例。146例Lmax—Lact及Lpre—Lact平均值分别为(2.4±0.3)cm和(2.1±0.8)cm。Lpre—Lmax≥0.5cm者22例,占15.07%,其中A、B、C组分别为7、8、7例。术后X线胸片提示,出现P波典型变化者导管尖端均位于上腔静脉,Lpre—Lmax≥0.5cm占导管均位于右心房内,IVECG与X线胸片检查导管位置的吻合率为100%。结论IVECG辅助下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操作简单,无放射性污染,可替代传统X线检查来确认导管的位置。  相似文献   
7.
外伤性截瘫是骨科急症的常见病,常须骨折复位,以解除脊髓受压,恢复脊髓功能和维持脊柱稳定,我院自2003年以来共对31例胸腰段椎体骨折合并截瘫的患者采用静吸复合全麻完成,收到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PAE)在临床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PAE的感染情况对分离的321株PAE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21株PAE主要分布在呼吸内科脑外科和消化内科的重症监护病房(ICU),PAE对13种抗菌药物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耐药率≥50.0%的抗菌药物有头孢噻肟90%、庆大霉素77.6%、头孢吡肟54.8%;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环丙沙星等抗菌药物尚有较高的敏感率;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均为15.6%和1 6.2%。结论:PAE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临床医师在治疗时应根据药敏结果和抗菌药物的药理学特点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提高疗效并减少耐药菌株产生。  相似文献   
9.
经锁骨下静脉或颈内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既可监测中心静脉压,亦可快速大量输血输液,对临床麻醉和危重病人抢救治疗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右侧锁骨上、下路行锁骨下静脉穿刺与右颈内静脉穿刺三种不同路径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临床观察,为临床实践寻找更为安全和有效的穿刺路径。  相似文献   
10.
我院对2005年7月~2007年3月住院期间择期手术的50例需接受中心静脉插管的患者,通过心内心电图确定中心静脉导管位置及时发现并处理插管中的失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