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7篇
  2012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洪波  王晓俐 《临床荟萃》2012,27(20):1836-1839
目前研究认为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发病过程为多因素参与结果。AS发生始动环节是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功能紊乱。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与其特异性受体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ectin like ox-LDL Receptor-1,LOX-1)结合,引起血管内皮损伤及功能紊乱,促进炎症反应,加速细胞凋亡和泡沫细胞形成等机制促进AS发展。本研究就LOX-1与AS关系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与肾损伤的相关性及叶酸等的干预作用.方法 选择76例老年EH患者(EH组)及20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组),分别测定其血清Hcy、叶酸、维生素B12及尿微量白蛋白(Alb)、β2-微球蛋白(β2-MG)、尿免疫球蛋白(IgG)水平,分析其相关性;EH组连续口服叶酸、维生素B6及维生素B1216周后重复检测上述各参数.结果 EH组血清Hcy及尿Al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1),两者呈显著正相关(r=0.678,P<0.05);血叶酸、维生素B6及维生素B1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口服叶酸等治疗后EH组血清Hcy水平及尿Alb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结论 老年EH患者血清Hcy水平升高与其早期肾损伤有关,给予适量叶酸等干预治疗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上消位置道出血是常见的临床危重急症。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很多,但根据国内外资料分析,80%以上由于胃、十二指肠溃疡、食管静脉曲张破裂所致。我院自1999年8月-2006年5月共收治88例患者,分别用生大黄、云南白药与西药组对比用药,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血管造影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 164例分为硬化组 12 2例和非硬化组 42例 ,分析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心电图特点及其危险因素。结果 :冠状动脉病变者 12 2例 ,累积病变血管 2 45支 ,其中左前降支 98支 (40 % )、右冠状动脉 72支 (2 9.4% )、左回旋支 60支 (2 4.5% )、左主干 15支 (6.1% ) ;单支50例 (41% )、双支和三支各 3 6例 (2 9.5% ) ;狭窄程度以 75%~ 94%占大多数 10 4支 (42 .4% )、95%~ 10 0 %占次位 75支(3 0 .6% )。ECG对冠心病诊断存在假阳性 (9.5%~ 3 0 .9% )。硬化组的年龄、吸烟、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合并TC、TG、LDL C异常及GLU、TC、LDL C、SBP、DBP值与非硬化组之间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5)。 2组间的饮酒 ,HDL C、APOA和APOB值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但 2组的TG水平均高于异常临床界值 ,TG >1.7mmol/L。结论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从高到低的顺序为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TC、TG和LDL C水平、吸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对冠心病(CHD)合并高血压病(EH)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分析。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24例为对照组,冠状动脉主要分支有明显斑块、狭窄者72例为观察组。再根据有无高血压病史将患者分为单纯冠状动脉病变组(a组)39例,冠状动脉病变伴高血压病组(b组)33例,正常对照组(c组)24例,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对冠心病及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病变支数的影响。结果:血清Hcy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病变支数明显相关,狭窄程度越显著,病变支数越多,其血清Hcy水平越高(P〈0.01)。血清Hcy水平在冠状动脉病变合并高血压病组比单纯冠状动脉病变组及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血清Hcy水平与冠心病、高血压密切相关,检测血清Hcy对于冠心病及高血压预防、诊断和病情监控都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1997年6月~1998年2月,我们应用东菱克栓酶(DF-521)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56例UAP患者均为我院住院患者,全部符合WHOUAP的诊断标准:①无心梗(MI)的酶学和心电改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静脉应用地尔硫治疗不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 ,评价其疗效及其对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5 8例冠心病病人 ,包括不稳定型顽固性心绞痛 45例及急性非 Q波心肌梗死 13例 ,静脉注射地尔硫 0 .3 mg/kg( 5 m g/m in) ,继而静脉点滴 10 ug·kg- 1 · m in- 1 ( 90 m in内 ) ,随后口服地尔硫 3 0 mg,每日 4次 ,共计 10 d为一个疗程 ,分别在用药前、用药过程中及用药后 1、3、5、10、15、2 0、3 0、60、90 m in及第 10 d监测心率、血压 ,用药前及用药后 90 m in、10 d各做同一切面超声心动图 ,监测心脏功能指数 (每搏心输出量 SV、每搏心指数 SI、每分心输出量 CO、每分心指数 CI、射血分数 EF、心率 HR)。结果 用药后 5 min心率开始下降 ,15 min时达高峰 ,下降幅度为 ( 15± 5 ) bpm( P<0 .0 5 ) ,收缩压 ( SBP) 10 min下降 ( 12± 4) mm Hg( P<0 .0 5 )、舒张压 ( DBP)下降不明显 ( 6± 2 ) mm Hg( P≥ 0 .0 5 ) ;超声心动图显示心脏功能指数变化 :SV、CI、EF无明显改变 ( P≥ 0 .0 5 ) ,而 SI、CO、HR明显改善 ( P<0 .0 5 )。结论 静脉应用地尔硫治疗不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疗效确切 ,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1型受体(AT1)拮抗剂厄贝沙坦对单核-巨噬细胞核因子-κB(NF-κB)活性和表达的影响,探讨厄贝沙坦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厄贝沙坦预作用已诱导分化的单核-巨噬细胞2 h,再加入1×10-6mol/L的AngⅡ24 h后,用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单核-巨噬细胞表达NF-κB P65的阳性细胞率,采用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检测NF-κB的活性。结果单核-巨噬细胞NF-κBP65阳性表达率,AngⅡ组(65.2±7.2)%>0.01μmol/L厄贝沙坦组(47.2±5.8)%>0.1μmol/L厄贝沙坦组(32.7±3.6)%>1μmol/L厄贝沙坦组(15.2±4.1)%>空白对照组(8.1±3.0)%,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F-κB的活性,AngⅡ组>各浓度厄贝沙坦组>空白对照组(P<0.05),0.01μmol/L厄贝沙坦组、0.1μmol/L厄贝沙坦组均>1μmol/L厄贝沙坦组(P<0.05),0.01μmol/L厄贝沙坦组与0.1μmol/L厄贝沙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可浓度依赖性地抑制AngⅡ诱导的单核-巨噬细胞NF-κB的活性和表达,其可能通过此作用抑制AS的启动环节,从而发挥抗AS作用。  相似文献   
9.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例报告山东省立医院(250021)张凌岩李英王晓俐许洪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是一种少见的血栓性微血管病,病死率很高。我院近年收治4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4例中,男1例,女3例;年龄17~51岁。均无明显诱因...  相似文献   
10.
甲状腺功能减退误诊为病毒性心肌炎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男 ,2 3岁 ,因全身乏力、眼睑浮肿 3个月入院。 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 ,眼睑浮肿 ,伴食欲差 ,怕冷 ,大便秘结 ,精神倦怠 ,无其他不适。 2 0d前曾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在当地医院就诊 ,查血肌酸激酶 (CK) 30 17 0U/L ,肌酸激酶同工酶MB (CK MB) 6 0 9U/L ,乳酸脱氢酶 (LDH )8 7μmol·s·L(5 2 4 0IU/L) ,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 14 6 0U/L ,肌酐 (Cr) 12 3 4 μmol/L ,尿素氮 (BUN) 5 6mmol/L ,心电图示肢体导联QRS低电压 ,V2 6导联T波低平。诊为“病毒性心肌炎” ,治疗 2个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