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5篇
医药卫生   56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单核细胞的培养基中分别加入25mg·L-1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lipoprotein,LDL)、氧化LDL(oxidizedLDL,OLDL)、极低密度脂蛋白(verylowdensiylipoprotein,VLDL)和氧化极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VLDL,OVLDL),培养24h后再用无血浆脂蛋白培养基收集条件培养基,并观察此条件培养基对 ̄3H-TdR投入血管壁平滑肌细胞DNA的影响。用抗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链抗体(抗PDGF-B抗体)作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单核细胞能表达PDGFB,OLDL和OVLDL能明显地促进单核细胞PDGF-B的表达,其条件培养基亦能促进 ̄3H-TdR掺入平滑肌细胞DNA内。上述结果提示,OLDL和OVLDL通过加强单核细胞分泌PDGF-B并促进平滑肌细胞增殖而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过程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脂质过氧化损伤能否诱导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细胞间粘附分子 1,用胰酶消化法分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进行原代培养 ,内皮细胞用不同浓度联胺作用相同时间或同一浓度联胺作用不同时间 ,使之发生脂质过氧化损伤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内皮细胞细胞间粘附分子 1mRNA表达 ,细胞酶链免疫吸附实验测定内皮细胞细胞间粘附分子 1蛋白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结果发现 ,不同浓度联胺 (1μmol L、5 μmol L和 10 μmol L)作用 8h ,内皮细胞细胞间粘附分子 1对 β actin吸光度比值依次为 0 .5 35、0 .90 8和 1.186 ,分别是对照组 (0 .185 )的 2 .89倍、4 .91倍和 6 .4 1倍 ;而同一浓度联胺 (5 μmol L)作用 4h和 2 4h ,吸光度比值依次为 0 .5 98和 1.2 92 ,分别是对照组 (0 .185 )的 3.2 3倍和 6 .98倍。细胞酶链免疫吸附实验结果发现 ,经 1μmol L、5 μmol L和 10 μmol L联胺作用 4h后 ,内皮细胞细胞间粘附分子 1蛋白表达的吸光度值依次为 0 .1387、0 .1775和 0 .2 32 6 ,分别是对照组 (0 .10 35 )的 1.34倍、1.71倍和 2 .2 5倍 (P <0 .0 1)。结果表明 ,联胺诱导的内皮细胞细胞间粘附分子 1的表达在一定作用时间和浓度范围内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提示联胺诱导的脂质过氧化损伤可能上调细胞间粘附分子 1mRNA和  相似文献   
3.
平滑肌细胞源性生长因子的部分纯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超滤和肝素亲和层析法对培养的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的无血清条件培养基进行纯化。用3H-TdR掺入细胞DNA法检测层析所得各组分对NIH3T3纤维母细胞的致有丝分裂活性。用NaDodSO4-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等电聚焦电泳检测其分子量及等电点。结果表明,该条件培养基经肝素亲和层析,被1.0~1.6mol·L'NaCl洗脱下来的蛋白质成分对3T3细胞有致有丝分裂活性,其分子量范围为23.0~26.9kDa,等电点约为4.6。这些生物化学特性不同于PDGF、IGF及FGF,提示这种致有丝分裂蛋白质可能是一种独立的生长因子。  相似文献   
4.
复制高胆固醇血症(hypercholesterolemia,HC)兔模型,取共血液分离单核细胞(monocytes MC),培养于含或不含伴刀豆球蛋白A(concanavalin A,COnA)的无血清DME/F12培养基中,惧要不同条件的MC条件培养基(MC-conditioned medium,MC-CM)并检测其促有丝分裂活性。结果表明经Con A激活的HC兔的MC-CM刺激^3H-TdR掺  相似文献   
5.
