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3篇
医药卫生   43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观察重组腺病毒载体AdmIL-12对小鼠黑色素瘤的治疗效应.方法: 皮下注射B16黑色素瘤细胞给C57BL/6小鼠建立荷瘤模型.于瘤内注射重组腺病毒载体AdmIL-12治疗, 观察皮下肿瘤的生长及荷瘤小鼠的存活期.采用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荷瘤小鼠脾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 重组腺病毒载体AdmIL-12治疗后, 能显著抑制荷瘤小鼠肿瘤的生长, 明显延长荷瘤小鼠的存活时间, 增强荷瘤小鼠脾细胞的杀伤活性.结论: 重组腺病毒载体AdmIL-12对小鼠黑色素瘤有显著的治疗效应.  相似文献   
2.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籍、方书并结合近现代文献资料,笔者对杜仲药材的名称、基原、产地、品质评价、采收加工、炮制历史沿革及产地变迁情况进行了系统梳理及考证,以期为含杜仲的经典名方开发提供参考依据。经考证可知,历代本草均以杜仲为正名,基原为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es的干燥树皮,古今一致;杜仲最早的产地为河南、山西、陕西、四川一带,自明代以来产地扩展至全国大部分地区,且推崇四川、陕西、重庆、贵州、湖北等地为杜仲的道地产区;近代以来总结其品质以皮厚、块大、粗皮刮净、断面多丝、内表面色暗紫为佳;杜仲的古代炮制加工方法主要有去粗皮切制生用和加酥蜜、姜汁、盐水、酒等辅料炮制,近现代以来炮制方法日趋简化,沿用的炮制方法主要为净制后切制生用、盐炙,建议挖掘不同杜仲炮制品的现代科学内涵,通过标准恢复传统主流炮制方法。基于宋代陈自明的三痹汤中杜仲“去皮,切,姜汁炒”的要求,根据考证结果,建议使用姜杜仲,即参考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炒法,以姜汁为辅料进行炮制后入药。  相似文献   
3.
音乐是一种乐音运动的形式.而治疗和护理则是以特定的方法缓解病痛.促进患者恢复健康。近年来.随着整体护理的开展和多元文化护理概念的不断深入人心.音乐疗法作为一极有前途的新型心身护理方法在临床的应用亦愈来愈广泛。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伴有冠心病患者血浆中microRNA-21的表达水平. 方法 选取德清县人民医院内分泌科2018年1月至1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伴有冠心病患者(糖尿病伴冠心病组)20例、2型糖尿病不伴有冠心病患者(糖尿病组)20例及正常体检者(正常组)20例,对所参加者静脉采血,提取血浆中总RNA,通过荧光定量PCR...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金莲花中酚酸类化合物在大鼠肝微粒体内的转化特征。方法 建立体外大鼠肝微粒体转化模型,模拟金莲花中原金莲酸、金莲花苷、藜芦酸在大鼠肝脏内的代谢过程,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法对代谢成分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 在大鼠肝微粒体的作用下,原金莲酸转化为1个产物,分子式为C19H23O10,推测为原金莲酸的葡萄糖醛酸化反应产物;金莲花苷转化为2个产物,分别为C25H36O14和C18H24O9,推测分别为增加1糖基和脱甲基生成的转化产物;藜芦酸转化为1个产物,分子式为C8H8O4,推测2种结构,各为脱掉1个甲基的产物。结论 金莲花酚酸类化合物在大鼠肝微粒体中主要发生脱甲基化、糖苷化、葡萄糖醛酸化反应,为明确金莲花酚酸类成分的体内转化规律和代谢特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与血清胆红素、C反应蛋白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62例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通过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确定有无颈动脉斑块,根据结果分成斑块组(颈动脉IMT≥1.2mm和/或有颈动脉斑块)92例和无斑块组(颈动脉IMT〈1.2mm且无颈动脉斑块)70例,同时测定血清胆红素、C反应蛋白水平,分析两组间血清胆红素及C反应蛋白水平的差异。结果两组间性别、年龄、血糖、血脂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斑块组血清胆红素水平,尤其是间接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无斑块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无斑块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血清胆红素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呈负相关,而血清C反应蛋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张超  王贵玲  王青青  陈玉柱  张鑫 《智慧健康》2022,(31):118-121+126
目的 观察分析早期床边系统化康复训练对重症神经损伤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预防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在本科接受治疗的重症神经系统损伤患者82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脑保护、床头抬高、定时翻身、辅助排痰、气压治疗等综合治疗及传统的物理康复训练,康复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床边直立训练,双下肢被动运动,功能电刺激,呼吸阻抗训练等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的肺炎感染发生率及治疗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期间,康复组患者发生肺部感染18例,低于对照组28例,行机械通气10例,低于对照组19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28天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时间长于对照组,行机械通气时间和住ICU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抗生素使用量、治疗费用均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重症神经损伤患者的治疗中,早期床边系统化康复训练不仅可以降低患者肺部感染率,而且能够延迟患者肺部感染时间,缩短救治时间,起到改善预后的作用,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重症患者肠内营养中床旁盲插鼻肠管的应用价值,并阐述其护理干预对策。方法:在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重症患者中选择28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肠内营养支持方式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经鼻留置胃管)和观察组(床旁盲插鼻肠管),并予以护理干预,观察组间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血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血清转铁蛋白(TF)等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价值(P<0.05)。观察组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重症患者肠内营养中应用床旁盲插鼻肠管效果突出,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指标,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行之有效护理干预则是保障以上目标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一体化照护护理模式结合中医人文关怀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1年12月医院收治的10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采用方便抽样法分为两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照护者一体化照护护理模式结合中医人文关怀模式。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对比干预前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护患关系、护理质量的变化。结果 护理后,干预组自我管理能力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两组患者及照护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护患关系好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的护理质量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采取一体化照护护理模式结合中医人文关怀可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高临床疗效,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small cell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 of the cervix,SCNEC)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对四川省妇幼保健院病理科和四川省人民医院病理科2006年1月至2014年6月诊治的8例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进行组织形态学、免疫组化观察,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8例患者平均年龄45.6岁,均以阴道不规则出血或宫颈接触性出血就诊。组织学显示肿瘤由大小较为一致的圆形、卵圆形细胞构成。其中单纯性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7例,合并腺癌成分1例。免疫组化:所有病例癌细胞细胞角蛋白(CK)不同程度阳性,且均有两种以上神经内分泌标记阳性,其中6例突触素(Syn)和嗜铬素(Cg A)均阳性,4例神经细胞黏附分子(CD56)阳性。随访7例患者,死亡3例。结论宫颈小细胞癌作为一种少见的高度恶性肿瘤,进展快,预后差,免疫组化神经内分泌标志阳性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