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低气压缺氧密封室处理后小鼠肠系膜微循环的改变。结果发现低气压低氧环境能引起小鼠肠系膜微循环明显改变。表现在血液流态、血管内红细胞聚集,微血管形态以及血管周围渗血等方面的改变尤为明显。微血管形态的改变以微静脉囊状扩张最为突出。在离开低气压缺氧环境后,血管周围渗血在一定时间内继续发展,高浓度氧不能阻止血管周围渗血现象的发展。其他改变包括血管分支出现跳级现象、毛细血管网呈虚线状以及微动脉末梢扭曲增多等。  相似文献   
2.
患者30岁,住院号41214。因停经2个多月,阴道少量流血1天,门诊拟诊“巨大子宫肌瘤合并妊娠,先兆流产”,于1988年1月11日入院。体检:血压正常,脉搏78次/分。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心肺(-)。下腹隆起,包块高达脐上3横指。肝脾未触及。妇检;外阴发育正常,阴道畅通,宫颈光滑,着色,子宫体前位,增大如孕28周,左侧稍软,右侧较硬,占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急性放射性损伤对小白鼠的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及不同剂量的复方紫归对肠系膜微循环的保护作用。方法 :取体重 18~ 2 2 g/只小鼠分五组 ,分别为对照后服药组 (高、中、低剂量 )、照射后不给药组和对照组 ,照射剂量均为 2 0Rad(1/ 2 0LD)。各组均于照射之日起的第 4、8、12天对小鼠进行腹部切开 ,用微循环显微镜活体观察肠系膜微循环 ,判断射线照射后的损害。指标有 :血管粗细不匀、走行异常、囊状扩张、微血管瘤、血液流态、血管内红细胞聚集、血管周围渗出及出血。结果 :(1)小鼠肠系膜微循环在射线照射后第 4天至第 12天损…  相似文献   
4.
妊娠期妇女体重增加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广州市妇幼保健院围产保健门诊 2 0 0 1年确定为怀孕的 1 0 2 0名妇女从妊娠开始进行追踪调查 ,观察膳食调查 3 d记录、孕前及孕期体格检查及新生儿体格检查 ,并根据孕前体重、身高 ,计算孕前身体质量指数 (BMI)。根据 BMI不同 ,将孕妇分为 4组 ,即 BMI<1 9.8、BMI在 1 9.8~ 2 6.0之间、BMI在 2 6.0~ 2 9.0之间、BMI>2 9.0。调查结果显示 :分娩正常出生体重婴儿的孕妇 ,孕期总增重平均为 1 5 kg,较以往 1 2 kg有较大的提高。孕早期体重增加很少 ,至孕 1 5 w不足 2 kg,从孕 1 7w起 ,增重明显。孕中期平均每周增重 0 .2~ 0 .9kg,孕晚期为 0 .4~ 0 .8kg。孕中期与孕晚期各周均无明显差别 ,与孕晚期增重高于孕中期的看法尚不一致。  相似文献   
5.
规范化《护士礼仪》课程教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勇  马可玲  章向红 《护理研究》2005,19(16):1498-1499
随着现代护理模式的改变,系统化整体护理已从“疾病”转向了“病人”,护理学也成为了一门帮助健康和非健康人群,保护和恢复其健康的独立学科。良好的医疗护理服务,不仅仅局限于“严肃”的生物学范畴,还向纵深扩展到社会、心理领域,它对护理专业学生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智能结构要求。护理人员的基本形象、言谈举止、音容笑貌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护理效果。学校作为准护士的产生地,如何为社会培养输送合格的护理人才,是护理教育工作者应该研究和探讨的课题。我校在1995年就开始了有关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的职业礼仪规范化的探讨研究工作,通过…  相似文献   
6.
目的 验证凯妮汀和制霉菌素治疗孕中晚期妇女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疗效、安全性和依从性。方法 对 2 0 0 3年 6月~ 2 0 0 4年 4月我院妇科门诊就诊孕中晚期妇女 12 9人 ,随机分成 2组 ,凯妮汀试验组病例 6 8例 ,制霉菌素对照组 6 1例 ,进行临床比较性研究。结果  2 4小时症状减少率 :凯妮汀组 5 7例 (83 82 % ) ,制霉菌素组2 1例 (34 4 3% ) ,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两组治疗后第 1周、 4周的综合疗效的对比分析 ,凯妮汀组 :停药后第 1周 ,治愈 4 9例 (72 0 6 % ) ,显效 14例 (2 0 5 9% ) ,无效 5例 (7 35 % ) ,有效 6 3(92 6 5 % )。停药后第 4周 ,治愈 4 4例 (6 4 71% ) ,显效 17例 (2 5 0 0 % ) ,无效 7例 (10 2 9% ) ,有效 6 1例 (89 71% )。制霉菌素组 :停药后第 1周 ,治愈 4 2例 (6 8 85 % ) ,显效 13例 (2 1 31% ) ,无效 6例 (9 84 % ) ,有效 5 5例 (90 16 % )。停药后第 4周 ,治愈 37例 (6 0 6 6 % ) ,显效 13例 (2 1 31% ) ,无效 11例 (18 0 3% ) ,有效 5 0例 (81 97% ) ,综合疗效的比较 ,凯妮汀组略优 ,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凯妮汀组及制霉菌素组患者用药后均无明显副反应。依从性 :凯妮汀组用药时间短、简便 ,所有病人遵医嘱使用。制霉菌素组  相似文献   
7.
8.
米索前列醇与尼尔雌醇用于绝经后困难取器效果观察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妇女绝经后,因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内外生殖器官萎缩,宫颈组织变硬,弹性差,使宫内节育器(IUD)取出的难度加大,甚至失败。本院对绝经后困难取器者口服尼尔雌醇或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对象和分组2003年1月~2005年3月,在本院门诊手术室取器困难的绝经后妇女214例,将其中行笑气(N2O)吸入麻醉下常规取器失败且IUD均为金属单环者作为观察对象,共180例。其中167例在外院有1~4次取器失败史,包括探针无法进入宫腔者126例、IUD断裂13例、部分残留25例、嵌顿16例。均排除心肺…  相似文献   
9.
10.
34只小鼠经快速低气压性缺氧处理,引起肠系膜微循环明显损害。包括:1.微血管轮廓及分支状态改变;2.血管管径粗细不匀;3.微小动脉细直;4.血管内红细胞聚集;5.血液流态改变;6.血管周围出血及渗出。电镜下见到微血管内皮细胞明显损害及血浆血细胞分离。提示:以上损害程度与低气压程度及持续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