复制高胆固醇血症(hypercholesterolemia,HC)兔模型,取其血液分离单核细胞(monocytes,MC),培养于含或不含伴刀豆球蛋白A(concanavalinA,ConA)的无血清DME/F12培养基中,收集不同条件的MC条件培养基(MC-conditionedmedium,MC-CM)。并检测其促有丝分裂活性。结果表明,经ConA激活的HC兔的MC-CM刺激3H-TdR掺入NIH3T3  相似文献   
6.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是否可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表达巨噬细胞炎性蛋白 1α ,使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暴露于不同浓度的同型半胱氨酸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其巨噬细胞炎性蛋白 1α的表达。结果发现 ,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可表达巨噬细胞炎性蛋白 1α。暴露于同一浓度 (0 .1mmol L)同型半胱氨酸 ,分别孵育 4、8和 16h ,其巨噬细胞炎性蛋白 1αmRNA表达水平分别是对照组的 2 .0 8倍、3.2 6倍和 3.35倍 ;免疫细胞化学发现 ,上述各组巨噬细胞炎性蛋白 1α蛋白表达的平均吸光度值分别是 0 .0 71± 0 .0 0 6、0 .0 81± 0 .0 0 6和 0 .12 8± 0 .0 0 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0 .0 4 9± 0 .0 0 5 ,P <0 .0 1)。暴露于不同浓度 (0 .1mmol L、0 .5mmol L和 1mmol L)的同型半胱氨酸 ,孵育 8h后 ,各组巨噬细胞炎性蛋白 1αmRNA表达水平分别是对照组的 2 .0 8倍、4 .35倍和 4 .5 7倍 ,巨噬细胞炎性蛋白 1α蛋白表达的平均吸光度值分别是 0 .0 81± 0 .0 0 6、0 .110± 0 .0 0 9和 0 .118± 0 .0 0 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0 .0 4 9± 0 .0 0 5 ,P <0 .0 1)。结果提示 ,同型半胱氨酸可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表达高水平的巨噬细胞炎性蛋白 1αmRNA和蛋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从人骨肉瘤细胞条件培养基中提取骨形态蛋白(BMP)的方法,并测定其生物学活性。方法:收集人骨肉瘤细胞条件培养基,通过浓缩、透析,SephcryIS-100凝胶层析纯化,BMP单克隆抗体鉴定所需洗脱峰,SDS-PAGE测定分子量,小鼠肌袋实验检测其骨诱导活性。结果:BMP单抗鉴定所提蛋白为BMP,SDS—PAGE显示分子量约为21kD,能够在小鼠肌肉内产生异位骨化。结论:人骨肉瘤细胞条件培养基中含有BMP,分离后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而骨肉瘤细胞可以在体外长期培养生长,为BMP的大量提取、临床应用提供一个有益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氧化脂蛋白及β型极低密度脂蛋白(β-VLDL)能否诱导动脉壁细胞表达载脂蛋白E(apoE)及其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方法用超速离心法从正常人血分离得到两种脂蛋白(n-LDL,n-VLDL)并使之氧化,同法从兔高脂血分离得β-VLDL,将所得5种脂蛋白作用于培养的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SMC),用地高辛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其apoE的表达。并用同法检测食饵性动脉粥样硬化兔的主动脉粥样斑块中apoE的表达。结果原位杂交显示,体外培养的正常兔主动脉SMC能表达apoE,5种脂蛋白均能诱导培养的兔主动脉SMC表达高水平的apoE mRNA。在兔主动脉粥样斑块中巨噬细胞源性及肌源性泡沫细胞表达apoE非常明显,而正常兔主动脉壁细胞几乎不见apoE表达信号。结论受各种脂蛋白刺激的培养的SMC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的泡沫细胞均表达较高水平的apoE;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的泡沫细胞和培养的SMC内apoE的增加可能参与细胞内胆固醇的流出,从而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9.
To construct the eukaryotic expression plasmid of human PRX3 and measure its expression in the HEK-293FT cells, the full-length coding region of human PRX3 was cloned by PCR and inserted into the eukaryotic expression vector pcDNA4-Xpress (A). HEK-293FT cells were transiently transfected with the recombinant plasmid. Western blot and immuofluorescence were us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of the fusion protein. In the experiment, restriction analysis identifie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ecombinant plasmid and the inserted sequence was identical with that published on GenBank. Western blot and immunofluorescence confirmed the expression of the recombinant protein in transfected HEK-293FT cells.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eukaryotic expression plasmid of human PRX3 was constructed successfully and the recombinant could he expressed efficiently in HEK-293FT cells, which provides a sound basis for the further study on human PRX3.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表达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核因子κB的影响,探讨川芎嗪抗动脉粥样硬化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和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氧化型极低密度脂蛋白、血管紧张素Ⅱ和(或)川芎嗪作用于细胞后,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和原位分子杂交检测各组细胞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核因子κB的表达情况。用单核细胞粘附试验检测川芎嗪对单核细胞粘附于内皮细胞的影响。结果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氧化型极低密度脂蛋白或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内皮细胞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552±0.008、0.460±0.006和0.486±0.0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365±0.019(P<0.01);诱导平滑肌细胞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564±0.007、0.513±0.021和0.524±0.008,明显高于对照组(0.416±0.013,P<0.01)。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氧化型极低密度脂蛋白或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内皮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962±0.051、0.878±0.014和0.824±0.0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303±0.008(P<0.01);诱导平滑肌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877±0.011、0.845±0.023和0.881±0.00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362±0.018(P<0.01)。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氧化型极低密度脂蛋白或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组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同时加入川芎嗪后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低于相应诱导组(P<0.01)。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氧化型极低密度脂蛋白或血管紧张素Ⅱ诱导核因子κB在核内表达,同时加入川芎嗪后核因子κB表达于胞浆,核内阴性。与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或氧化型极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组(2.047±0.011和1.936±0.014)比较,加入川芎嗪后,粘附于内皮细胞的单核细胞明显减少(1.282±0.020和1.265±0.016,P<0.01)。结论川芎嗪通过抑制或阻断动脉粥硬化危险因素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氧化型极低密度脂蛋白和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核因子κB活化及核内移位,抑制血管壁细胞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表达,抑制单核细胞粘附于内皮,而发挥其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